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節點資本組 八真
5月3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新能源服務商能鏈智電(NASDAQ:NAAS)完成了35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增發交易。作為“中國香港四大家族”之一,鄭裕彤的長孫、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鄭志剛博士和香港中譽集團(00985. HK)等共同購買了此次發行中總計35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
換言之,能鏈智電將成為繼京東物流、蔚來汽車、美團、小鵬汽車、華領醫藥、商湯等之后,鄭志剛投資的又一家上市公司。
作為鄭氏家族如今的掌門人,投資界的“風向標”,鄭志剛的一舉一動總是備受外界關注。他的最新動作,也在某種程度上昭示出資本錨定的后市方向。
新能源熱潮下,鄭志剛挺身入局
“珠寶大王”、“無冕賭王”,提起中國香港鄭氏家族,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2023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中,鄭氏家族以財富值2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00億元),超過2022年25億美元,位列第三名。其所轄業態涵蓋商貿、地產、酒店、基建、奢侈消費品、能源等。
相較靠珠寶起家、地產發跡、商業模式較為傳統的鄭一代和鄭二代,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畢業于哈佛大學,曾先后任職高盛、瑞銀等國際投行,這段工作經歷讓他對資本運作保有極大的熱情且力學篤行,更在挑起重擔后,把創投精髓深刻烙印在家族的生意經里。
從公開信息來看,鄭志剛主要通過自身及其創立的C Capital、K11 Investment 和ASPEX三個主體進行布局,聚焦新能源、新消費、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經濟范疇。
此外,鄭志剛還在2021年發起設立SPAC,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或空白支票公司,依托IPO時募集到的資金,在24個月內收購另一家公司,從而實現發展。簡單解釋,便是“上市資本去尋找想要上市的業務”。
據節點財經了解,自2016年掌舵以來,鄭志剛連續入手了眾多明星企業,諸如蔚來汽車、小紅書、貨拉拉、新瑞鵬、叮咚買菜、小馬智行等,都留有旗下資本的痕跡。
對于其中的新能源賽道,鄭志剛似乎表現出強烈的看好和厚愛,并于2017年11月參與蔚來汽車D輪融資,隨后其名下ASPEX又于2018年8月參與小鵬汽車的B輪融資,疊加剛剛下注的能鏈智電,難免引發探幽索隱之思考。
其背后的原因,或不難理解。
在史無前例的控碳凈零目標主導下,擁抱新能源已被世界各國所共識。而在中國,伴隨“碳達峰”、“碳中和”席卷而來,整個新能源產業鏈都處在趨勢的“風口”上。
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量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增長99.1%和95.6%,滲透率更是提前三年到達行業拐點(20%),為25.6%。
中汽協預測,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仍將保持高增態勢,銷量達到900萬輛,同比增長約35%。
所謂大河水滿小河溢,與之相配套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亦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中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從262萬臺增長至521萬臺,一年時間接近翻番。
進一步地,因為中國61% 的住房存量偏向多戶住宅,獨戶住宅只占7%,遠低于全球34%的比例,這種地產特性,為國內公共充電樁高速、長線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想象空間。
由此,基于非常確定的貝塔系數,鄭志剛挺身入局新能源,亦不意外。
多家公司上市,鄭志剛投資碩果累累
鄭志剛的投資版圖究竟有多大?實難統計。
但若留意每個人身邊常用的APP、與之接觸的事物或服務,比如主打內容分享的小紅書,送快遞的京東物流,送餐送菜、訂酒店訂機票的美團,養護寵物的新瑞鵬……由鄭志剛牽頭的資本,其實早已涌入了我們生活的四面八方,在衣、食、住、行、玩、學的各個角落扎根。
除了在中國內地市場耕耘,鄭志剛也在海外攻城略池,參投了包括美國高級健身品牌Bandier,意大利設計師品牌Sergio Rossi、英國奢侈品導購平臺Threads等在內的大量新勢力。
事實是,投資已成為鄭志剛改造家族產業的重要方式,談及未來的目標,他習慣性提到幾個關鍵詞“顛覆性的”、“創新”、“文化企業”、“生態系統”、“孵化器”,并表示:“我們要實現硬件和軟件上的雙重突破,以前我們一味地在造樓、開店,提升硬件;現在我們要提升軟實力、強調知識產權,建立生態系統,才能形成完整的循環。”這與他的投資理念和投資邏輯相吻合。
憑借深厚的學識底蘊、豐富的財務經驗和獨到的選品眼光,最近幾年,與鄭志剛相關的標的方密集IPO,其早期“播種”迎來了收獲。
2018年和2020年,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前后腳登陸美股,前者市值最高漲至近7000億元,一度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后者則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市值從約750億元狂飆至4000多億元。
2021年,京東物流赴港敲鐘,市值最高超過3000億港元,美團則在同年突破2萬億港元,造富能力令人咋舌!
這意味著,鄭志剛將是創始人之外的最大贏家。
此外,滿幫集團、商湯科技、華領醫藥等企業均已成功上市,另有小紅書、新瑞鵬、YOHO!、日日煮,或傳出上市訊號,或正在上市途中。
也因此,鄭志剛得了個獨角獸“捕快”的稱號。說到這里,不得不再贅述下他的選品策略。
仔細拆解,無論是蔚來、小鵬,還是小紅書、地平線,鄭志剛選的都是業內翹楚,基本面穩健,格局相對占優。就像此次意屬的能鏈智電,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商之一,又是增長最快的業內玩家。
截至2023年3月31日,該公司已連接5.5萬座充電站、57.5萬把充電槍,合作蔚小理、寶馬等國內主要充電運營商及主機廠;2023年一季度,其充電量占中國公用充電量21%。
守成+開疆,富三代的“新世界”
中國人有句老話叫“富貴傳家,不過三代”。觀覽鄭氏家族的現狀,明顯不符合這句話。
可盡管如此,鄭志剛一樣會遇到如何更好地傳承祖輩、父輩衣缽,守住巨大基業的問題。
鄭志剛對此有不同看法,他并不喜歡“繼承人”或“接班者”的頭銜:“我感覺自己不是一個繼承人,也不是接班人,而是一個創業者。”
身著深色運動套裝、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蓄著胡須,鄭志剛顯得更像個藝術家,他的諸多商業選擇和行事方式也與前輩很不一樣。
面對傳統業務如珠寶、房地產、百貨守成的挑戰,鄭志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結果算是悲喜交加。
一方面,通過定制、IP聯名、熱點營銷,“周大福”嘗試與年輕人溝通、交流,走入他們的視野,以及透過省代及加盟商的形式往三線及以下城市下沉,驅使老品牌煥發新生機。
財報顯示,2020-2022財年(截至3月31日),周大福營收從518.5億港元增長至802.4億港元,歸母凈利潤從26.51億港元增長至54.44億港元。
但另一方面,囿于融資渠道收緊、拿地成本高等因素,開發商新世界發展的日子并不好過,近三年業績幾乎原地踏步;同命相連的還有新世界百貨,遭遇電商搶食,疫情沖擊下2022年下半年虧損1.66億港元。
對比之下,遵從內心的悸動和興趣,完全由鄭志剛個人打造的開疆之作—“K11”藝術購物中心,則是一派日新月異的景象。
鄭志剛曾說,他的使命是為家族企業提供儲備,以應對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中不同的零售趨勢。
一言以蔽之,要守成,更要創新;要正視,更要前瞻。
據悉,“K11”兼容藝術、人文、自然與商業,因為多元潮流、沉浸式的感官體驗,趨同的價值觀、精神追求和數字化運營機制,很受“千禧一代”和“Z世代”追捧,開業第一年就實現了盈利。經過10余年的擴展,目前已在上海、廣州、武漢、沈陽、天津等多個城市落地,不僅成為年輕人的熱門打卡和消費目的地,而且被視為當地標桿式的文化商業項目。
按照鄭志剛的設想,未來將在香港、大灣區乃至長三角城市,建設更多與K11類似的“文化零售”項目。
而前文所述的投資,則是他辟土拓宇,擴充家族財富版圖的另一條路徑,新能源、新消費、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不斷注入活力,不斷延伸邊界,直至幻化成屬于鄭氏的又一個理想“新世界”。
同樣的,跟隨大佬的步伐,我們亦能從其投資路線圖中洞悉一二:于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躍遷的變局中,企業和商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