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椒財經 鳥叔
如果有一只基金,買入之后虧損了,那可能是市場不行,或者是拿的時間還不夠長。
但如果有一只基金,從買入到現在一直虧損,那大概率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問題。
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
最近,知名財經大V曹山石就發文提到,這只基金僅今年就虧掉了20%,發行兩年多累計虧了42%。
而在發行之初,這只基金曾吸引數千億資金認購,成為中國公募基金史上首募規模最大的產品。
01、兩年半凈值腰斬
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是一只足以在我國基金史上留名的產品。
2021年1月18日,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進入發行期,一天的發行時間里,該基金吸引巨量資金認購。
根據公開報道,募集上限150億元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最終的認購規模接近2400億元。一舉成為我國公募基金有史以來認購規模最大的產品。
其最終配售比約為6.25%,意味著買1萬塊基金產品,只有625塊能夠認購成功,堪比股票打新。
認購的火爆,既是投資者對易方達和相關基金經理的信任,也是對基金擬投資方向看好。
然而,就是這樣一只王牌基金,在接下來得了兩年多里,卻讓投資者們大跌眼鏡。
從成立起,該基金便不斷給基民帶來虧損。
2021年,該基金的A份額、C份額就合計虧損超過16億元;2022年,該基金的A、C份額合計虧損逾48億元。
算上今年一季度的2億多虧損,成立以來,該基金已經累計給基民造成了超過66億元的虧損。
凈值方面,自成立以來,該基金凈值跌幅達42.6%;近一年來,凈值下跌23.8%。
當初搶著認購的基民們可能沒想到,易方達的王牌基金,竟然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
而且基民們很難想象,繼續持有這只基金,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雖然基金的凈值不斷下跌,但管理費可一點沒少。
財報顯示,2021年、2022年,該基金分別收取管理費2.87億元、2.35億元,合計超過5億元。
02、操盤手為易方達高管、王牌基金經理
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的基金經理是馮波。
資料顯示,這是一位擁有21年證券從業年限的老將,是易方達副總經理級高級管理人員,目前任易方達研究部總經理、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
按理說,這樣一位大拿的投資決策,不說筆筆勝利,起碼不應該比平均水平差太多。
但他管理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基金,不論是成立以來的排名,還是近1年、今年的排名,都位居同類末流。
天天基金顯示,馮波目前在管的5只產品,近1年的收益也全部在-20%以上。
從具體的操作來看,按照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基金公布的投資策略,其選擇的標的應該是具備良好盈利預期、財務狀況運行良好、估值及治理結構相對合理、經營穩健、具備良好市場前景的企業。
但該基金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在死磕隆基綠能、歌爾股份等少數個股以及白酒、互聯網等行業。
全A股有5000多家企業,2023年一季度,馮波為該基金重倉的10大股票中,有6家都是酒企。
馮波對隆基綠能更是堅定,隆基綠能長期是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的頭號重倉股。
但從2021年至今,隆基綠能連跌了兩年,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加速下行,但直到今年一季度,馮波硬是一股沒賣。
03、易方達是2022年公募“虧損王”,“一哥”張坤巨虧創造歷史
像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這樣的基金,市場里還能找出很多。甚至在易方達旗下,也還有不少同樣的“作品”。
比如公募一哥張坤在管的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2020年6月成立至今,收益仍然是負的。
尤其是近兩年,該基金的收益是-34.7%。
張坤在管的另一只明星基金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目前規模高達562億元。但近2年,該基金的收益同樣是-37%。
2021年、2022年,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連續出現巨額虧損。2021年虧損104億元,2022年虧損107億元。
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也成為同類基金中,首只連續兩年虧損超過百億元的產品,創造歷史。
此外,連續兩年的巨額虧損,也讓該基金自成立以來累計的利潤全部歸零。
雖然依靠前期積累,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成立以來的收益仍然超過90%。
但大量基民實際是近兩年追著張坤明星基金經理的光環效應入場的。
2021年年初,由于申購過于火爆,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幾次調整申購限額。
先是從100萬元下調至10萬元,后下調至5000元,并進一步下調至2000元。
對于這之后追著張坤入場的大量基民來說,真是虧大了。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大家都聽說過。
基金本身沒有只賺不賠的道理,虧損再正常不過。但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是要靠業績回報說話的。
投資者把錢交給基金經理,就是因為他們比普通人專業、能夠更好地管理資金,帶來更高的回報。這是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得以存在的基礎。
遺憾的是,一些基金公司單純追求管理規模。
在2020年、2021年的市場高位期,很多基金公司大量發行基金。
尤其是許多爆款基金,募資規模龐大,市場下行期又拿不出有效的投資決策。這些爆款基金中,有相當一部分目前處于虧損狀態。
拿易方達來說,2019年底,易方達在管規模只有7000億元出頭,但2021年底已迅速逼近1.7萬億。這期間成立的新基金,大多表現不佳。
據Wind數據,易方達300多只產品中,有180只自成立以來收益均為負值。其中,有21只基金成立以來虧損超過30%。這21只產品中又有14只,成立時間不足3年。
可以說,正是這些大量發行的新基金,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據中國日報報道,2022年,易方達旗下基金全年凈利潤為-1258.51億元,易方達成為去年公募基金的“虧損王”。
只有,這些,都是基民來買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