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洞商業 趙衛衛
功能超預期,價格更超預期。
在6月5日晚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蒂姆·庫克發布了蘋果公司自2014年以來首個全新產品類別——頭顯設備Vision Pro。在此前的8年間,蘋果頭顯設備一直以難產、種種設計細節被提前曝光而知名,如今揭開了神秘面紗。
這款售價3499美元(折合人民幣近2.5萬元)的頭顯設備,要到明年年初才能正式上市,但庫克已經提前宣布了這款產品的重要意義:如同Mac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 Apple Vision Pro將帶領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
「空間計算時代」,這一個定義成功讓蘋果頭顯設備高出了同行們一個段位。
不論是6月1日Meta發布的消費級VR設備Quest3,還是去年PICO發布的第四代產品,沿用的都還是VR概念,VR本身的意思virtual reality,也就是虛擬現實,但蘋果強調的是Mixed Reality,也就是混合現實,在這一概念下引入「空間計算」。
而要論蘋果最大的亮點,就在于其交互方式,并不是跟傳統VR設備一樣戴上之后就與現實完全脫節,不是被設備完全蒙上了雙眼,而是能夠透視場景,把現實畫面和虛擬畫面融合在一起。蘋果官方點明了其設計目標是,不切斷用戶與周圍人的聯系。
在功能和價格雙雙超預期之下,市場的反應也跌破了預期。
美東時間6月5日,蘋果股價刷新歷史新高達到184.951美元/股,但隨著Vision Pro的價格公布,蘋果股價迅速跳水,截至收盤轉跌0.76%。
而6月6日,國內蘋果概念股也全線大跌,清越科技逼近20%跌停位,長盈精密、智立方、兆威機電等紛紛跌停或跌超10%,這令蘋果頭顯設備概念股在炒作已久后遭受重挫。
作為全球科技大廠,蘋果的每一個新產品都成為標桿性的存在。而Vision Pro,這款被庫克喻為「將在未來10年取代iPhone地位的MR頭顯」,距離實現目標尚有不小的距離,但這并不妨礙其走向會引領行業變革。
心動網絡CEO黃一孟就指出,Vision Pro的第一代還只是個看虛擬內容為主,不適合現實中長期佩戴的產品,「不過方向已經有了,就像iPhone初代一樣,技術限制終能解決,越來越多人會過上日常都戴著眼鏡,只通過數字信息對外接觸的賽博生活?!?/p>
「空間計算時代」來了?
能請來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來站臺的公司不多,蘋果就是其中一個。
在蘋果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艾格宣布,迪士尼將與蘋果的Vision Pro合作,Disney+上的內容明年將提供給Vision Pro,用戶可以在使用Vision Pro時以交互和3D的方式消費。
而除了迪士尼,蘋果自身也有著豐富的流媒體資源,其游戲、電視和音樂等服務都將接入Vision Pro。不論是內部生態,還是外部資源,蘋果Vision Pro能調動的內容都是首屈一指。
比內容更重要的,還是Vision Pro硬件能力上的創新。
Vision Pro最大的亮點就是集合了蘋果所有產品線的最大工業設計能力。其本質上是一個娛樂、生產力和通訊設備的組合。
比如Vision Pro正面的屏幕「EyeSight」,突破了傳統VR設備讓用戶蒙上了雙眼的局限,它可以顯示佩戴者的眼睛,當用戶沉浸在程序中時,EyeSight會遮住用戶的眼睛,而當現實中有人與佩戴Vision Pro的用戶互動時,Vision Pro會確保用戶可以看到周圍的現實世界,不用摘下設備就可以無差別交互。
在硬件參數上,Vision Pro也是蘋果產品中最能打的。
比如Vision Pro搭載的兩個芯片,一個就是目前最先進的M2處理器,廣泛應用于蘋果電腦等產品線;而另一個就是首次公布的傳感器芯片R1,能夠處理蘋果頭顯設備上12顆攝像頭、5顆傳感器、6個麥克風的實時數據。在屏幕上,蘋果在Apple Vision Pro內部采用了兩塊MicroLED屏幕,集成了2300萬個像素,每塊屏幕都超越了4K分辨率。
同樣具有顛覆性的工業設計,還有去掉傳統VR的手柄,蘋果的Vision Pro只需要用戶的雙手和身體就可以完全操控,蘋果力求操控的微妙和自然,也就是全新的「眼動+語音+手勢交互」。
而真正能讓蘋果有勇氣說出「空間計算時代」的,還要數其Vision Pro背后的技術儲備,那是靠著諸如眼動跟蹤和手勢控制等5000多項專利技術疊加起來的。
Vision Pro發布之后,一位曾在蘋果公司擔任技術開發組神經技術研究員的員工Sterling crispin說,他已經在AR和VR領域工作了十年,也曾在蘋果公司任職時花費了十分之一的時間為Vision Pro的開發做出貢獻,如今他為Vision Pro的最初愿景和方向感到自豪。
在蘋果公司時,他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保密的,但如今有一些專利已經公開。比如,他很多工作涉及到根據用戶沉浸狀態中的身體和大腦數據監測其精神狀態,甚至可以在用戶實際點擊動作之前,就能預測他們會點擊什么。
「你的瞳孔在你點擊之前有反應,部分原因是你期望在你點擊之后會發生什么?!顾岬?,可以通過監測用戶的眼睛行為來創造生物反饋,并實時重新設計用戶界面,以創造更多這種預期的瞳孔反應,「這是一個通過眼睛的粗略的大腦計算機接口,但非??帷6椅译S時都愿意接受這種方式而不是侵入性的腦部手術?!?/p>
Sterling crispin認為,很多人已經在Vision Pro這款產品上等待了很久,這款產品是通往VR道路上前進的一步,「要到本世紀末,這個行業才會完全趕上這項技術的宏偉愿景。」
誰會買單?
消費級的頭顯設備,大規模的用戶買單是唯一的關鍵。Vision Pro能否如iphone4,成為劃時代的產品?
Vision Pro發布之后,相對笨重的產品形態、兩小時的供電、相對昂貴的價格對C端不友好、系統缺乏殺手級的應用場景……諸如此類的槽點,都成為蘋果首款頭顯設備面臨的挑戰,進而影響了對這款產品未來的預期。
AceCamp機構已經下調了Vision Pro的出貨預期,從2024年的300萬臺,下調到了200萬臺。與之類似的是,同類產品的相同命運,Meta新推出的Quest Pro產品出貨量僅為30萬臺,Pico在2022年的出貨量也低于預期的40%以上。
挑戰之一就是價格,Vision Pro的價格是Meta等同類產品的4倍。AceCamp認為,Vision Pro的純硬件成本約為1245美元,預計蘋果將在2024年推出一款成本較低的版本,但總成本仍可能超過1000美元,因而總價格可能接近或高于2000美元,這將導致大多數娛樂用戶很難負擔。
而在應用場景上,Vision Pro只能保持2小時續航,長時間佩戴可能導致暈眩,產品本身過于笨重缺乏便攜性,都將大大縮減Vision Pro的使用場景,而除此之外,Vision Pro沒有展示出自己獨有的應用,Vision Pro能夠滿足的仍舊是觀影、游戲、視頻通話等傳統需求。
更核心的問題是,VR行業自從2015年爆發以來,經歷了漫長的下沉周期,用戶接受市場教育之后仍無法大規模普及的原因之一,就是頭顯設備是一個娛樂設備、而非智能手機一樣的必需品,所以要用戶像iphone一樣為Vision Pro買單,并非易事。
另一邊,手機市場持續低迷,蘋果自身的手機業務也陷入下滑周期。
iphone 14系列產品自2022年秋發布以來,銷量遠低于此前的iphone13系列產品。IDC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蘋果以7230萬臺出貨量的數據穩坐該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NO.1的寶座。但在整個市場低迷的情況下,蘋果也沒能抗住,其出貨量同比下滑14.9%。中國市場上,蘋果奪得了NO.1的寶座,不過銷量也出現同比下滑12.7%。
所以蘋果推出Vision Pro的意義,只對VR行業有意義,離手機行業還很遠。
Vision Pro的發布引發了各方觀點,比如知名游戲公司心動網絡CEO黃一孟就認為,Vision Pro的發布區別于微軟此前發布的眼鏡產品HoloLens,后者是通過透明的光學鏡片,而Vision Pro是通過攝像頭拍攝后再通過顯示器投射給眼睛,所以Vision Pro和Meta的VR設備Quest3本質是一樣的。
黃一孟對Vision Pro的4K分辨率并不滿意,而且第一代是以看虛擬產品為主,不適合中長期佩戴。
虛擬現實仍舊是科技大廠們沒有放棄的夢,其本質還是在找尋突破智能手機這一傳統發展范式的人機交互嘗試。不論是VR、AR還是MR,解決的都是未來通過技術解決三維信息的獲取和利用的問題。
Vision Pro的入場,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對混合現實行業的推進。不論是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還是混合現實,其都是從不同維度和技術路徑對虛擬世界的探索,只有大規模的用戶買單帶動內容生態的爆發,進而推進整個行業的正向循環。
距離Vision Pro上市還有半年,這也為字節跳動旗下Pico提出了更高要求,否則「富玩Vision Pro,窮玩Pico」的調侃即將成真。
人類對虛擬化追求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還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是目前市場對其反應表現冷靜的原因之一。唯一的確定性是,屆時中國電商的百億補貼和直播電商們,能將蘋果的頭顯Vision Pro價格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