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隆基綠能(601012.SH)和通威股份(600438.SH)同天宣布大手筆投資計劃。
6月6日收盤后,全球硅料和電池老大通威股份公告稱,將投資年產25 GW太陽能電池暨20 GW光伏組件項目,預計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105億元。
該項目將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為電池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約75億元,計劃2024年內建成投產;二期為組件項目,投資約30億元,將于2025年內建成投產。
上述項目投資主體為通威股份子公司通威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選址在成都市雙流區綜合保稅區,占地約1400畝。
5月25日,界面新聞獲悉,通威太陽能(鹽城)有限公司25 GW光伏組件項目首件組件已經順利下線。該基地主要生產采用通威TNC/TPC等技術路線的182、210大尺寸版型高效組件產品。
在5月底舉辦的上海SNEC光伏展會上,通威股份董事長、CEO劉舒琪稱,通威的合肥、鹽城、金堂、南通等組件項目都在推進建設,預計2023年底該公司組件產能將達到80 GW。
今日,全球硅片和組件老大隆基綠能也宣布了擴產公告,該公司計劃在西安投資建設年產20 GW單晶硅棒、24 GW單晶電池及配套項目,投資總額超百億級。
項目總體規劃分為三期,其中年產一期為20 GW單晶硅棒項目、12 GW單晶電池項目,預計投資金額75億元,計劃202年下半年開始逐步投產,2025年底前達產。
二期為年產12 GW單晶電池項目,三期為預留擴產和配套產業鏈項目,這兩期項目將結合一期實施情況和光伏市場需求情況另行協商,其中二期項目預計投資金額35億元。
同時,隆基綠能還宣布配套建設隆基全球創新中心項目,該公司或其下設機構預計向該項目投資約15億元。該全球創新中心計劃2025年12月底前投入使用。
此前,隆基綠能面向全球發布了STAR創新生態協作平臺,旨在全球范圍內發掘在前沿技術及相關領域較突出的創新技術人才。該公司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將發起全球技術挑戰賽。
從上海SNEC展會情況和近期產業鏈報價來看,行業內產能過剩的聲音不絕于耳。
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就在會上表示,今年底全行業將形成超過700 GW的產能,且仍有產能在規劃,若不停止,明年底行業產能規模將達1000 GW。
5月29日,隆基綠能公布的新硅片報價與4月末相比大幅下調30%,182尺寸硅片最新報價已降至每片4.36元。兩日后,TCL中環(002129.SZ)硅片價格較一個月前也下調了16%-24%,該公司182尺寸的硅片降至每片3.8元。
上游硅料降價,疊加硅片環節過剩明顯、庫存充盈,兩家硅片龍頭間的價格戰再度開啟。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5月光伏產業價值鏈中材料和組件的價格下跌加劇,推動標準單晶組件的價格在月底跌至每瓦0.205美元(約1.46元人民幣),這是2021年初以來價格的最低點。

彭博新能源財經中國能源轉型分析師趙天依日前公開表示,今年開始光伏的產能過剩問題逐漸顯現,彭博新能源財經年初預測指出,今年至少有三家中型的制造商可能走向破產。
或受到近期行業過剩觀點影響,光伏股市近期表現不佳。
其中,隆基綠能近九個交易日中,僅有一日股價上漲。截至今日收盤,報收27.66元/股,下跌2.64%,市值約2097億元,一個半月內蒸發了近千億元。
通威股份近日股價也連續下滑,截至今日收盤,該公司下跌3.37%,收于32.12元/股,總市值14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