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隨著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站穩30萬元/噸,市場開始醞釀推漲情緒。
6月2日,鋰礦板塊持續走高。截至當天收盤,WIND鋰礦指數上漲5.45%,報收5583.47,指數下19家上市公司全部上漲,其中融捷股份(002192.SZ)、吉翔股份(603399.SH)、盛新鋰能(002240.SZ)漲停,天華新能(300390.SZ)、天齊鋰業(002466.SZ/9696.HK)、雅化集團(002497.SZ)等多家企業漲超5%。
這也是時隔半個月以來鋰電板塊的首次大漲。過去半個月,WIND鋰礦指數整體跌幅約12%,該指數下企業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此前,碳酸鋰價格高位回落,一度下探至每噸18萬元。4月26日,電池級碳酸鋰出現近三月首次上漲,之后走上回升道路。
根據上海鋼聯的數據,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5月19日重返每噸30萬元。
近期,鋰鹽仍開始保持上漲態勢。上海鋼聯6月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每噸上漲2000元,均價報30.65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上漲3000元/噸,均價報28.8萬元/噸。
WIND數據顯示,本周工業級碳酸鋰價格28.5萬元/噸,周內上漲10.68%;電池級碳酸鋰價格30.5萬元/噸,周內上漲7.96%。
電池級碳酸鋰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磷酸鐵鋰、鈷酸鋰以及部分三元鋰類的正極材料;工業級碳酸鋰則主要應用于傳統陶瓷、玻璃等行業。
據《證券日報》報道,贛鋒鋰業(002460.SZ/1772.HK)等多家碳酸鋰上市公司表示,將調漲公司鋰鹽產品價格。
對此,一位業內從業者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企業的產品價格隨市場波動而變化,并沒有正式調價函等文件。”
“今日鋰礦板塊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前期持續下跌后的回升。”該人士表示。
東證期貨研究指出,碳酸鋰價格來到30萬元/噸關口后,產業鏈上下游博弈陷入階段性僵持,鋰價漲幅較此前明顯放緩。電子盤期貨價格與現貨均價的價差正在縮小,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場投機情緒逐步退溫。
山西證券也表示,鋰價目前回彈幅度有所變緩。
從當前市場看,無論是貿易商還是浮選廠,都存在著進一步推漲價格的情緒。富寶鋰電表示,根據其最近在江西地區的走訪情況,宜春當地有150家左右浮選廠,但開業的不足5%,當地云母礦的開采幾乎處于停滯狀態,各浮選廠買不到礦石原料開工。
該機構調研內容顯示,眼看價格要漲起來,浮選廠都想再等等再開工。鋰礦浮選廠常采用鋰礦浮選技術進行鋰礦提純。浮選是生產鋰精礦的主要方法,主要有研磨、分級加藥、浮選分離、脫水等流程工藝。
部分當地浮選廠反饋稱,手中很多原礦都是過年前后高價囤的,3%品位的鋰云母精礦到港價1.5萬元/噸,若以目前1.3萬元/噸的價格轉手賣掉,即面臨虧損。
東證期貨表示,以外購礦為原料生產的鋰鹽廠,在3月下旬已轉入虧損狀態,如果考慮生產加工周期內的鋰價下行,以及長協礦價較現貨礦價近一個季度的滯后期,鋰鹽廠的實際虧損壓力較理論測算更為明顯。
從近期國內的幾次鋰礦拍賣信息看,鋰價有持續上漲的態勢。拍賣成交價的上漲,也進一步推高了礦主的心理預期。
上海有色金屬網顯示,6月1日的一項3000噸鋰云母拍賣標的,最終拍出約1.05萬元/噸的價格,折合碳酸鋰成本超過了30萬元/噸。
隆眾資訊鋰業分析師于亞楠對界面新聞表示,市場鋰輝石和鋰云母拍賣出高價,主要原因為市場可流通鋰輝石和鋰云母貨源較少,市場多捂貨不出,導致價格上漲,下游需求并未出現明顯好轉,市面成交有限,以長協為主。鋰輝石和鋰云母是提取金屬鋰的主要原料。
“目前下游高價接貨意向不大,冶煉廠則不希望低價售貨,雙方博弈。”于亞楠稱。

以目前的碳酸鋰價格看,鋰冶煉廠的利潤已有所恢復。
東證期貨報告顯示,非一體化冶煉廠的即時利潤已修復至盈虧線上,考慮到長協礦供應不暢、以及一個月左右的生產加工周期,短期內鋰鹽供給彈性或仍受限。
針對本輪漲勢,東證期貨認為,此前低估了行業信心觸底反彈帶來的投機需求釋放。4月以來,隨著鋰價低位回升,正極材料廠、電池廠等下游環節主動增加原料庫存天數,下游采購熱情的回升進一步推升了價格,形成了正反饋循環。
該機構認為,后續鋰價存高位回撤風險。近期表觀需求的回暖本質上并非終端需求自下而上的傳導,更多是行情驅動下的庫存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