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又一個超級獨角獸從縣級市走出來。
投資界獲悉,上汽集團近日公告顯示,公司擬通過嘉興創頎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與嘉興頎駿一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向清陶能源追加投資不超過27億元。一位不愿具名投資人透露,公司最新估值已達數百億元,令人驚訝。
清陶能源究竟有何來頭?2016年,清華大學南策文院士帶領團隊在昆山開發區創辦清陶能源,從研究固態鋰電池產業起步,至今建成了全國首條固態鋰電池量產線,實現固態鋰電池技術從高校實驗室到市場化、產業化的轉變。一路走來,清陶能源融資火爆,成為近年創投圈現象級項目。
透過清陶能源,我們第一次看到昆山鮮為人知的新能源產業版圖。作為中國最強縣級市,昆山連續18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首位,也是全國首個GDP突破5000億元的縣級市。“鈣鈦礦明星公司協鑫光電,同樣來自昆山。”一位新能源VC朋友深有同感,這兩年去昆山出差找項目的投資人漸漸多了起來。
清華師生創業,在昆山干出一個超級獨角獸
這是一段師徒聯手創業的故事。
那是2015年,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南策文團隊在清華大學“昆山周”活動中,深深被昆山吸引。次年,南策文院士便帶著學生馮玉川、李崢等人在昆山開發區成立了清陶能源,致力于固態鋰電池產業化。
為何要研究固態電池呢?由于目前液態鋰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都遇到了發展瓶頸,固態電池可以使用固體的新材料去替代傳統鋰電池中的電解液部分。因此,固態鋰電池具有高安全、長續航、低成本三大核心技術優勢,是行業公認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
清陶能源成立之前,南策文院士團隊已經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已經進行長達近20年的研發,積累豐富的科研經驗。即便如此,清陶能源成立初期還是遇到不少挑戰。當時,受生產規模和資金實力的限制,清陶能源在市場中并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清陶創始團隊沖在生產、銷售、研發一線——生產任務重的時候,大家一起拼生產;為了打開銷路又要親自到全國各地與客戶溝通洽談。作為公司管理者之一,李崢牽頭成立攻關小組,最終徹底突破了固態電解質批量應用到固態鋰電池上的最后關卡。
2018年,清陶能源建成了國內首條固態鋰電池的生產線,設計產能0.1GWh。同一年,昆山產業科創中心建設推進大會隆重表彰首批昆山市“頭雁人才”及團隊,清陶團隊獲得1億元項目資助。
2020年,清陶能源建成投產固態動力鋰電池規模化量產線,實現由0.1GWh到1GWh的產能升級。同年,一輛搭載清陶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樣車在北汽新能源完成調試并成功下線。這臺樣車是國內首次公開的可行駛的固態電池樣車,此番下線標志著清陶能源在固態電池汽車技術研發上邁出關鍵一步。
隨即,清陶能源董事長馮玉川立下“小目標”;今后三年將加大投入,以超過10億元進行研發,年營業收入將增長10倍以上,全球裝機量進入行業TOP10。
雖然不知清陶能否在今年完成這個小目標,但這家公司卻實現了完美蛻變。清陶能源成為了最早可以實現裝車的團隊之一,更是成功躋身獨角獸行列。2022年,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江蘇省獨角獸企業及瞪羚企業評估結果,清陶能源獲評江蘇獨角獸企業。
“作為獨角獸企業,清陶能源正處于倍增爆發時期。”在一次公開活動中,馮玉川信誓旦旦。
VC/PE云集:上汽,剛又投了27億
隨著新能源火爆,清陶能源一躍成為創投圈的現象級項目,過往融資歷程令人驚嘆。
早在2015年,峰瑞資本早期項目負責人朱祎舟和同事便注意到南策文院士團隊,并做了大量調研,很快敲定了投資。
2016年,清陶能源完成A輪和B輪融資,投資方為峰瑞資本。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曾感嘆,2016年初投的時候,清陶能源估值在幾千萬元,當時也很難預想到它會變成今天一級市場估值百億的公司。
不到一年時間,清陶能源完成了C輪融資,估值大漲。
2019年,清陶能源已經建成了固態鋰電池量產產線,同年完成C輪及C+輪兩輪融資——其中C輪融資由北汽產投、中銀投資主導,早期投資人峰瑞資本繼續跟投;C+輪融資由北汽產投領投,昆山國科創投、峰瑞資本跟投。
2020年,清陶能源完成E+輪融資,由上汽集團領投,昆山國創投資集團、淮安市淮上英才創投跟投。緊接著,清陶又完成了E++輪融資,廣汽資本投資。2021年,清陶能源完成F輪融資,上海科創基金領投,新鼎資本、科森科技、峰瑞資本、上海博福等機構參與,至此估值邁上百億新臺階。
一邊融資,清陶能源也一邊完善產業布局,現已建成“新能源材料—固態鋰電池—自動化裝備—鋰電池資源綜合利用—科研成果孵化—產業投資”的完整產業生態鏈,與多家主流車企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期間,上汽集團還與清陶能源聯合成立“固態電池聯合實驗室”,將在千公里以上長續航固態動力電池量產應用、固態動力電池4C快充技術、高安全長壽命固態動力電池開發、高效率固態動力電池集成技術開發等項目開展合作。按照規劃,雙方合作研發的千公里以上長續航固態動力電池,將率先在上汽自主品牌新款車型上應用。
這一次,上汽再次重倉清陶能源。根據上汽集團公告,公司擬通過戰略專項基金上汽(常州)創新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下設的嘉興創頎與新能源專項基金嘉興頎駿一號向清陶能源追加投資不超過 27 億元。本次追加投資完成后,通過嘉興創頎、嘉興頎駿一號及嘉興創榮將間接持有清陶能源約 15.29%的股權。
至此,清陶能源成為昆山最為知名的獨角獸。“我們在昆山的創業、創新以及清陶項目的快速發展,印證了昆山科創環境的優越性、承載度和無限的張力。”馮玉川曾如是說。
GDP破5000億,中國最牛縣級市何以煉成?
不只清陶能源,昆山還有另一個新能源現象級公司——協鑫光電。
協鑫光電的三位創始人范斌、田清勇、白華,都來自于清華?學化學系。其中,協鑫光電創始人、董事長范斌清華本科的畢業設計就是關于三代光伏技術。后來,范斌前往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師從該校鈣鈦礦結構電池發明者Michael Gratzel。
博士畢業后,范斌回到廈門,找來了清華同學田清勇、白華一起創辦了惟華光能即協鑫光電前身,專攻鈣鈦礦技術。但由于鈣鈦礦技術過于超前,公司常常陷入經營困難的窘境。直到2016年協鑫集團入股,該團隊重新出發創立了協鑫光電。如今,市場逐漸認可鈣鈦礦技術,主動來找協鑫光電的投資人也變多了。
僅在2022年,協鑫光電完成兩輪融資,金額數億人民幣。其中,協鑫光電B輪融資十分火爆,最終被騰訊拔得頭籌,成為了唯一一位投資人;而協鑫光電的B+ 輪融資同樣簇擁著知名投資人,淡馬錫投資、紅杉中國、IDG資本三家聯合領投,川流投資等機構跟投,大股東協鑫科技持續加碼,陣容豪華。
此外,上海電氣國軒在江蘇昆山已有一座年產能為300 MWh的鋰電池儲能系統生產基地。目前,昆山聚集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超100家,覆蓋6大核心系統50多個種類,有從事電機、電控制造的瑞驅電動、蔚隆電子,還有從事充電槍生產的惠禾新能源等。
“新能源代表著未來的產業發展趨勢,是一個新的發展賽道,昆山以超前的眼界把握這一趨勢,并且在新賽道上篤定前行。”馮玉川曾說,這符合昆山建設新城市、發展新產業、布局新賽道的定位。
于昆山而言,這些只是冰山一角。作為蘇州市代管的縣級市,昆山總面積不足一千平方公里,卻是“中國最強縣”。昆山市發布的數據顯示,昆山2022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006.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8%,成為全國首個GDP突破5000億元的縣級市,更是連續18年居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首。
而在幾十年前,昆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工業基礎非常薄弱,昆山沒有及時跟上發展鄉鎮經濟的步伐,在當時蘇州市下轄的6個縣中常年排名倒數第一。為了發展經濟,昆山自費把一塊農田劃成了開發區,并冠上“工業小區”的名字,由此中國第一個自費開發區誕生了。
昆山一段“拆筆記本電腦”的招商故事廣為流傳——當時,昆山招商人員把一臺筆記本電腦拆開,緊盯其中1000多個主要零部件,一個環節一個環節開展招商,先后招來了近500家規上電子信息企業,形成了國家級開發區、高新區和綜保區三家國字號產業園區,最終構筑了一條規模宏大的電子信息產業鏈。
由此,產業鏈招商模式也成為昆山發展產業鏈的經典打法,幫助昆山塑造一個全新的產業生態。2022年,昆山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擁有1個千億級IT(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產業集群和1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從籍籍無名到縣域經濟的天花板,昆山無疑是一個逆襲的精彩案例,留下許多值得深思的招商啟示。
放眼當下,“基金招商”、“產業鏈招商”“人才招商”各種模式席卷全國。與此同時,各地縣城開始脫穎而出,跑出了一個個明星獨角獸公司,一場影響深遠的城市洗牌大戰緩緩拉開帷幕:誰會是下一個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