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家電網
近日,鵬輝能源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與美的集團已在儲能領域進行合作。據鵬輝能源官網介紹,鵬輝能源是一家儲能電池企業,目前其二者還未披露具體合作事宜。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美的第一次布局儲能領域了,近些年美的一直在儲能、光伏等新能源領域探索發展。而新能源也是眾多家電企業探尋的第二增長曲線。
伴隨我國家電市場整體邁入存量階段,廣大家電企業在結構升級拉動增長的同時,也在進行新思考。當下國內能源結構轉換,特別是面對雙碳戰略的推進,包括氫能、光伏、風電等在內的新能源不僅是企業增長新引擎,也是踐行綠色經濟的有利舉措。
家電企業為何紛紛布局新能源產業?
觀察當前家電企業的發展策略可以發現,在家電本業上縱深發展、和以家電為基準向外拓展延伸,是大部分家電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兩大路徑。在后者方向上,布局新能源就是不少家電企業共同瞄準的利潤目標。近年來,家電企業通過收購、孵化、合作、分拆等動作,積極布局新能源。
如開篇提及的美的與鵬輝能源達成合作,其實早在2020年,美的就收購了合康新能,將其收入在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群下,隨后,合康新能展開了在新能源儲能相關業務上的積極布局。格力與華發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推動光伏新能源產業等達成合作。海爾在光伏、風電、節能等領域均有布局。在剛剛過去的AWE2023上,TCL帶著智能終端、半導體顯示和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產業前來參展。此外,創維、長虹、康佳等企業也紛紛布局光伏儲能新能源賽道。
談及家電企業業務觸角的延伸,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面對換新需求刺激消費的存量家電市場,以往出口是家電企業利潤增長的方向之一,但從當前全球市場來看,出口已進入到相對瓶頸期,因此對家電企業來說,除做好產品創新外,自然而然要思考新賽道,而新能源領域是與家電產業有較強關聯性的,在延續品牌的同時,也可以減少營銷成本,“這是有商業邏輯在里面的,例如光伏發電,有家電產品必然要用到電,中國地域廣闊,農村或城鄉地區對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有一定需求的。”
此外,新能源也是國家政策導向下的必然發展,工信部發布的《工業綠色發展“十四五”規劃》表明,鼓勵工廠和園區開展工業綠色低碳微網建設,發展屋頂光伏、分散式風電、多能源儲能、高效熱泵等。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TO衛昶,在2023年中國家電技術大會上談及,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減碳的重要途徑,儲能是保證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的有力手段,近年來電化學儲能和氫能發展迅速、儲熱則剛剛起步,但有著良好前景。
在國家多項利好政策下,新能源產業也在持續走強。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87.41吉瓦,同比增長59.3%,分布式光伏成為光伏裝機的重要增長點;《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顯示,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45.7GW,年增長率80%,鋰離子電池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年增長率超85%。
新能源帶來的經濟效益正成為,家電企業營收增長的一大助力
信達證券分析指出,目前我國家電企業向新能源相關業務拓展的領域具體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光伏:許多企業選擇布局分布式光伏、集中光伏電站,也有家電企業通過發揮自身的渠道、售后優勢進入了光伏的渠道分銷領域;二是儲能:隨著光伏等新能源電力的推廣,儲能的市場需求也在逐步放量,目前國內家電企業在戶用儲能和大型儲能方面均有所布局。
具體來看,2022年海爾旗下新能源品牌納暉新能源,在濰坊諸城市光伏整村匯流項目在百尺河鎮正式啟動,推進光伏綠色能源進村入戶。美的在其2022年財報中表示,在新能源領域,將打造家居場景一體化的高效安全戶用儲能系統,目前其光伏工程項目已在多個場景取得突破,為客戶節省年度電費達數百萬元。格力推出的集成式光伏直驅變頻制冷機組,將光伏直流直驅技術與光伏發電技術、冷凝機組結合,通過光伏發電為冷庫制冷提供持續動力。
在雙碳戰略不斷推進、能源緊缺背景下,全球能源結構持續向可再生能源轉型,面對上游原材料波動,各家電企業通過對新能源的布局,可以使其在行業快速變化中掌握主動權,在提升家電企業在上游產業鏈控制力的同時,也進一步擴大其在C端市場的應用場景。如,四季沐歌集團產品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立峰對中國家電網記者談到,除以清潔能源空氣能為主外,他們在光伏、儲能領域也有相應布局,未來在這方面的探索要以滿足用戶的系統解決方案為切入點。
布局新能源,不僅是家電企業橫向拓展的重要手段,同樣也是家電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支撐。華帝方告訴中國家電網記者,他們投入光伏發電,短時間內需要投入大量設備和場地,但從長遠來看電力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節省的電費在一定時間內可以收回投資,并可以實現收益。
隨著近兩年各家電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力,新能源帶來的經濟效益正成為其營收增長的一大助力。各家電企業公布的2022年財報數據顯示,創維集團新能源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91%,達119.34億元,在總營收的占比由8.1%提升至22.31%。格力綠色能源營收47.01億元,同比增長61.69%。美的工業技術事業群2022年收入同比增長7%達216億元。TCL新能源光伏業務營收670億元,在TCL科技總營收的占比為40.23%。
新能源是時代發展下企業的必然選擇,談及家電企業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時,張毅說,技術的成熟度、搶占市場的時機與速度、渠道的開拓成本,是家電企業要重點思考的三大挑戰,“分布式光伏的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但企業還需要更高的技術儲備來贏得更好的性價比。此外,一些新能源市場跟傳統家電市場的用戶方向不太一樣,傳統家電面向城市市場更多,但新能源可能面向城鄉、農村市場更多,因此要把控好開拓渠道的成本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