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昊
近幾年諾德股份(600110.SH)投資擴產走上快車道。
5月25日晚,諾德股份發布定增預案,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25億元,用于年產5萬噸高檔電解銅箔工程項目、高性能鋰電銅箔制造關鍵工藝技術研發項目。
諾德股份主要產品鋰電銅箔應用于鋰離子電池產品,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3C數碼、儲能系統等終端產品,其中新能源汽車為規模最大的應用領域。
國內市場方面,諾德股份與寧德時代(CATL)、寧德新能源(ATL)、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孚能科技、天津力神和欣旺達等客戶保持穩定合作;在國際市場上,公司批量穩定地供貨給LG化學、SKI、松下等海外客戶。
諾德股份此次定增項目也圍繞鋰電銅箔產品進行。

具體來看,第一個項目——江西諾德銅箔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高檔電解銅箔工程項目主要定位于生產高性能極薄鋰電銅箔產品,項目實施將進一步擴大公司高性能極薄鋰電銅箔產品的產能規模。該項目從工程正式開始施工到工程建成完工預計為30個月。
近幾年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技術性能要求不斷提高,推動銅箔生產企業不斷提高產品性能。國內主流電池廠紛紛進行≤6μm鋰電銅箔切換,寧德時代于2018年即開始進行6μm銅箔切換,比亞迪隨后也已實現對6μm鋰電銅箔的成熟應用并快速切換,國軒高科、天津力神、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國內多家電池企業也加速6μm鋰電銅箔的應用。
江西諾德銅箔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高檔電解銅箔工程項目將著重布局≤6μm鋰電銅箔產能,有利于占據高端鋰電銅箔市場份額。
至于另一項目——高性能鋰電銅箔制造關鍵工藝技術研發項目,為研發項目,旨在提升公司生產工藝技術水平,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不進行效益測算。
該項目分為3個子研發項目,具體為:“3-6μm極薄高精鋰電銅箔制造關鍵技術研發項目”“3-6μm極薄高精鋰電銅箔環保無鉻防氧化技術研發項目”和“復合銅箔集流體開發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三年時間諾德股份已進行過兩次募資,均用于擴充產能。
- 2020年12月公司募資14.20億元,其中7.67億元用于年產15000噸高性能極薄鋰離子電池用電解銅箔工程項目、4.20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貸款、2.17億結余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 2022年3月公司募資22.88億元,其中9.50億元用于湖北黃石年產15,000噸高檔電解銅箔工程項目、7.83億元用于惠州聯合銅箔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三期擴建項目、5.3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貸款。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1年-2022年是諾德股份上市二十余年最高光時刻,分別實現凈利潤4.05億元、3.52億元。
不過到了今年一季度,諾德股份凈利潤大幅下滑60.43%至5020.99萬元。
諾德股份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為,鋰電銅箔行業產能已過剩。
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統計,2022年中國鋰電銅箔新增產能達26.4萬噸,使得整體產能規模迅速提升至67萬噸,2022年中國鋰電銅箔出貨量為42萬噸,產能利用率由2021年的69%下降至2022年的63%。
諾德股份也在2022年年報中表示,當前行業已出現供過于求的趨勢,部分企業新建項目建設進度減慢,投產放慢,甚至有些企業取消了規劃的擴產項目。因此,短期來看,鋰電銅箔產能擴張速度較前兩年會逐步放緩。
不過諾德股份也稱,受下游市場需求帶動,以及企業欲通過擴大產能形成規模優勢進而提升市場占有率,GGII預計2023年中國鋰電銅箔產能規模將達到120萬噸,同比增長57.9%。
諾德股份仍有多項在建產能。公司在湖北省黃石市投資建設諾德10萬噸銅箔材料新生產基地,一期預計于2023年投產,二期將根據市場供需情況及時開工建設。公司亦在江西省貴溪市投資建設年產能10萬噸超薄鋰電銅箔生產基地,一期擬建設5萬噸超薄鋰電銅箔生產線;二期項目預計于2025年開始建設,建成后合計產能10萬噸。
銅箔廠擴產周期在1.5-2年,投產后設備調試周期平均在2-6個月不等。行業產能大幅過剩背景下,諾德股份產能能否消化仍是未知。
5月26日諾德股份低開低走,截至收盤跌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