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汽車預言家
6月1日上午,當特斯拉CEO馬斯克的私人飛機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他為期44小時的中國之行宣告結束。同時,馬斯克也時隔三年完成了對上海超級工廠的參觀和對中國汽車市場的又一次深入了解。
對于馬斯克此次的中國之行,很多人表示在意料之中。畢竟在馬斯克有所行動之前,全球各行各業的首席執行官們都陸續到訪中國,對中國市場進行詳細梳理和探索。僅僅在馬斯克前后,就有星巴克首席執行官拉克斯曼·納拉西姆漢(Laxman Narasimhan)和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來到中國。
相比其他產業,汽車制造業在過去三年中受疫情影響更為嚴重,且處在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期,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已經顛覆了很多跨國車企的認知。因此,在2023年上半年中,也是疫情得以完全恢復的這個階段,所有主流車企的最高領導者都在抓緊時間出訪中國,以全面了解中國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重燃發展信心。
基于相同的目標,今年上海車展前后成了廣大跨國車企大佬出訪中國的最佳機會之一。
據汽車預言家了解,僅僅在上海車展上,就有十余位跨國汽車品牌的“一把手”管參觀中國展臺,并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其中更有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帶領保時捷的部分高管,以及蘭博基尼CEO史蒂芬·溫科爾曼在結束自家展臺發布會后都紛紛現身比亞迪仰望等中國汽車品牌展臺,對相關產品技術進行深入探討。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之一,豐田汽車今年剛剛更換社長,雖然豐田新任社長佐藤恒治目前還未訪華,出現在上海車展上。但豐田汽車副社長中島裕樹亮相并參加了豐田展臺的發布會,之后也參觀了紅旗展臺并感受了新款紅旗LS7等車型。此外,日產汽車代表執行官阿西瓦尼·古普塔也一同出席今年的上海車展。
其實上海車展上跨國車企組團“取經”中國汽車品牌的現象并不少見,法拉利、蘭博基尼、賓利等超豪華品牌高管也出現在中國車企展臺之前。足以見得,當前的中國汽車以及中國汽車市場都值得跨國車企進行深入研究。
而在上海車展前的創新未來之夜”上,寶馬集團則版來了半個董事會,其中包括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寶馬集團設計高級副總裁霍伊頓克、MINI品牌設計總監海默爾等。奔馳德國總部則有超過40位的研發高層組團來到中國,康林松自己更是三個星期內二次來到中國,且停留時間長達三個星期之久,為的就是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奔馳全球最大的市場。
相比于大部分大佬集中選擇上海車展亮相的做法,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率先來到中國,通過參觀全球研發中心,了解長安新品設計、新能源汽車發展等。而5月份以來,又有沃爾沃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駱文襟(Jim Rowan)進行了了自上任以來首次的中國行之旅;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瑪麗 博拉也到達中國上海,與政府人員進行會見。
加之剛剛離開的馬斯克,時至今日,當前全球車企中的主流車企基本全部實現全部訪華。他們的主要目標也是集中在了解中國市場的基礎上加強在華布局,以在未來的新能源市場發展中獲得更大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訪華的龐大隊伍中,斯特蘭蒂斯、捷豹路虎、三菱、本田、現代、起亞等汽車品牌的掌門人或董事會成員并未露面。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這是在斷自己在中國的“后路”。
目前整個汽車行業正處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高漲階段,而中國無疑是走在了前列。此時如果忽略、甚至是看輕中國市場,任何一個汽車企業在未來的道路上都估計很難走。尤其對于傳統汽車制造商來說,技術上的電動化轉型本身存在很大挑戰,如果市場方面不做出努力,他們的機會將越來越少。
可以發現這些至今沒有踏足中國的汽車品牌,他們當前的情況已經每況愈下,尤其是斯特蘭蒂斯,目前在華業務僅剩標致和雪鐵龍,且當前還沒有完全實現恢復,未來還有可能會徹底停止在中國生產汽車。另外三菱、本田、現代、起亞等汽車品牌在中國的銷量也在不斷下滑之中。而捷豹路虎雖然從戰略上進行了品牌調整,也發布了全新品牌標識,但目前還未在中國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或許,這些品牌不再像前幾年一樣關注中國市場,主要在于其現在的在華銷量份額不足以引起高層的重視。但反過來來看,在中國自主品牌的高質量發展中,跨國車企高度重視中國都不一定賣得不好,現在不重視,未來也一定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