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用電大省江蘇用電高峰提前到來。
據江蘇新聞廣播5月30日報道,5月29日13時45分,江蘇電網用電負荷突破1億千瓦,達到1.0097億千瓦。
這是江蘇電網歷史上首次在5月份負荷破億,比去年夏季提前19天。
2017年,江蘇電網最高用電負荷首次突破1億千瓦,之后年年遞增,負荷破億成為新常態。去年迎峰度夏期間,江蘇電網連續68天實現負荷破億,最高達1.31億千瓦。
國網江蘇經濟技術研究院規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謝珍建預測稱,今夏江蘇電網最高用電負荷將達到1.4億千瓦,比去年增長6.8%。
濕熱天氣來襲,是江蘇電網用電負荷提前破億的重要原因。
5月下旬以來,隨著溫度攀升,江蘇各市陸續入夏。
受增強的副熱帶高壓影響,5月28日,江蘇淮河以南地區出現了今年首個“桑拿天”,最高氣溫超過了37℃,南京等多地迎來了今年首個高溫日。
“桑拿天”是指悶熱潮濕的天氣,將拉高空調使用率。由江蘇省委宣傳部主管的《現代快報》報道稱,5月28日早上6點,南京站的相對濕度達到了100%,空氣中的水汽已經達到飽和。
江蘇省氣象局數據顯示,2023年4月1日-5月8日,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9℃,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兩成。
“預計今年7-8月平均氣溫較往年偏高,高溫日數較常年偏多。”江蘇省氣象局表示,出梅后會出現階段性高溫伏旱天氣過程,但預計今夏高溫熱浪程度弱于2022年。
除了氣溫因素外,經濟恢復向好、居民用電量增加、電能消費比重增大,也是江蘇負荷提前破億的重要因素。
作為經濟總量排名前列的省份,江蘇是用電大省之一。2022年用電量居于國內第三位,僅次于廣東和山東。
5月25日,江蘇省統計局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增速比1-3月加快3.3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1%,比1-3月加快3.5個百分點。
據《揚子晚報》報道,今年4月,江蘇全社會用電量達到579億千瓦時,同比增速高達18.7%,增速創近12年同期新高。
今年1-4月,江蘇全社會用電量累計為23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6%,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5%,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9.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9.2%。
為做好迎峰度夏、度冬期間的能源電力保供,更好地引導工業電力用戶削峰填谷等,江蘇省發改委于5月24日發布了《省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政策的通知》。
上述通知優化了工業用電季節性尖峰電價,并要求試行工業用電重大節日深谷電價。其中,將夏季尖峰電價實施范圍調整為每年7至8月14:00-15:00和20:00-21:00,取消了氣溫觸發條件。
除江蘇以外,南方電網服務區域用電負荷也持續走高。5月22日,南方電網最高電力負荷今年首次突破2億千瓦。
在4月12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梁昌新表示,預計今年全國最大電力負荷可能超過13.6億千瓦,較去年有較大的增長。據研判,今年全國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部分省份在高峰時段可能會出現用電緊張。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此前發布的《2023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受上年同期低基數等因素影響,預計今年二季度電力消費增速降明顯回升,拉動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左右。
“預計二季度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中電聯表示,迎峰度夏期間,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華北、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
中電聯同時表示,正常氣候情況下,預計今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3.7億千瓦左右,同比增加8000萬千瓦左右;若出現長時段大范圍極端氣候,則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同比增加1億千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