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徐詩琪
近期,美的集團舉行了2022年股東大會。美的董事長方洪波在談及家電業務時透露,去年對to C業務做了梳理,關停了90多個產品類目,涉及900多個SKU。他稱公司被小家電浪潮裹挾,“回過頭看,這些東西有些泡沫”,現對于新興家電品類,管理層關注“長期能保持主賽道”的產品,例如咖啡機、空氣炸鍋。
就在股東大會結束后幾天,美的家電中國區召開了一場大型發布會,發布了非家電的新品:中控主機,控制面板屏,空氣質量傳感器以及雷達傳感器。據介紹,主機產品目前可支持100多臺設備,對于空間大的用戶可以多臺串聯。
事實上美的此前已有門窗傳感器、無線開關等小型的智能家居模塊產品。從產品邏輯看,中控產品可以集成控制家電產品,聯動美的智能家居App“美居”,同時也契合了近年來家電渠道前置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家電產品開始做嵌入式,進入前裝渠道,消費者也把家電納入裝修整體方案中。不過此時推出,比起競品歐瑞博、Aqura等,美的的腳步慢了一些。
據美的集團全屋智能負責人尚喆介紹,這個主機最早是從家庭網關產品演變而來,它有幾個定位:一是本地有線+無線的連接,無線有zigbee(一種物聯網協議)和藍牙;二是做本地聯動和基礎運算,本地執行比云端執行速度更快;三是家電相關的核心AI算法本地化,它的好處是隱私性保護,以及響應機制,比如空調,底層的頻率和電機參數都可以放在本地進行,跟傳感器進行閉環,速度很快,也減輕云端負荷。他強調很多智能家電并沒有能力執行復雜算法,主機產品可以分擔家電在控制方面的能力。
對于當下的全民熱點AI,尚喆表示美的幾年前發布的“主動智能”就是AI應用。主動智能分為三方面數據:用戶歷史使用習慣,各類傳感器,以及外部大的知識圖譜數據,這些數據可以訓練出設備最優參數。“ChatGPT讓我們看到非常強的曙光。美的第一時間就在跟進這項技術,我們會區分我們要做的核心部分和行業伙伴做的部分。”
現階段AIGC強調理解人類語言,“聊天”,即向人工智能進行提出需求是很重要的環節。但在智能家居場景下,用戶期待的是減少提問和操作,家電自動調節運行狀態。美的提出的概念是“情境智能”,用戶可以自定義情境,通過其自有App美居或小程序等上傳情境,回家后就可一鍵開啟。例如睡眠情境下,不同家庭成員需要的沐浴水溫、燈光、空調溫度都有所不同,可在App自定義不同的方案。
不過AI的加入意味著算力和成本的提升。尚喆表示:“(美的)核心定位不是把ChatGPT或者底層模型發明出來,這不是我們的分工。算力方面會和合作伙伴一起分擔。”
美的是華為鴻蒙生態的代表性參與者,華為全屋智能門店內大部分都是美的產品。此前,美的更像是一個單純的產品供應方,但隨著家電市場增長見頂,想要在智能家居市場分一杯羹,組成自有生態是必要的一步。對此,尚喆表示,“美的的全屋智能一定是開放的,我們不會做一個很龐大的生態。”他稱對于美的而言,做生態意義不大,重要的是給用戶提供小而精又有選擇的產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