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牛鈺
股價持續下跌的榮盛發展,拋出了一個跨界自救方案——注入新能源資產。
5月28日晚,曾經的千億房企榮盛發展(002146.SZ)公告稱,擬收購控股股東榮盛控股持有的榮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38%股權。榮盛發展股票已于5月26日起停牌。
5月25日收盤時,榮盛發展自去年4月以來持續低迷的股價已跌至1.17元/股,即將到達“面值小于1元”觸發退市風險的紅線。
事實上,近期已有多家房企身涉“1元退市”風險,*ST藍光、*ST中天已收到交易所擬決定退市前的“事先告知書”,正在停牌之中,而*ST宋都、ST美置、 ST泰禾等也多日股價低于1元,榮盛發展與ST世茂、中南建設等屬于即將跌破1元的“預備役”。
上述房企目前仍身陷流動性危機,且經營業績表現不佳。
榮盛發展過去兩年業績也出現大幅下滑并且虧損,2022年虧損163億元, 在A股近30家虧損的房企中幅度位居前列。
榮盛發展此次選擇置入的資產,是其大股東旗下以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雖然在公告中未對主營業務、財務數據以及交易對價進行詳細介紹,但從公開資料可以窺探一二。
資料顯示,榮盛盟固利成立已有20年。2018年,榮盛控股從中信國安手中收購而來,目前榮盛控股直接持股比例為66.56%,當時的收購價格合計為57.39億元。
即使大股東愿意折價放手,這一新能源公司股權也得幾十億人民幣,對于今年1月份未按時償還已展期債務,從而正式違約的榮盛發展來說,資金來源只能靠其公告中所提的“以發行股份的方式”。
去年底,榮盛剛剛推出了發行13億股募資30億元用于“保交樓”的方案,截止目前還未成功發行拿到錢。
從被收購的新能源公司來說,雖然有完備的技術和良好的行業發展前景,但榮盛盟固利此前盈利能力也處于虧損狀態。
資料顯示,2019年榮盛盟固利營收8.49億元,凈利潤虧損1.19億元,2020年一季度,其營收只有4700萬元,凈虧損高達8700萬元。
另外,榮盛盟固利所占市場份額也并不高。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是國內動力電池兩大主流技術路線,榮盛盟固利在乘用車電池方面的產品以三元為主,目前與五菱、奇瑞、北汽等汽車廠商已達成合作。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今年1-3月份的單月,榮盛盟固利的三元動力電池裝車量能排進國內行業前十五名。
在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占據市場70%份額的情況下,盟固利的市場占有率只在0.06%-0.12%之間,時間拉長至1-4月份,榮盛盟固利已被擠出三元電池裝車量前15位。
值得注意的是,與廣宇發展 (000537.SZ)此前直接“退房”完全變成一個新能源上市平臺不同,榮盛發展購入盟固利是要跟房地產整合經營。
5月23日,榮盛發展對外發布消息稱,擬協調母公司旗下盟固利,整合旗下地產、物業、康旅等板塊,形成發電、儲能、調頻、充電、換電等立體化的新經營方式,探索“光儲充一體化”模式,給企業帶來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
這種整合的場景比如在小區內,榮盛發展旗下物業可以自主建造小區“光儲充一體化”電站,開展充電和換電等業務,充分利用其保有的建筑屋頂、幕墻、外墻、配套建面、車棚等優質發電資源,或者物業平臺榮萬家與第三方開發充電樁的建造和維護。
另外,榮盛旗下有35個度假區等文旅資產,這些戶外項目可以發電也有廣泛的新能源使用場景。
有知情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榮盛盟固利是整個榮盛控股旗下為數不多的優質資產,早在2021年時,就考慮過將新能源產業放入上市平臺榮盛發展。
但在榮盛發展陷入債務違約、股價持續下跌之時,如今再進行合并的動作,反而像是無奈之舉。
從廣宇發展當時籌備資產重組之時的股價表現來看,房企瞄向新能源賽道能為公司股價帶來一定的拉動作用,僅在2021年9月3日至9月24日期間,廣宇發展就連收13個漲停板,股價漲幅也達到245.23%
去年初,杭州一家民營房企宋都股份也宣布投資5億發展鋰業,其相比榮盛盟固利這種技術、團隊完備,已有產業鏈和市場的公司來說還屬于一個投資概念,就使得其股價一度連續漲停,后來新能源投資成為泡影,宋都股價如今也面臨“1元退市”的境況。
榮盛發展若能完成新能源資產置換,或許也能改變其股價低迷的現狀,但目前還不能完全確定這宗交易是否能成功。
據榮盛發展在公告中透露,公司預計在不超過10個交易日的時間內,即6月9日開市前披露本次交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