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實習記者 薛昱婷
本周一開盤,光伏板塊遭遇大跌。
截至今日收盤,天合光能(688599.SH)股價報收40.3元/股,下挫16.34%,盤中跌幅一度逼近17%,總市值跌破千億關口,至875.82億元,創2021年年中以來新低。目前其股價距離2021年的歷史高位,已下跌約五成。
光伏產業鏈其他多支股票也應聲下跌。其中,隆基綠能(601012.SH)、固德威(688390.SH)、鈞達股份(002865.SZ)、東方日升(300118.SZ)、金辰股份(603396.SH)等集體下探。光伏ETF基金(516290.SH)今日收盤下跌3.36%。
今年以來,光伏股股價整體震蕩走低。在5月25日的上海SNEC光伏展上,一位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原因之一是過去三年新能源股被捧得太過了,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
隨著各龍頭大舉擴張及跨界者紛紛涌入,光伏市場競爭加劇,產能過剩危機也在加重。在日前舉辦的上海SNEC光伏展上,有業內大佬稱,光伏行業將經歷再一輪洗牌,今后兩三年會有超過一半的企業被淘汰出局。
“但新能源不會被資本拋棄。”上述業內人士稱,從投資公司角度看,資本對于新能源的熱愛還在,且會更加強烈。
天合光能日前遭到股東減持。該公司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組件龍頭,主要業務包括光伏產品、光伏系統、智慧能源三大板塊。
5月26日,天合光能公告稱,其第三大股東興銀資本及一致行動人興璟投資因自身發展和資金需求,對該公司股票進行減持。
其中,興銀資本擬減持合計不超過1.13億股,占天合光能總股份的5.23%;興璟投資擬減持合計不超過921.13萬股,占該公司總股份的0.42%。
本次減持前,興銀資本持有天合光能股份10.83%,興璟投資原持股0.42%。此前,這兩者已進行過減持。
5月23日,天合光能披露了興銀資本及興璟投資的上一輪減持情況。截至5月22日,興銀資本、興璟投資披露的減持時間區間屆滿,兩者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分別合計減持公司股份4771.24萬股、475.05萬股。
本月遭減持的光伏概念股不止天合光能。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梳理,正面銀漿龍頭、N型概念股帝科股份(300842.SZ)5月遭遇數輪減持。
5月19日,帝科股份公告稱,持股5.84%的股東錢亞萍及其一致行動人徐秋嵐,擬合計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200.5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00%。
深圳市東方富海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控制的企業富海新材、富海二期,計劃合計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200.5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這兩個股東方原合計持股6.43%。
5月25日,帝科股份連續第三日被深股通減持,共計17.95萬股,減持量占公司A股總股本的0.18%。截至今日收盤,帝科股份跌超5%。
5月18日,光伏背板龍頭賽伍技術(603212.SH)遭減持不超過1.31%公司股份。當日公司公告稱,蘇州蘇宇及一致行動讓蘇州賽盈因自身運營及資金需求,計劃減持不超過575萬股。截至今日收盤,賽伍技術跌近4%。
今年國內光伏行業依舊保持高速發展。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1-4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48.31 GW,同比增長186%。
據西部證券預計,今年整體需求超預期上行,全球裝機有望突破400 GW,組件需求有望突破500 GW。
從業績上看,各光伏企業一季度凈利大多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天合光能一季度實現營收213.19億元,同比上漲39.59%;凈利潤17.68億元,同比增長2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