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陸柯言
5月27日,AITO問界第十萬輛整車正式下線。
新能源汽車品牌普遍將十萬輛整車下線看作一個里程碑。對比同行來看,蔚來第十萬輛量產車下線用了35個月,理想用了30個月,小鵬用了24個月,而問界將這一時長縮短到15個月。
AITO問界是華為與賽力斯共同成立的品牌,由華為參與產品設計及定義,并提供銷售渠道。目前,問界已推出M5、M5純電版、M5智駕版、M5純電智駕版、M7共五款車型,覆蓋中型SUV和中大型SUV細分市場。
問界第十萬輛下線的車型是M5智駕版,這是華為在今年4月發布的新款車型,搭載HUAWEI ADS 2.0智能駕駛系統。這套系統的技術亮點之一是可以不依賴高精地圖,并“無限接近L3”。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指出,高精地圖覆蓋全國的難度太大,中國道路幾乎實時在變動,只有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智駕系統,才具備大規模上車實用的價值。
余承東與小康股份創始人張興海均出席了下線儀式。張興海在現場講話中尤其強調了與華為的關系:“賽力斯是華為最穩固、最可靠、最深度的智選車合作伙伴,目前雙方的合作關系已經深度綁定,不分你我。”
他還提到,AITO問界的中期事業計劃目標是做中國式新能源汽車頭部品牌、10年再造一個500萬市場保有量。“現在我們做到了十萬臺量產下線,下一個目標是一個月十萬臺。”
問界曾在去年8月創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最快實現單月交付破萬臺的紀錄,但今年銷量增長明顯放慢,2023年4月問界單月僅交付4585輛。
余承東表示,目前問界正處于對產品進行升級的階段,包括正在迭代高階智能駕駛車型。由于還沒有開始大規模試駕及交付,對這段時間的銷售產生了一定影響。隨著賽力斯產能爬坡,銷量也會有所改善。
“賽力斯已經有兩個工廠,現在在建第三個工廠,有足夠大的產能規模。現在銷量還不夠高,是因為產能在爬坡的過程中,新車(問界M5智駕版)要6月中下旬交付消費者,我們需要時間完成銷量增長的過程。經過艱難的爬坡期,問界一定會走出困難時期。”余承東說。
對于新能源汽車降價潮,余承東認為,價格戰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競爭力沒有優勢才這樣做。靠低價生存是一種自殺行為,除非企業有很強的承受能力,否則會死得很快。從長久來看,靠低價生存就能發展好的企業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