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周報 葉曼至
編輯|劉婷
5月29日晚,休閑服裝企業*ST搜特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下發的《事先告知書》,因股票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而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深交所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及可轉換公司債券上市交易。這意味著,搜特轉債有可能成為繼藍盾轉債后,第二只退市的可轉債。
據同花順APP,截至今年3月31日,*ST搜特股東戶數高達12.92萬戶。
對于*ST搜特,不少人鮮有耳聞。但提到旗下休閑服飾品牌潮流前線,卻一度是不少“80后”“90后”衣櫥里的亮眼潮牌。
彼時,憑借在三四線城市的扎根,潮流前線成為休閑潮流服飾代表性品牌,并曾簽約陳慧琳、謝霆鋒、宋慧喬等著名影星擔任品牌代言人。
憑借潮流前線,*ST搜特曾高光一時。2015年,*ST搜特股價高達9.53元/股,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馬鴻的財富值更是水漲船高。
胡潤百富榜顯示,2015年,馬鴻、黃曉旋夫婦財富值達到160億元,位列榜單第150名,隨后便開始逐漸下滑。2021年,其財富值僅為45億元,榜單排名更是跌落至1544名;到了2022年,胡潤百富榜中已經搜不到馬鴻夫婦的財富值與排名信息。
伴隨*ST搜特被強制退市,昔日一代服裝巨頭跌落。近年來,在線上電商等綜合因素沖擊下,以線下渠道作為主要銷路的傳統服裝品牌優勢不再,日漸式微。眼下,誰又會是下一個*ST搜特?
針對退市后續計劃,5月31日,*ST搜特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如若深交所最終決定對公司終止上市,后續計劃與安排會在公告中披露。
三年虧損超70億
*ST搜特退市背后,潛藏著其轉型未果路徑。
早在2015年,*ST搜特便開始向供應鏈管理、品牌管理及商業保理等業務方向轉型。據財報,截至2017年,其供應鏈管理業務營收已占比超過8成,凈利潤貢獻占比超過7成。
不過,在積極推進供應鏈的同時,*ST搜特的業績卻呈現下滑趨勢。
財報顯示,2015年,*ST搜特銷售毛利率為36.57%。在2016年~2022年,其銷售毛利率分別為17.69%、9.46%、7.85%、7.99%、-4.73%、-5.35%、-6.66%,整體呈下滑趨勢。
凈利潤方面,2020年~2022年,*ST搜特分別虧損17.71億元、34.1億元、19億元,近三年虧損超70億元。換句話說,近三年平均每天虧損超60萬元。
與此同時,*ST搜特還陷入債臺高筑困境。
據*ST搜特2022年6月21日公告,截至6月20日,公司及子公司逾期債務合計35.26億元,被凍結的資金余額合計1370.73萬元,分別占公司2021年經審計凈資產 3.37億元的1047.21%、4.07%。
據媒體報道,2022年11月,*ST搜特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具有重整價值為由,向法院申請對該公司進行重整及預重整;2023年4月,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向公司出具了帶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服飾巨頭,何至于此?
*ST搜特成立于2005年,于2010年11月登陸深交所。目前,公司業務涵蓋休閑服飾品牌運營、供應鏈管理、品牌管理、商業保理和對外投資等眾多領域。
據2022年年報,報告期內,馬鴻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持股數約為5.4億股。
昔日休閑服飾龍頭何以至此?
5月30日,紡織鞋服行業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3年疫情疊加原本銷售低迷的傳統線下實體門店,而*ST搜特在在線業務偏弱,盡管其在整合面輔料供應鏈公司看起來合并報表規模很大,但一旦銷售端低迷,勢必傳導到面輔料供應的業績。
“主品牌業績萎靡不振,受在線中小品牌的沖擊加大。柔性供應鏈快反提高了中小品牌的上新節奏,相比傳統品牌的訂貨傳統機制更符合市場與用戶需求。”他說道。
在服裝行業分析師馬崗看來,*ST搜特早年主打中低端市場,受渠道變化沖擊、市場競爭影響,開始轉型做供應鏈服務,早期取得一定成效,后續曾嘗試轉型直播帶貨,但成效不甚理想。“當前服裝市場,是存量競爭,如果不能保持競爭優勢,走下坡路的企業會更多。”他向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談及*ST搜特是否會是服裝股“退市潮”的開端,程偉雄表示,傳統品牌上市公司是否退市增加很難說明一二,但只要專注這個行業,不要盲目受資本的誘惑,鞋服行業依然空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