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京亞
6月6日晚間,創投屆一則重磅消息出爐。紅杉資本宣布將進一步擁抱本地化策略,在2024年3月31日前實現美歐、中國、印度/東南亞三大區域各自完全獨立,采用不同品牌運營。
據悉,此舉是為了保持紅杉在各區域的持續領先地位,更好地為各自服務的創業者和LP創造更多價值。
紅杉資本在今日晚間向LP發布的公開信中表示,自成立以來,紅杉的使命一直是與非凡的創始人合作,幫助創業者打造基業長青的偉大公司,這一使命驅使著紅杉始終著眼長期利益,不斷進行自我創新,數十年如一日地服務好創業者,并為LP帶來超額回報。
各自完全獨立后,紅杉美歐將繼續使用“Sequoia Capital”的品牌名,紅杉中國將繼續使用“紅杉”中文品牌名和采用新的英文品牌名“HongShan”,而紅杉印度/東南亞將啟用新品牌名“Peak XV Partners”。
這封公開信由紅杉全球的掌門人魯洛夫?博塔、紅杉中國掌門人沈南鵬以及紅杉印度和東南亞的掌門人Shailendra Singh共同簽署。
據悉,紅杉資本將在未來幾天舉行LP有限合伙人電話會議,屆時或將討論更多關于此次拆分的細則。
這個拆分決定并不令人意外,2022年4月,紅杉資本全球高級執行合伙人道格·利昂內宣布退休,任命紅杉美國、歐洲的負責人魯洛夫?博塔為他的繼任者。在他上任之前,紅杉美國的資產價值達到850億美元,但不久之后,因通脹居高不下,科技初創估值暴跌,紅杉美國開始經歷嚴峻考驗。《白話華爾街》援引紅杉的財務備案文件顯示,除了分配給LP的現金外,紅杉美國的資產價值在截至今年3月的9個月內下跌了38%,降至532億美元,被其年輕的競爭對手a16z迎頭趕上。
魯洛夫?博塔上任紅杉CEO的這一年前后,有多方報道均已佐證紅杉中國和紅杉美國方面運營的徹底獨立性。2021年年末,博塔主導成立了名為紅杉基金的單一、永久常青基金,旨在重塑其在美國和歐洲的投資結構,即設計紅杉基金繞過風險投資的基本限制,無限期地投資和持有公共股票。但這類重大變化無一適用于資本規則更為嚴格的紅杉中國或印度基金。而此后,紅杉美國這一重大改革遭受了LP的嚴厲批評。
紅杉成立于1972,今年是紅杉的51周年。紅杉中國基金成立于2005年9月,由沈南鵬與紅杉資本共同創辦,定位于「創業者背后的創業者」,數年間投資組合囊括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新經濟企業,是近年來投出IPO數量最多的頭部機構之一,僅獨角獸就投出了字節跳動、SHEIN、遠景能源、Canva等。
事實上,紅杉長期以來都采取了本土化的運作模式,分別在前述三大區域建立了扎根本地的投資團隊,各區域主體一直擁有獨立的所有權和投資決策權,為維持強大的品牌力量,紅杉資本則選擇性的把后臺職能進行全球集中化管理。
但隨著各區域的業務主體都成為當地市場投資領袖,更深度的本地化發展使后臺職能的集中化運營逐漸成為負擔,此前紅杉各區域共用同一品牌,也已經給創始人和成員企業帶來了一些困擾。
因此,紅杉徹底擁抱本地化策略在情理之中。
去年,在美元募資慘淡的背景下,紅杉中國逆勢完成新一期約90億美元基金的募集,收到了超過120億美元的認購,體現出海外LP對其投資能力的肯定。
根據清科數據,紅杉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涉獵主要聚集在信息科技領域,迄今共計投資科技公司389家,其余主要投資領域為醫療健康、企業服務、消費生活、文體行業、金融、電子商務和生產制造,均符合紅杉中國整體投資理念。相比紅杉印度基本只聚焦于科技領域的投資,紅杉中國的投資范圍更為全面。
投資輪次上,紅杉中國主要投資輪次分布于早期,C輪之前的投資占據總體投資事件比例為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