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鳥資本
近日,合眾思壯(002383.SZ)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時任合眾思壯董事長的郭信平位列其中,曾經的財務部總監、副總經理也紛紛“榜上有名”。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深陷了一場財務報表的虛構丑聞。
作為事件的核心人物,郭信平的角色異常關鍵,這位山東菏澤富豪究竟怎么了?
造假被罰
從造假事實的細節來看,合眾思壯的造假可謂觸目驚心,涉及的年份長達4年之久,這么赤裸裸的造假在中國的證券市場上目前已不多見了。
處罰決定書顯示,合眾思壯涉及通過虛構雷達相關業務虛增收入、成本和利潤;虛構專網通信業務虛增收入、成本和利潤,還涉及虛構軟件銷售和技術服務費收入等。
其中,通過虛構雷達相關業務虛增2017-2019年收入金額6.09億元,虛增成本金額5.48億元,虛增利潤總額0.61億元;虛構專網通信業務虛增2017-2020年收入金額9.39億元,虛增成本金額5.12億元,虛增利潤總額4.27億元;虛構軟件銷售和技術服務費虛增2017年收入和利潤總額0.34億元。
此外,合眾思壯跨期確認票據貼現費用2017年至2018年,合眾思壯以銀行承兌匯票和國內信用證向和創智建支付專網通信業務采購款,和創智建收到銀行承兌匯票和國內信用證后進行貼現獲得現款。由此產生的貼現費用應由合眾思壯承擔,但合眾思壯為了調節利潤,未及時將貼現費用入賬,而由和創智建先行墊付貼現費用。該行為導致合眾思壯2017年虛減財務費用0.12億元,2018年虛減財務費用0.75億元,2019年虛減財務費用0.3億元,虛增主營業務成本1.18億元,累計虛減利潤總額0.87億元。
合眾思壯上述行為導致2017年至2020年累計虛增收入15.81億元,累計虛增成本11.78億元,虛減財務費用1.18億元,虛增利潤總額5.21億元。合眾思壯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處罰決定書指出,郭信平作為時任董事長、總經理,在2017年至2020年年度報告中均簽字確認保證年報真實、準確、完整。合眾思壯雷達相關及專網通信業務由郭信平決定引入,其從一開始便知悉前述業務缺乏業務實質及票據貼現費用跨期確認事項,對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發生起主要作用。
然而,郭信平在聽證過程中一度狡辯,比如稱他自己非財務審計出身,無法做出上述業務是否“缺乏業務實質”的專業判斷,還稱雖對全面管理有責任,但在管理上沒有故意或重大過錯。
但證監會出示了在案證據駁斥,證明郭信平在內的本案當事人知悉雷達業務與專網通信業務系沒有業務實質的虛假業務。
最終,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給予警告,并處以600萬元罰款,郭信平被處以400萬元罰款。此外,時任公司財務部總監袁學林被罰200萬元,時任公司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侯紅梅被罰50萬元。
郭信平是誰?
合眾思壯屬于衛星導航企業,以高精度衛星導航技術為基礎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而公司創始人郭信平當年也是“十分優秀”的。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菏澤人郭信平出生于1965年,1990年其獲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碩士,研究方向為衛星導航,那個年代這個專業還相對冷門,之后,他曾留在母校北航的宇航學院第五研究室擔任講師,從事衛星導航的技術研究。之后,2005年,郭信平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畢業。
正因為郭信平早期的這個專業,使其接觸了全球最新技術應用情況,為他日后參與中國產業升級的“分蛋糕”埋下了伏筆。
換言之,郭信平是從講臺上走向競爭激烈的“商場”。
郭信平身上的標簽眾多,諸如:衛星導航專家、技術狂人、山東菏澤富豪、學者。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衛星導航定位產業開始萌生,郭信平看到代理商機,開始為一家美國企業進行獨家代理,可謂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雙方合作結束之后,郭信平看到了產業化升級的趨勢,于是告別代理業務開始進行自主研發,合眾思壯就是其重要的事業平臺。
郭信平在創業過程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伙伴——姚明。
2007年,合眾思壯完成股份制改組之后,籃球巨星姚明成為新公司的六位聯合創始人之一。
有報道稱,郭信平與姚明的緣分追溯于2005年,前者曾試圖請后者擔任產品代言人,之后雙方成功合作。
郭信平曾如此評價:“我和姚明聊得默契,他很健談,現在是一個成熟、理性的商業人士了。”
2010年,合眾思壯正式登陸中小板,衛星導航概念股疊加姚明作為股東的“加持”,公司股價連續多日大漲,僅用四個交易日,郭信平的個人身價就突破60億元大關。
對于郭信平來講,他嘗到了市值膨脹的甜頭。
2022年4月,郭信平辭去了的合眾思壯的董事長職務。一個月后,合眾思壯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之后證監會對郭信平采取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業績基本墊底
合眾思壯處于軍工電子行業,目前關鍵財務指標低迷。
以公司2023年一季報為例,合眾思壯實現營業收入3.93億元,同比下降15.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1777.29萬元,同比由盈轉虧。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水平,公司在所述行業59家公司中,僅排名第47位。
再來看公司2022年度業績。
2022年合眾思壯實現營業總收入19.24億元,同比下降8.73%;歸母凈利潤虧損2.4億元,上年同期虧損9270.45萬元。
上述年度業績在2022年軍工電子行業中,位列倒數第四位,慘淡情況可想而知。
疊加造假丑聞,后面還有投資者的索賠,合眾思壯的日子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