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孫梅欣
雖然去年水星家紡利潤僅有2.7億元,但公司近期決定還是拿出1億元,在江蘇南通購地建總部。
水星家紡近期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在江蘇省南通市購買一宗土地的使用權,用于建設公司區域總部,購地價格不超過1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或自籌資金。
公告顯示,該地塊位于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川姜鎮,根據同日公布的一份簽約儀式照片顯示,該地塊除作為江蘇總部之外,還是公司研發設計生產基地項目,未來用于水星家紡研發、設計、生產、倉儲、直播等用途。
《財經網》同時報道稱,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20億元,項目建成后可實現銷售總額達50億元;二期項目建成后,可實現銷售總額達100億元。
然而此次建區域總部的拿地和投資規模,也引發了市場爭議。有投資人質疑,以水星家紡的總資產和年利潤額,為何可以投資這么多固定資產。
2022年公司年報顯示,水星家紡去年業績顯示并不樂觀,公司營收約36.34億元,同比下降3.5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78億元,同比下降27.8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在同比上升4.94%的情況下,規模為27.67億元;總資產規模則為35.35億元,同比上升1.76%。
同時,公司一季度營收為8.18億元,同比增長1.45%,凈利潤8366萬,同比下降1.22%。
按照水星家紡上年業績來看,拿下南通這宗地塊的金額,相當于公司去年超過35%的利潤額,如果按計劃總投資30億元,也幾乎達到公司目前的總資產規模。
有投資人表示,高額投資有可能對之后公司的分紅產生影響。同時,按照目前的營收來看,二期建成后瞄準100億元銷售額是否能夠實現,也是投資人擔憂的部分。
水星家紡在2022年報中提到,外部客觀因素導致經銷渠道銷售未達預期,是營收下滑的主要因素。
在5月26日水星家紡的投資者會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李裕陸表示,今年一季度消費信心仍處于恢復中,春節的提前也對公司的營銷節奏有一定的影響。
與此同時,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等成本的增長。分析認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利潤的增長。
從水星家紡的產品分類來看,套件、被子等床上用品是公司核心業務,能夠占公司去年營收的83%以上。
在銷售分布上,電商渠道則占據了半壁江山,占去年總營收近6成,同時也是各銷售渠道中,營收增幅最大的模式,同比增幅達到8.77%。公司直營業務雖然營收規模不大,但和上年基本持平,加盟業務則出現超過20%的降幅。這也就不難理解,在計劃中的江蘇總部會設立直播功能。
而對加盟業務,水星家紡也嘗試通過線上線下不同款,對線下加盟店進行導流。去年公司推出的水星STARZHOME,就被列為品牌高端線,只在線下場景出售,以期拉動線下加盟業務。
水星家紡最早誕生于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00年將總部遷往上海。此次拿地所在地的南通,則是國內重要的家紡行業產品產地。
將江蘇總部設在南通,一方面距離上海較近,但地價遠低于上海,有地緣和交通優勢;另一方面南通成熟的寢具紡織品供應鏈,對于家紡企業而言也有利于成本控制。
有家居業內人士認為,即便在房地產行業下行期間,房產、土地資產仍然是金融機構最為看重、流動性最強的抵押物。對于企業而言,持有工廠土地,對于未來資產流動性就具有一定保障。
事實上,的確有少數上市家居企業近年的業績,是被房產、土地資產所拯救。
皇朝家居2020年就因旗下兩宗工業土地被政府收回,從而獲得了一筆超過10億港元的土地補償款,使得當年利潤大增。
同年年末,東易日盛通過出售公司在北京的19套房產獲得1.2億元,給公司當年帶來8400萬元的凈利收益,并避免了當年因連續虧損而導致公司會被ST的可能。
水星家紡在南通拿地建區域總部,對于企業長期規劃有所幫助,但在短時間里,拿地、投資規模與企業收益是否匹配,同時如何避免投資人利益受影響,則需要企業對市場有更透明、詳細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