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掉隊千億陣營,一年3換高管,泓德基金靠倆“頂梁柱”到何時?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掉隊千億陣營,一年3換高管,泓德基金靠倆“頂梁柱”到何時?

隨著兩位高管的離職,新的管理者能否將泓德基金從規模下降的困局中走出來?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獨角金融 付影

2月份泓德基金失去“老將”鄔傳雁后,近日董事長也離職了。

因個人原因,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泓德基金”)董事長胡康寧離職,副總經理溫永鵬“接棒”董事長職位。就在高管變更公告發布的當日,胡康寧已從公司董監高名單中退出。

圖源:天天基金網

2015年,實控人王德曉心懷創業夢想,辭去陽光保險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職位,帶著老東家的資管團隊多人離開成立泓德基金,由此也打開了“個人系”公募的大門。

而胡康寧并非“陽光系”出身,這位80年代清華大學碩士,自泓德基金成立至今擔任董事長8年之久。在2020年末公司管理規模突破千億時,胡康寧與今年2月離職的副總經理鄔傳雁功不可沒。

對基金公司來說,管理的規模就是公司的現金流和收入來源。可惜好景不長,2021年至今,泓德基金的擴張之路似乎遇到了阻礙,與千億規模漸行漸遠。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泓德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僅剩下628億元,較最高點下降超46%。

什么原因導致管理規模嚴重縮水?隨著兩位高管的離職,新的管理者能否將泓德基金從規模下降的困局中走出來?

01 董事長離職,泓德基金老臣“接任”老臣

胡康寧在2015年4月底擔任泓德基金董事長。從其履歷看,1989年獲得清華大學碩士學位后,曾先后在中國經濟聯絡中心擔任對外合作處副處長、西班牙MQM公司北京辦事處高級商務經理、搜房資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麥科特光電股份副總裁,億品科技運營副總裁、易程科技事業部總經理。

胡康寧擔任泓德基金董事長的前一個月,2015年3月,溫永鵬加入泓德基金,開始在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擔任委員,次年5月,兼任總經理一職,親眼目睹這家基金公司從誕生至今的8年歷程。

溫永鵬擁有“證券+保險+公募”的三重背景。加入泓德基金前的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溫永鵬曾在安信證券研究所擔任宏觀經濟分析師。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曾擔任陽光保險集團資產管理中心宏觀經濟研究處處長。

從公開信息看,胡康寧與泓德基金包括陽光資管在內的多位股東方均不存在關聯,溫永鵬則來自陽光資管。

溫永鵬最近一次與媒體見面,是他參加2022年12月26日由《中國基金報》主辦的2022中國機構投資者峰會。在峰會中,時任泓德基金副總經理的溫永鵬發布了“估值修復可期 未來更加樂觀”的主題演講。

此前溫永鵬接受媒體采訪時,他也表達過重視人才的管理理念。“任何一項事業想要做好的關鍵都是人才,而核心人才只有在組織中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打造有戰斗力的團隊,泓德基金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以奮斗者為本’、開展激勵機制都是為了增強固收團隊的投研能力。”

從泓德基金目前的投研團隊看,在權益類投資中,形成了王克玉、秦毅、于浩成等投資“老將”和“中生代”接力的人才梯隊。

這并非泓德基金今年首次高管變更。2023年2月21日,曾是全市場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之一,原泓德基金的規模“頂梁柱”鄔傳雁離任副總經理,旗下管理的6只基金也由他人接管。

2022年6月初,泓德基金一口氣提拔了三位高級管理人員,包括王克玉、秦毅、李嬌均被提拔為公司的副總經理。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于百程指出,基金業董事長總經理等核心高管的變動,有股東人事調整、到期退休以及個人原因等,同時,資管行業新增機構多,競爭比較激烈,高管人才在機構間的市場化流動也在加速。

“在正常范圍內的高管人員更迭,引入專業能力更強、年輕化的人才,新陳代謝,對基金公司長遠發展是有利的。但凡事有度,高管變動過于頻繁,對于基金業務的穩定性將產生不利影響。對于具體公司來說,董事長等核心崗位的變動,往往會帶來后續戰略和人事上的部分調整,而這種調整帶來的后續影響,還得市場檢驗”。于百程對此分析。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稱,泓德基金此前把大量中層總監級人選納入高管層,也就導致可能更多的高管變動。

公募基金行業高管人員的變更,主要基于業績的轉化、行業發展的需求變化、公司新的發展目標和規劃、行業內部競爭加劇挖人、高管個人職業選擇等原因。

02 從千億規模掉隊,權益類基金拖后腿?

提到“個人系”公募,2015年3月,由王德曉聯合5家機構發起成立的泓德基金,是22家“個人系”公募基金首家成立的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為1.43億元。

泓德基金也有“保險系”的影子。從股權結構看,王德曉是第一大股東,也是公司實控人,持股比例為25.91%,第二大股東陽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0.98%。王德曉、溫永鵬以及7名基金經理,都出身于“陽光系”。

論起千億規模的基金公司,泓德基金曾占有一席之位,不料高光時刻卻轉瞬即逝。

2020年四季度末,泓德基金以1168億元的規模站上歷史高點,雖然2021年一、二、三季度規模有所下滑,但仍在千億級別的梯隊上。2021年4 季度末,泓德基金資產規模開始跌破千億。

2022年,在資本市場震蕩行情下,多數基金產品凈值回撤,泓德基金曾經的輝煌也成為了過眼云煙。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泓德基金規模僅剩下628億元,較2022年末的669.74億元減少6.12%,較歷史最高點下降46%。

昔日規模最高的“個人系”公募基金,如今已被另一家“個人系”公募鵬揚基金反超。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鵬揚基金管理規模872.85億元,成為“個人系”公募基金規模最高的一家。

究其泓德基金規模下降的原因,從資產配置占比看,自成立以來,泓德基金的主動權益類產品一直處于絕對主導地位。因此,規模的下降也或與一直依靠權益型基金有關。

以2020年四季度為例,當季泓德基金的股票、混合型產品規模超過931億元,占總規模的比例達79.7%;到了2023年一季度末,股票、混合型產品規模雖然下降至549億元,但占比卻在增長,達87%。

反映到基金產品上,2020年末,原副總經理鄔傳雁管理的8只權益類基金規模492.24億元,占泓德基金總規模近一半的比例,但天不遂人愿,市場更是多變,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8只基金規模剩下155.88億元。

圖源:天天基金網

從配置的行業看,2021年,鄔傳雁踏空了新能源汽車以及半導體行情,2022年,鄔傳雁管理的4只產品,包括泓德遠見回報、泓德臻遠回報、泓德豐澤、泓德卓遠A,分別保持91.77%、92.14%、87.91%、92.60%的高股票倉位運作,且傾向集中持股,而在股市持續調整的環境下,收益率與規模下降在所難免。其中,泓德遠見回報、泓德臻遠回報、泓德豐澤、泓德卓遠A在2022年的收益率分別為-21.01%、-14.18%、-14.26%、-20.66%。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2022年度,泓德基金45只權益類產品中,收益率為正的產品僅有5只;今年一季度,47只產品中,15只產品收益率為負,雖較去年收益率表現有所好轉,但普遍不及同類平均水平。

例如,今年來,泓德睿源三年持有期混合收益率為-10.61%,泓德泓業混合收益率為-5.48%,而同類平均為0.09%。股票類基金中,今年泓德戰略轉型股票收益率為-11.13%,同類平均為-0.1%。

廖鶴凱分析稱,該公司管理的基金規模下降,說明其產品策略出現了問題,基金公司本質上還是用業績說話,要提升業績規模就需要推出能打動市場的基金產品,提升投資業績,增強風控能力提升產品運行穩定性,同時加以拓展基金銷售渠道,深化合作伙伴的互動合作,提供額外的增值服務。

03 兩位“頂梁柱”管理資產超7成,業績究竟如何?

現實很殘酷,面對背靠銀行、券商的公募基金,“個人系”公募沒有強大的背景依靠,競爭力明顯不足。在增長遇阻的路上,為了生存,只能不斷留住人才。

近年來,泓德基金通過提升優秀的基金經理做高管。目前,管理百億規模的基金經理有王克玉和秦毅,2人均擔任副總經理。就在鄔傳雁離任時,有超過100億的規模轉移給了王克玉,超過55億規模由秦毅接管,尤其是鄔傳雁的昔日代表作泓德遠見回報混合,也交至秦毅管理。

從業時間12年的王克玉,目前是泓德基金“一哥”,管理基金規模為252.25億。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王克玉管理的8只基金產品,泓德瑞興三年持有期混合最高,達85.25億元,占其管理的基金比例約三分之一。

作為王克玉的代表產品,泓德優選成長混合,2015年5月21日最初成立的半年時間由王德曉管理,從2015年11月起至今的7年半時間,一直由王克玉管理,任職回報為146.66%,超過同類平均的75.8%,是其管理的8只產品中任職回報最高的一只。

從各階段收益率表現看,泓德優選成長混合近1年上漲11.16%,近3年漲幅36.54%,近5年業績漲幅74.41%,各階段收益率漲幅均超同類平均水平。

“一季報業績看全年”,這是基金經理研究上市公司得出的一個小定律。對于基金持有人而言,基金經理一季度或前半程的表現,也決定著所持基金的全年業績能否多收三五斗。

泓德優選成長混合利潤結束了持續兩年的利潤虧損。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該產品實現利潤2.58億元,這也給基金持有人吃下一顆“定心丸”。

另外一名百億基金經理秦毅,從業時間近6年,目前在泓德基金管理7只基金,總計管理的規模為235億。

2015年8月成立的泓德遠見回報混合,是鄔傳雁在任期間任職回報最高的基金,達163.43%。離職后,這只基金交給秦毅管理后表現如何?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該產品規模21.05億元,近1年、3年、5年的收益率分別為3.33%、19.91%,65.38%,其中近5年的收益高于同類平均的51.5%。

秦毅管理的7只基金中,代表產品是泓德泓華混合,目前規模為7.14億元,任職回報172.86%。該基金2016年12月成立,業績卻一言難盡。泓德泓華混合近1年收益率為-5.52%,低于同類平均的-2.33%,引發基民吐槽。

圖源:天天基金網

在天天基金網的“泓德泓華混合”討論區,有基民評論稱,“管理的基金規模幾百億,躺平吃管理費就可以了,哪有什么深度研究”?另有基民稱,兩年前同一天買的泓德泓華和易方達瑞恒,截至5月8日,前者虧15%,后者盈利22%,這么長時間不見起色,難道基金經理不感到愧疚嗎?

正所謂“船大難調頭”,頂流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龐大,一方面提高了基金經理管理的難度,也對基金經理提出更高要求。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規模越大,意味著經理要挑選出更多優秀的投資標的,這對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當新的“掌舵”人已就位,你認為泓德基金如何破解規模魔咒,在業績上講出好故事?評論區留言討論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独角金融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山西
独家视角,金融观察。

AI声音如果被滥用,后果可能很严重。

下載界面新聞

掉隊千億陣營,一年3換高管,泓德基金靠倆“頂梁柱”到何時?

隨著兩位高管的離職,新的管理者能否將泓德基金從規模下降的困局中走出來?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獨角金融 付影

2月份泓德基金失去“老將”鄔傳雁后,近日董事長也離職了。

因個人原因,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泓德基金”)董事長胡康寧離職,副總經理溫永鵬“接棒”董事長職位。就在高管變更公告發布的當日,胡康寧已從公司董監高名單中退出。

圖源:天天基金網

2015年,實控人王德曉心懷創業夢想,辭去陽光保險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職位,帶著老東家的資管團隊多人離開成立泓德基金,由此也打開了“個人系”公募的大門。

而胡康寧并非“陽光系”出身,這位80年代清華大學碩士,自泓德基金成立至今擔任董事長8年之久。在2020年末公司管理規模突破千億時,胡康寧與今年2月離職的副總經理鄔傳雁功不可沒。

對基金公司來說,管理的規模就是公司的現金流和收入來源。可惜好景不長,2021年至今,泓德基金的擴張之路似乎遇到了阻礙,與千億規模漸行漸遠。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泓德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僅剩下628億元,較最高點下降超46%。

什么原因導致管理規模嚴重縮水?隨著兩位高管的離職,新的管理者能否將泓德基金從規模下降的困局中走出來?

01 董事長離職,泓德基金老臣“接任”老臣

胡康寧在2015年4月底擔任泓德基金董事長。從其履歷看,1989年獲得清華大學碩士學位后,曾先后在中國經濟聯絡中心擔任對外合作處副處長、西班牙MQM公司北京辦事處高級商務經理、搜房資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麥科特光電股份副總裁,億品科技運營副總裁、易程科技事業部總經理。

胡康寧擔任泓德基金董事長的前一個月,2015年3月,溫永鵬加入泓德基金,開始在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擔任委員,次年5月,兼任總經理一職,親眼目睹這家基金公司從誕生至今的8年歷程。

溫永鵬擁有“證券+保險+公募”的三重背景。加入泓德基金前的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溫永鵬曾在安信證券研究所擔任宏觀經濟分析師。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曾擔任陽光保險集團資產管理中心宏觀經濟研究處處長。

從公開信息看,胡康寧與泓德基金包括陽光資管在內的多位股東方均不存在關聯,溫永鵬則來自陽光資管。

溫永鵬最近一次與媒體見面,是他參加2022年12月26日由《中國基金報》主辦的2022中國機構投資者峰會。在峰會中,時任泓德基金副總經理的溫永鵬發布了“估值修復可期 未來更加樂觀”的主題演講。

此前溫永鵬接受媒體采訪時,他也表達過重視人才的管理理念。“任何一項事業想要做好的關鍵都是人才,而核心人才只有在組織中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打造有戰斗力的團隊,泓德基金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以奮斗者為本’、開展激勵機制都是為了增強固收團隊的投研能力。”

從泓德基金目前的投研團隊看,在權益類投資中,形成了王克玉、秦毅、于浩成等投資“老將”和“中生代”接力的人才梯隊。

這并非泓德基金今年首次高管變更。2023年2月21日,曾是全市場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之一,原泓德基金的規模“頂梁柱”鄔傳雁離任副總經理,旗下管理的6只基金也由他人接管。

2022年6月初,泓德基金一口氣提拔了三位高級管理人員,包括王克玉、秦毅、李嬌均被提拔為公司的副總經理。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于百程指出,基金業董事長總經理等核心高管的變動,有股東人事調整、到期退休以及個人原因等,同時,資管行業新增機構多,競爭比較激烈,高管人才在機構間的市場化流動也在加速。

“在正常范圍內的高管人員更迭,引入專業能力更強、年輕化的人才,新陳代謝,對基金公司長遠發展是有利的。但凡事有度,高管變動過于頻繁,對于基金業務的穩定性將產生不利影響。對于具體公司來說,董事長等核心崗位的變動,往往會帶來后續戰略和人事上的部分調整,而這種調整帶來的后續影響,還得市場檢驗”。于百程對此分析。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稱,泓德基金此前把大量中層總監級人選納入高管層,也就導致可能更多的高管變動。

公募基金行業高管人員的變更,主要基于業績的轉化、行業發展的需求變化、公司新的發展目標和規劃、行業內部競爭加劇挖人、高管個人職業選擇等原因。

02 從千億規模掉隊,權益類基金拖后腿?

提到“個人系”公募,2015年3月,由王德曉聯合5家機構發起成立的泓德基金,是22家“個人系”公募基金首家成立的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為1.43億元。

泓德基金也有“保險系”的影子。從股權結構看,王德曉是第一大股東,也是公司實控人,持股比例為25.91%,第二大股東陽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0.98%。王德曉、溫永鵬以及7名基金經理,都出身于“陽光系”。

論起千億規模的基金公司,泓德基金曾占有一席之位,不料高光時刻卻轉瞬即逝。

2020年四季度末,泓德基金以1168億元的規模站上歷史高點,雖然2021年一、二、三季度規模有所下滑,但仍在千億級別的梯隊上。2021年4 季度末,泓德基金資產規模開始跌破千億。

2022年,在資本市場震蕩行情下,多數基金產品凈值回撤,泓德基金曾經的輝煌也成為了過眼云煙。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泓德基金規模僅剩下628億元,較2022年末的669.74億元減少6.12%,較歷史最高點下降46%。

昔日規模最高的“個人系”公募基金,如今已被另一家“個人系”公募鵬揚基金反超。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鵬揚基金管理規模872.85億元,成為“個人系”公募基金規模最高的一家。

究其泓德基金規模下降的原因,從資產配置占比看,自成立以來,泓德基金的主動權益類產品一直處于絕對主導地位。因此,規模的下降也或與一直依靠權益型基金有關。

以2020年四季度為例,當季泓德基金的股票、混合型產品規模超過931億元,占總規模的比例達79.7%;到了2023年一季度末,股票、混合型產品規模雖然下降至549億元,但占比卻在增長,達87%。

反映到基金產品上,2020年末,原副總經理鄔傳雁管理的8只權益類基金規模492.24億元,占泓德基金總規模近一半的比例,但天不遂人愿,市場更是多變,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8只基金規模剩下155.88億元。

圖源:天天基金網

從配置的行業看,2021年,鄔傳雁踏空了新能源汽車以及半導體行情,2022年,鄔傳雁管理的4只產品,包括泓德遠見回報、泓德臻遠回報、泓德豐澤、泓德卓遠A,分別保持91.77%、92.14%、87.91%、92.60%的高股票倉位運作,且傾向集中持股,而在股市持續調整的環境下,收益率與規模下降在所難免。其中,泓德遠見回報、泓德臻遠回報、泓德豐澤、泓德卓遠A在2022年的收益率分別為-21.01%、-14.18%、-14.26%、-20.66%。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2022年度,泓德基金45只權益類產品中,收益率為正的產品僅有5只;今年一季度,47只產品中,15只產品收益率為負,雖較去年收益率表現有所好轉,但普遍不及同類平均水平。

例如,今年來,泓德睿源三年持有期混合收益率為-10.61%,泓德泓業混合收益率為-5.48%,而同類平均為0.09%。股票類基金中,今年泓德戰略轉型股票收益率為-11.13%,同類平均為-0.1%。

廖鶴凱分析稱,該公司管理的基金規模下降,說明其產品策略出現了問題,基金公司本質上還是用業績說話,要提升業績規模就需要推出能打動市場的基金產品,提升投資業績,增強風控能力提升產品運行穩定性,同時加以拓展基金銷售渠道,深化合作伙伴的互動合作,提供額外的增值服務。

03 兩位“頂梁柱”管理資產超7成,業績究竟如何?

現實很殘酷,面對背靠銀行、券商的公募基金,“個人系”公募沒有強大的背景依靠,競爭力明顯不足。在增長遇阻的路上,為了生存,只能不斷留住人才。

近年來,泓德基金通過提升優秀的基金經理做高管。目前,管理百億規模的基金經理有王克玉和秦毅,2人均擔任副總經理。就在鄔傳雁離任時,有超過100億的規模轉移給了王克玉,超過55億規模由秦毅接管,尤其是鄔傳雁的昔日代表作泓德遠見回報混合,也交至秦毅管理。

從業時間12年的王克玉,目前是泓德基金“一哥”,管理基金規模為252.25億。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王克玉管理的8只基金產品,泓德瑞興三年持有期混合最高,達85.25億元,占其管理的基金比例約三分之一。

作為王克玉的代表產品,泓德優選成長混合,2015年5月21日最初成立的半年時間由王德曉管理,從2015年11月起至今的7年半時間,一直由王克玉管理,任職回報為146.66%,超過同類平均的75.8%,是其管理的8只產品中任職回報最高的一只。

從各階段收益率表現看,泓德優選成長混合近1年上漲11.16%,近3年漲幅36.54%,近5年業績漲幅74.41%,各階段收益率漲幅均超同類平均水平。

“一季報業績看全年”,這是基金經理研究上市公司得出的一個小定律。對于基金持有人而言,基金經理一季度或前半程的表現,也決定著所持基金的全年業績能否多收三五斗。

泓德優選成長混合利潤結束了持續兩年的利潤虧損。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該產品實現利潤2.58億元,這也給基金持有人吃下一顆“定心丸”。

另外一名百億基金經理秦毅,從業時間近6年,目前在泓德基金管理7只基金,總計管理的規模為235億。

2015年8月成立的泓德遠見回報混合,是鄔傳雁在任期間任職回報最高的基金,達163.43%。離職后,這只基金交給秦毅管理后表現如何?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該產品規模21.05億元,近1年、3年、5年的收益率分別為3.33%、19.91%,65.38%,其中近5年的收益高于同類平均的51.5%。

秦毅管理的7只基金中,代表產品是泓德泓華混合,目前規模為7.14億元,任職回報172.86%。該基金2016年12月成立,業績卻一言難盡。泓德泓華混合近1年收益率為-5.52%,低于同類平均的-2.33%,引發基民吐槽。

圖源:天天基金網

在天天基金網的“泓德泓華混合”討論區,有基民評論稱,“管理的基金規模幾百億,躺平吃管理費就可以了,哪有什么深度研究”?另有基民稱,兩年前同一天買的泓德泓華和易方達瑞恒,截至5月8日,前者虧15%,后者盈利22%,這么長時間不見起色,難道基金經理不感到愧疚嗎?

正所謂“船大難調頭”,頂流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龐大,一方面提高了基金經理管理的難度,也對基金經理提出更高要求。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規模越大,意味著經理要挑選出更多優秀的投資標的,這對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當新的“掌舵”人已就位,你認為泓德基金如何破解規模魔咒,在業績上講出好故事?評論區留言討論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罗甸县| 亚东县| 永定县| 新晃| 汶川县| 枣强县| 同江市| 三都| 台中县| 康保县| 崇礼县| 柳林县| 乌审旗| 长寿区| 德化县| 泰顺县| 调兵山市| 乌拉特前旗| 闽侯县| 拉萨市| 道孚县| 樟树市| 南汇区| 东城区| 宣威市| 缙云县| 五寨县| 孝义市| 广水市| 横峰县| 曲松县| 广德县| 时尚| 黔江区| 台南县| 福州市| 古丈县| 石狮市| 武冈市| 隆化县|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