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趨勢上漲,表現強勢,相關產品卻因為規模原因無奈選擇清盤。昨日,大成上海金ETF開始停牌。

5月29日晚間,大成基金發布公告稱,截至5月29日,大成上海金ETF已經連續5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將自5月30日起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并于5月30日起停牌直至終止上市。
大成上海金ETF成立于2022年3月18日,從成立到清盤,存續僅一年,“基命”短暫。此前平安上海金ETF于3月30日進入清算,該產品成立于2022年3月2日,存續也約一年。
資料顯示,大成上海金ETF首募規模為2.12億元,截止到最終停牌清算,大成上海金ETF規模僅有0.29億元,與成立時相比,規模縮水了86.3%。
該產品成立以來,機構持有比例高達九成以上。成立之初,浙商期貨、申萬宏源證券、招商期貨、東興證券,這四家機構合計持有份額占比已近7成。
2022年中報和年報顯示,2022年6月30日,機構持有比例99.25%;2022年末,機構持有比例98.95%。

由此,機構資金的申贖對基金規模影響巨大。機構持有者反復申購贖回,導致大成上海金ETF曾3次觸及清算底線。每逢觸底,都有資金進場“護盤”。
Wind數據顯示,2022年10月21日,該基金首次發布《關于大成上海金交易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

隨后10月25日,即出現大額資金申購,資產規模回到5000萬元“及格線”。同樣地,護盤操作在2022年12月29日和2023年3月19日再度上演。大成上海金ETF 規模3次觸底又起死回生。
2023年以來,大成上海金ETF凈值漲幅達7.95%。業績表現雖不錯,最終還是觸及了合同中基金清盤底線。在第四次觸及清盤底線后,公司放棄“護盤”,宣布停止運作。
Wind數據顯示,除去大成上海金ETF,目前市場上仍存續的上海金ETF還剩7只。截至一季度末,廣發上海金ETF資產規模0.97億元、富國上海金ETF資產規模1.50億元、建信上海金ETF資產規模 0.50億元、嘉實上海金ETF資產規模0.41億元、中銀上海金ETF資產規模 0.54億元、天弘上海金ETF資產規模0.57億元。

相較于發行時,所有上海金ETF最新規模都大幅縮水,其中,廣發上海金ETF首募規模6.07億,是當時最大的上海金ETF,規模縮水了84%。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富國上海金ETF、廣發上海金ETF于2020年7月先后成立,是成立最早的兩只上海金ETF,目前資產規模尚處于安全地帶,而其他5只產品已在清算邊緣徘徊。
對此,大成基金有關人員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基金清盤屬于常規操作,上海金ETF產品存在先發優勢和馬太效應。
ETF賽道先發產品吸引更多投資者,搶先占據市場規模,后發產品若不能投入大量資源難有吸引力,難免走向清盤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