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莓daybreak 張芮白
編輯|翟文婷
出租車沒有駕駛員的科幻場景,生活在北京亦莊的用戶早已習以為常。
打開車門,后排落座,在面前的屏幕點擊確認,方向盤開始自主轉動,就這樣匯入車流。紅綠燈、轉彎、并線……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操作自如,平穩過關。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出行距離較短,這些高科技服務并不昂貴,甚至比普通出租車還便宜。所以Robotaxi在北京亦莊并不神秘。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旗下的Ponypilot+等軟件,都在提供類似的服務。
2021年11月,北京亦莊經開區成為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百度、小馬智行首批獲準。今年2月,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稱,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整車無人」載客商業化試點。
從駕駛位配有安全員,到真正意義上的「整車無人」,自動駕駛似乎正在從一個理想中的概念,跑步來到普通人身邊。
但說近是近,說遠也遠。目前僅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長沙等十余座城市開啟了自動駕駛商業化試運營,且只能在特定區域、特定時段開放。
投入成本高、客流量有限無法形成商業閉環,技術上難以覆蓋所有場景,這些都說明,自動駕駛共享無人車還處在小范圍的試驗階段,并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現實。
現階段的我們,該期待些什么?
01 Robotaxi,沒人不行
站在北京亦莊橋地鐵站,打開百度的「蘿卜快跑」,我們準備打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
結果輸入起點時,下方有一行綠色小字提示,必須從亦莊橋地鐵站-B1口出發,目的地也不能隨意選擇,得到指定下車點。
原來目前的Robotaxi都有固定的上下車點,駕駛路線也是固定的。相當于,考題都是事先復習過無數遍的,不能超綱。
目前為止,不少國家和城市的法規也明確表示,不允許任何無人駕駛車輛在公開道路上行駛。
十分鐘后,一輛紅旗牌的Apollo自動駕駛汽車??吭诼愤?,我們一眼認出來。車頂搭載「炮臺」一樣的感知模塊,車身貼著火焰狀的「自動駕駛測試」標識,特殊白色車牌懸掛在車頭,一系列「特殊裝扮」讓這輛汽車顯得有些另類。
目前,在亦莊打到的無人出租車,要么是百度的蘿卜快跑,要么是小馬智行的Ponypilot+。
前往亦莊之前,關于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我們在社交平臺聽到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
一部分人為科幻電影走進現實而大感震撼,用力暢想未來,「喝酒方便了?!埂柑m合社恐的了。」直呼以后這才是主流。
還有人擔憂安全,「恕我直言,自動駕駛這玩意再過個五年也不可靠?!埂溉菀壮鍪?,被黑客操控。」也有住在亦莊的居民吐槽沒必要神話。
真正坐在車里,車機、中控臺等配置與普通汽車差別不大,前排座椅后背有兩塊屏幕,輸入手機號,確認啟動。
但是我們有些出師不利,承載高科技的車載屏幕宕機了,這令我們有些沮喪。安全員一番操作,還是沒有反應。他向我們解釋,應該是屏幕出現故障了。我們只能接受。
出于安全考慮和政策規定,大部分車輛的主駕駛位都配有安全員,這種「主駕有人」式的運營時間為早7點到晚22點40。也有全無人駕駛出租車同時在亦莊運營,只是站點和車輛更少,且運營時間更短,只在10:00-16:30之間載客。
屏幕故障,啟動鍵權限還給安全員。車子匯入車流,速度很慢。途經紅綠燈,轉彎、與其它車輛交匯、出現行人,沒有想象中急剎等情況。安全員告訴我們,「前方出現路人、障礙物時,汽車都會提前減速。」
這趟路程有點短。1.3公里,像坐了一趟觀光車。經活動抵扣,實際支付3.31元。費用明細顯示,起步價18元,起步里程1.0公里。相比普通網約車平臺,這個起步價格并不低。以滴滴為例,起步價13元,起步里程3公里。
整個行駛過程,系統根據路況實時調整車速,直行時多數時間能保持在40-60km/h之間,安全員告訴我們,「最高時速能達到70km/h」。但在遇到障礙物時,主要的解決辦法還是減速或剎車,而不是像老司機一樣靈活變道。
這也因此引起了部分網友的吐槽,「早晚高峰期,比走路快不了多少?!挂灿幸嗲f的居民稱,這些自動駕駛車輛行駛太過「保守」,給自己行車造成困擾,「跟它后面容易追尾,有點障礙就停車。」
我們隨后又換乘了一輛蘿卜快跑的Robotaxi,這次后排顯示屏沒有故障,屏幕上周圍路況、車況一目了然,還可以聽音樂、看視頻。但行車過程還是暴露了AI不通人類「人情世故」的另一面。
我們的上車地點是在一個小區的門口,Apollo停下的時候,剛好擋住了小區里駛出的一輛私家車。可能是系安全帶、確認啟動要花費一定時間,車上安全員轉過頭跟我們來說,「抱歉哈,我先挪下車」,他便立即接管了汽車。等到駛入正常道路,他才放手,切換成自動駕駛模式。
沒人不行。
02 廠商狂奔
2021年11月,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落戶北京亦莊經開區,自動駕駛才以C端服務的面目,真正跟大眾連接。
2017年12月,在李彥宏乘坐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被開具罰單的四個月后,北京發布中國首個自動駕駛路測細則,結束「黑跑」時代。
同年,北京加大力量全面向科技創新中心推進。緊接著,北京編制完成「三城一區」規劃,亦莊經開區成為承接科技成果轉化要地。
因為5G網絡全域覆蓋等基礎設施布局,與交通流量、居住密度、路面情況等符合測試規定,亦莊就此與自動駕駛結下「不解之緣」。百度和小馬智行等一眾自動駕駛企業在這片生態沃土,加快了推進步伐。
自2021年底開始,北京市又陸續開放主駕無人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明確將測試劃分為「副駕有人」「前排無人,后排有人」「車外遠程」三個階段,推動自動駕駛逐步走向「整車無人」的獨立自主運行階段。隨后,蘿卜快跑、小馬智行獲準在京開啟全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目前,百度在北京自動駕駛試運營車輛超200輛,安全員告訴我們,「還在陸續增加中。」運營范圍從亦莊擴展到海淀、順義、通州等區域。
在全國范圍內,蘿卜快跑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重慶等10余座城市,全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城市已覆蓋北京、武漢、重慶。
但要說出行服務,必定繞不開國內最大的網約車平臺滴滴。滴滴自動駕駛在亦莊暫時沒有布局,但在上海、廣州的指定區域內,用戶在滴滴APP上找到「自動駕駛」選項,即可免費體驗其自動駕駛服務。
滴滴最近在自動駕駛領域突然動作頻繁。
就在一個多月前,4月13日滴滴一口氣發布多個自動駕駛項目,包括可在車內「一鍵躺平」的首款無人駕駛概念車DiDi NEURON、兩大自動駕駛核心硬件——「北曜 Beta」激光雷達和三域融合計算平臺「Orca 虎鯨」、首個自動駕駛自動運維中心慧桔港,以及自動駕駛創新業務的第一個落地場景——自動駕駛貨運KargoBot。
同時滴滴宣布,滴滴自動駕駛首款量產車型計劃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網絡,實現全天候、規模化的混合派單。
緊接著,5月10日,滴滴自動駕駛公司與廣汽埃安簽署深化合作協議,共同發布無人駕駛新能源量產車項目——「AIDI計劃」,并將組建合資公司作為實施主體。
一系列動作的背后,其實都共同指向了一個目的:加速推進自動駕駛的應用落地。
滴滴優勢在于熟悉市場,出行網絡完備,海量的數據和道理場景。百度則一直缺乏現實場景下的駕駛數據來反哺算法和系統。
同樣是網約車巨頭的Uber,在2015年斥巨資組建自動駕駛團隊。
5年時間里,Uber自動駕駛部門ATG燒光了25億美元,巨額虧損成為常態。2020年12月,Uber將無人駕駛部門(ATG)出售給另一家自動駕駛初創企業Aurora,放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工作。
最新進展是,今年5月23日,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宣布與Uber達成多年合作伙伴關系,通過UberEats提供自動駕駛打車和送貨服務。
03 走出示范區
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是,目前自動駕駛所進行的一切,均在一個相對規范甚至理想化的試驗環境內,甚至是高成本運轉的狀態。
以百度無人駕駛出租車為例,安裝了比一般量產汽車更多的傳感器。之前傳言,百度為了安全需要,他們在 2016 年的自動駕駛方案里采用了高達 50 萬元的激光雷達和 20 萬元的車載大腦。
此外,無論是亦莊、長沙還是武漢,示范區的劃定都有一定的要求,如交通標線的標準化、道路交通設施的完善率、車路協同的部署程度等。
但在真實的城市道路中,無人車需要窮盡各種場景,以及不確定性。
比如全天候考驗,尤其是雪、雨、霧等天氣下再疊加黑夜的情況,以及車輛行駛速度需對標普通車輛,且隨道路限速隨機應變。還有修路、紅綠燈故障、車輛故障、道路交通事故等突發情況,汽車必須具備應急反應的能力。
所以,走出示范區的難度不是一般大。不論從成本覆蓋還是安全性考慮,可預期的未來,都很難成為現實。
而要走出示范區,投入成本高、客流量有限無法形成商業閉環,也是一大阻礙。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百度正在運營的第5代「改裝車」的單車成本為48萬元。按照其目前1000張牌照估算,成本大概在5億左右。而蘿卜快跑目前累計訂單量超過200萬單,即使假如按每單30元獲利計算,也遠遠無法實現盈利。
自動駕駛是資金耗費大、研發周期長的產業。
2022年,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二季度虧損5億美元,平均每天虧損超過500萬美元。Uber自動駕駛部門ATG在5年時間里,燒光25億美元。
但李彥宏顯示不是悲觀主義者,他此前在財報會上表示,2025年自動駕駛技術會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Robotaxi綜合成本將比人工駕駛更低,當單日服務訂單邁過5000萬,將有機會實現常態化盈利。
去年7月,百度發布第六代量產自動駕駛汽車Apollo RT6,并宣稱其成本已從原來的48萬元降至25萬元,降幅近48%。根據規劃,RT6將于2023年率先在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上投入使用。
而政策的保駕護航亦是其繼續前進的底氣。目前,國內多個城市已開始全無人自動駕駛的測試和運營。從政府的角度,這對于拉動當地經濟、豐富稅收、提供就業,以及打造「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北京市將「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擴區建設」列入《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計劃在現有60平方公里基礎上,拓展到亦莊新城范圍,并逐步完成全市500平方公里的示范區擴區工作。
道阻且長,但自動駕駛始終沒有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