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彈財經 段楠楠
編輯 | 蛋總
港交所有名的“釘子戶”——喜相逢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相逢”),在5月10日再一次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據統計,此次遞表是喜相逢自2019年以來第七次遞表,前六次遞表喜相逢均以失敗告終。
這并不是喜相逢首次涉足資本市場,早在2015年底,喜相逢便在新三板掛牌,不過一年后喜相逢便在新三板摘牌。如今,喜相逢為何執著地數次沖擊港股市場并屢戰屢?。吭诠緲I績下滑、壞賬增加的情況下,現金流壓力極大的喜相逢還有多少時間?
1、“金融公司”喜相逢第7次遞表
2019年12月31日,喜相逢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但公司并未在招股書有效期內通過港交所聆訊。
雖在沖擊港股市場中首戰折戟,但喜相逢并未就此作罷,隨后在2020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日、2021年9月6日、2022年10月31日、2022年11月14日以及2023年5月10日投遞招股說明書申請港交所主板上市。
根據港交所的規定,如果6個月內未通過聆訊則招股書失效。
喜相逢在前6次招股書失效后,第7次遞交招股說明書。對此,業內投行人士曾表示,招股書失效可以理解為公司財務數據過期,是IPO流程中正常情況。
喜相逢數次遞交招股書,均未通過港交所聆訊引起證監會關注,證監會國際部要求喜相逢說明前6次遞交招股說明書仍未成功上市的原因。截至「界面新聞·子彈財經」發稿日期,喜相逢未就上述事項作出回復。
公開資料顯示,喜相逢成立于2007年。創立初期,喜相逢主要以經營租賃方式提供汽車租賃服務。2012年,公司意識到汽車融資租賃廣闊的市場空間,公司把業務調整為汽車直接融資租賃服務。
(圖 / 喜相逢官網)
明面上喜相逢主營業務是汽車融資租賃,但本質上喜相逢是一家金融公司。所謂汽車融資租賃,指租賃公司代客戶購買汽車,并將車輛出租給客戶。
具體來看,即客戶占有車輛使用權并定期支付租金,等租期屆滿或者款項結清以后,客戶即可獲得該車輛的產權。
這一業務模式決定了喜相逢需要購買大量的車輛以便出租,因而不得不對外借款來支付購車費用,隨后把購買的車輛租給用戶。
公司賺取的利潤就是客戶付出的租金與自己融資成本的差價,左手借錢買車,右手收取租戶租金,因此,從本質上來說喜相逢就是一家金融公司。
主營業務為金融業務,這也是喜相逢“舍近求遠”選擇港交所上市的重要原因。
眾所周知,創業板和科創板明確禁止類金融企業上市,上交所主板和深交所主板沒有明文禁止類金融企業上市,但對IPO企業的財務指標和市值要求較高,喜相逢并未滿足,因此只能舍近求遠奔赴港股上市。
從喜相逢前6次遞表均失敗來看,喜相逢想要成功登陸港交所并不容易。
2、現金流承壓,日常經營靠融資
從喜相逢3年半時間內7次遞表來看,顯然公司對于上市迫在眉睫。從財務數據來看,喜相逢著急上市,也是因為公司現金流存在壓力。
作為類金融公司,喜相逢日常經營對現金流需求非常高,然而,數據顯示,喜相逢日常經營“造血能力”堪憂。
報告期內,喜相逢在2020年經營性現金流流入2.30億元,2021年和2022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分別流出7740.9萬元和7400萬元,2021年和2022年之所以能維持年末現金流為正,完全是靠融資來彌補日常經營性現金流流出。
(圖 / 喜相逢招股書)
由于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流出,喜相逢一至兩年流動資金缺口為1523.5萬元,兩至五年流動資金缺口高達1.08億元。
(圖 / 喜相逢招股書)
對于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流出,喜相逢明確表示“未來公司如果無法取得外部融資,或者市場利率出現不利變動,公司日常經營將會面臨重大不利影響”。
作為汽車融資租賃公司,喜相逢首先需要大筆資金來購入車輛,然后再把購買的車輛租賃給承租方獲取收益,但由于每輛車回款周期需要2-4年,因此,喜相逢對現金流需求非常高。
喜相逢為了維持日常所需現金流,在公司經營不產生現金流情況下,只有通過融資解決公司現金流問題。
靠融資來維持日常運轉帶來的結果就是,喜相逢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4.0%、74.8%、75.1%。
(圖 / 喜相逢招股書)
喜相逢資金來源是通過銀行借款獲取資金。報告期內,喜相逢借款利率走高,分別為8.0%、8.6%及8.5%。由于融資利率和借款規模增加,公司財務費用支出也在增長。報告期內,喜相逢財務費用分別為1.09億元、1.18億元、1.43億元。
「界面新聞·子彈財經」了解到,當初喜相逢引入滴滴當股東時,與滴滴簽訂了獨家合作協議。事與愿違,隨著監管層對滴滴監管收緊,喜相逢與滴滴獨家合作也就此作罷。
根據協議,喜相逢在2021年6月向北京車勝償還了2000萬元借款,另外5076萬元需要在2023年6月30日之前償還。
因此,喜相逢在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流出、融資成本增加以及償還貸款壓力下,只有通過上市融資來解決資金壓力。
不過,在前6次遞表均失敗后,喜相逢第7次遞表,上市前景仍不明朗,公司面臨現金流壓力或將持續。
3、業績下滑,公司壞賬增加
「界面新聞·子彈財經」注意到,喜相逢面臨營收下降和經調整利潤下降以及利差變小的困境。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為7.5億元、11.71億元、11.42億元,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下滑。
(圖 / 喜相逢招股書)
從營收構成來看,喜相逢業務主要分為“汽車零售及融資”和“汽車相關服務”兩大業務,汽車零售及融資為公司核心業務,且占比在逐步提高。2020年至2022年,該業務分別實現營收5.98億元、10.12億元、9.97億元,占公司總營收比重79.7%、86.4%、87.4%。
造成公司營收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融資租賃項下汽車銷售營收減少。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喜相逢融資租賃項下已售新車數目分別為3901輛、7375輛、7153輛,汽車銷售減少導致該業務營收減少。
對于該業務營收減少,喜相逢解釋稱,“由于疫情原因,導致公司銷售渠道不通暢,因此,公司融資租賃下汽車銷售數量減少”。
但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給出的數據,2022年,不管是汽車融資租賃市場貸款宗數還是第三方汽車融資租賃市場貸款宗數均處于上升趨勢。喜相逢把融資租賃汽車銷售數量下滑完全歸結為疫情原因值得商榷。
另外,作為類金融公司,公司利差也在逐步走弱。
所謂利差,指公司向汽車租戶收取的利息和公司向銀行貸款利息的價差。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凈利差分別為14.3%、11.8%、10.5%,喜相逢凈利差逐步減少。
(圖 / 喜相逢招股書)
在營收下滑和凈利差下降的情況下,喜相逢經調整后利潤也出現下降。2022年,喜相逢經調整后利潤為0.42億元,2021年則為0.5億元,經調整后利潤下滑幅度高于營收下滑幅度。
對于喜相逢來說,2022年業績下滑很可能只是開始。2023年一季度,由于消費低迷,中國汽車整體銷量出現下滑。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乘用車累計銷量514萬輛,累計同比下降7.3%。在汽車整體銷售疲軟的背景下,喜相逢汽車融資租賃銷售數量也很難逆勢上漲。
凈利差方面,在LPR走弱的背景下,市場利率普遍下調,所有金融機構都面臨凈利差減少。目前,四大行凈利差普遍在2%左右,汽車貸款機構東正金融凈利差也在3%左右,目前喜相逢凈利差仍高達10%,未來公司凈利差下降也是大概率事件。
由于業務屬性問題,報告期內,喜相逢應收賬款也在增多。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10.79億元、13.85億元、15.75億元。同期,公司壞賬減值也在擴大,分別為1030萬元、1150萬元、1420萬元。
目前,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在走高。數據顯示,2022年國有大行不良貸款率均大幅上升,其中國有六大行不良貸款余額共計1.28萬億,較2021年增加了1124億元。
在此背景下,喜相逢未能幸免。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數據,截至5月26日,喜相逢有多達1361條合同糾紛,其中大多數為喜相逢追繳租金??梢灶A見的是,在宏觀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喜相逢應收賬款和壞賬金額仍會持續增長。
對于喜相逢來說,盡快上市是解決目前困境的唯一路徑,但從喜相逢前6次遞表均失敗的結果來看,公司第7次遞表也前景渺茫。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上市前景不明又遭遇車輛銷售下降、利差縮小、壞賬金額增加等諸多困境,喜相逢該如何“破釜沉舟”,爭取更多生存的空間與時間,這無疑極其考驗公司管理層的智慧。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