文|張書樂
蘋果終于在喬布斯離開后,放出了大招。
“One More Thing”——這是蘋果喬布斯時代的標識,這句話之后的新品,往往代表著這家公司的最高水準。
在接管蘋果12年之后,庫克第一次說出了同樣的話,為了蘋果的新款頭顯。
在6月6日凌晨的“蘋果春晚”——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搭載M2芯片的15英寸版MacBook air、搭載M2 Max或M2 Ultra芯片的MAC studio以及全新操作系統iOS 17等等,一切都在這次的“One more thing”面前黯然失色。
與之前大家更熟悉的VR設備相比,Vision Pro是一款MR(Mixed Reality,混合現實)產品,
所謂的混合現實,就是整合了VR和AR兩種功能。蘋果的這款形如滑雪鏡的頭顯,搭載了2 枚芯片、配備了2300萬像素的屏幕、布滿了12顆攝像頭,讓使用者能“無縫”地融合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
只是,達3499美元的定價讓人望而卻步。
就在幾天前,由META發布的新一代瞄向MR領域的頭顯Quest 3,128GB起售價才只有499美元。即便是定位高端的Quest Pro,其首發價格也僅為1499.99美元。國內市場方面,字節跳動旗下PICO去年發布的產品PICO 4售價是2499元(約353美元)。
哪怕庫克宣稱,“如同Mac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 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Apple Vision Pro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贏pple數十年的創新積累,Vision Pro是遙遙領先的空前之創,帶來革命性的全新輸入系統和數以千計的創新技術”。
它將成為下一個iPhone?顛覆iPhone的王座?
如此之貴的“滑雪鏡”,革命性到底在哪?
對此,《中國新聞周刊·有意思報道》的梁婷婷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庫克在“誤導”所有人,蘋果Vision Pro其實不是為了滑雪、而是為了沖浪。
很多人認為它顛覆了iPhone,其實它顛覆的是Mac。
換言之,Vision Pro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桌面體驗,在其目前移動性不強的前提下,成為一種對臺式電腦鍵鼠混合輸入和有限觸屏體驗的全面顛覆。
Vision Pro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visionOS,這是蘋果的第六個操作系統。玩游戲、看電影,用手就能把屏幕拉滿視野;看一眼,就能把你的Mac畫面升級成大屏幕,繼續閱讀、辦公。
這也是其敢于在價格上和Mac同步,卻遠超其他頭顯以及iPhone系列的關鍵所在。
同時,很多評論者認為,這個頭顯,并不能打。
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Vision Pro的價格顯得有些高不可攀。還有消息稱,受產能限制,Vision Pro今年最多生產20萬臺。
這樣的市場覆蓋能力,配得上“One More Thing”這樣的頂流自夸嗎?
愚以為,庫克終于有底氣說句實話了。
畢竟,任何顛覆式創新和迭代都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
作為一個“桌面”,它的體驗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有足夠的內容(應用、流媒體、游戲等)支撐,20萬臺的產能看似極少,但目前服務于極客市場,足矣。
而隨著相應的內容被開發,該體驗得到用戶認可,并且產品自身朝著輕量化、小型化方向演進,成為真正可移動設備,其產品才會具有真正大規模量產的效果。
畢竟,目前Meta的Quest、字節的PICO等場景一直有所局限,消費者接受度似乎也不高,頭顯在消費級市場一直遇冷。
無論是VR、AR或MR,其整體在消費市場上難以普及的根源,都在于內容的稀缺。
一方面,產品本身過于笨重、不便移動,只是一種視覺呈現,過于娛樂,缺少實際應用場景,反而適合“游戲廳”的低頻低幼體驗。
另一方面,內容上只是少量乏善可陳的游戲和極其有限的流媒體,就如同3D電影盡管可以造成一定的視覺奇觀,卻也僅限于此,表現力不足是關鍵。
第三,過度考量泛娛樂,而忽略了商業場景的結合,忽略了創新級適配應用在除了“看”和“玩”以外更多的突破,讓此類產品玩具化、極客化,而無法真正消費普及。
或者,成為在PC端的Windows、移動端的iOS和安卓之后,成為真正意義上工具、娛樂等多場景適配的下一代桌面,而非簡單娛樂化、庸俗化和蹭熱點的”元宇宙“,才是Vision Pro革命性的試錯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