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管財經
編輯|阿鰍
深耕中國市場的酒店集團們,終于趕在6月之前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經營情況,用實際數據讓投資人和從業者對酒店行業增加信心。
首先看國際酒店集團,除了溫德姆酒店及度假村外,其余所有酒店集團在2023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都呈現增長趨勢,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有集團甚至超過50%的增長。同時,RevPAR在2023年一季度同比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增幅在30%以上。大部分酒店集團的入住率和平均房價,也得以同比增長。
而本土酒店集團的表現也不遑多讓。除華天酒店外,本土酒店集團均實現了凈利潤的增長,亞朵酒店凈利潤同比增長達到了2114.3%,領跑全行業。
2023年的一季度,不管是數據端還是運營端,酒店行業已然開了一個好頭。
國際酒店集團持續掘金
2023年第一季度,國際酒店集團當中,除了溫德姆酒店及度假村,其余酒店集團的營收均實現了正向增長。
在這當中,萬豪酒店實現營收56.15億美元,同比增長33.72%;希爾頓酒店實現營收22.93億美元,同比增長33.24%;凱悅酒店實現凈利潤16.8億美元,同比增長31.35%;精選國際酒店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33億美元,同比增長29.13%;雅高酒店集團營業收入為12.5億美元,同比增長54%。
而在凈利潤方面的整體表現則并不理想,萬豪國際和凱悅酒店實現了凈利大幅增長,增長率分別為100.8%和179.45%,但希爾頓酒店、溫德姆酒店及度假村、精選國際酒店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情況。
國際酒店集團的RevPAR(每間可供出租房間的平均收入)在2023年一季度同比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增幅在30%以上。中國市場在酒店集團的業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市場的RevPAR復蘇較為明顯。萬豪國際、希爾頓酒店、凱悅酒店等都受益于中國市場的復蘇。
以萬豪國際為例,旗下全球酒店RevPAR同比增長30%,其中美國和加拿大增長25.6%,國際市場增長高達63.1%;OCC(入住率)同比增長11.2%;ADR(平均房價)同比增長11.3%。
希爾頓酒店旗下全球酒店RevPAR同比增長30.0%,其中中國市場一季度的RevPAR復蘇尤為明顯,相較2019年同期僅下降5%。OCC同比增長9.8%;ADR同比增長11.2%。
凱悅酒店全球酒店RevPAR同比增長42.9%,一季度大中華區的RevPAR也出現顯著改善,中國大陸地區酒店的RevPAR超過了2019年的10%。OCC同比增長10.6%;ADR同比增長11.5%。
基于2023年一季度國際酒店集團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以及全球范圍內的復蘇勢頭,可以預測國際酒店市場在2023年將繼續展現整體發展趨勢。
首先,隨著全球旅游限制逐步解除,國際酒店市場有望迎來更多的國際旅游者。這將為國際酒店集團帶來更大的客源和需求,推動其業績持續增長。
其次,中國市場將繼續成為國際酒店集團重要的增長引擎。中國在2023年一季度表現出色,復蘇勢頭強勁,預計在未來幾個季度仍將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國際酒店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擴張和投資將繼續加大,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這從各個酒店集團對中國市場布局和規劃也可以看出,《酒管財經》在此前也曾對此進行過深入分析。
這在一定程度上要倚仗各個集團的資金情況。據統計,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各個國際酒店集團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萬豪國際酒店8.87億美元;希爾頓酒店3.3億美元;凱悅酒店2.25億元;溫德姆酒店及度假村0.93億元;精選國際酒店0.12億元。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地區間的旅行限制仍可能對國際酒店市場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國際酒店集團仍需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尋求機遇并進行戰略調整。
綜上所述,預計2023年國際酒店集團將繼續保持整體向好的發展趨勢,中國市場將繼續成為重要增長引擎,并且數字化轉型和技術創新將持續推動行業的進步。
本土酒店集團不遑多讓
從第一季度來看,本土酒店集團的表現可以稱得上是令人振奮。國內本土的酒店集團,除了華天酒店的凈利潤出現了下滑之外,其余酒店集團都實現了凈利潤雙增。
首先來看本土酒店集團“三巨頭”。
截至一季度末,華住集團收入同比增長67.1%至45億元,凈利潤9.9億元,同比增長257.14%;錦江酒店營收28.22億元,同比增長25.22%,凈利潤1.303億元,同比增長207.01%;首旅酒店實現營收16.56億元,同比增長36.57%,凈利潤0.77億元,同比增長133.22%。
此外,金陵飯店營業收入為4.81億元,同比增長26.81%,凈利潤0.099億元,同比增長207.05%;君亭酒店實現營收0.96億元,同比增長55.63%,凈利潤0.04億元,同比增長4.21%;亞朵酒店表現最為亮眼,實現營收7.74億元,同比增長71.2%,凈利潤1.6億元,增速達到了2114.3%。
從營收及凈利潤表現上來看,國內本土酒店集團是要優于國際酒店集團的,這其中一個最關鍵情況是,二者都受益于中國市場的快速恢復,而本土酒店集團則受國際環境影響較小。
另外,一直以來,本土酒店集團從對中國市場的了解、靈活性和快速決策、本土的很多資源整合和聯盟合作等方面,一直有著強于國際酒店集團的競爭優勢。
同時,在規模擴張上,以加盟為主的擴張方式,讓本土酒店集團能夠快速形成市場規模優勢。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華住、錦江和首旅三者的管理加盟占比分別達到了92.67%、92.91%和89%。而錦江酒店的加盟店數量已經超過了萬家。
在這種情況下,本土酒店集團可以快速擴張和規模化,擴展品牌影響力。最為關鍵的是可以分攤風險和投資成本,加盟模式下,加盟商承擔了一部分風險和投資成本,本土酒店集團可以將酒店運營的風險和資金壓力分攤給加盟商,減輕自身負擔,從而更加靈活地運作和調整戰略。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加盟模式將是本土酒店集團應對國際酒店集團競爭的關鍵手段。
結語
時間已經進入到了2023年的第二季度的最后一個月,對于酒店從業者來說,第二季度釋放的旅游出行、上午出行、宴席、會議等需求,使他們找回了忙碌的工作狀態。有機構發布數據稱,整體而言,2023年第二季度酒店市場延續回暖趨勢,綜合景氣指數達到歷史以來的最高值。
而不管是國內酒店集團還是國際酒店集團,在此時提升服務品質和客戶體驗是極為重要的一點,當前紛紛擾擾的“酒店刺客”就是嚴重影響行業形象的輿論之一;同時,當前國內本土市場,數字化趨勢已是必然,從業者應抓住數字化和科技機遇,并且發展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尋找自身目標客戶群體,并增強粘性。
行業整體復蘇已是必然,而跑出怎樣的速度,則需要從業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