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內容電商之爭再起:阿里正面對決快手、抖音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內容電商之爭再起:阿里正面對決快手、抖音

阿里電商能打好內容化這一仗嗎?

文|IT老友記

弱冠之年的大淘寶,正經歷阿里史上最大規模的組織變革。

阿里集團組織“大拆分”的44天后,新成立的淘寶天貓集團(簡稱“淘天集團”)在618商家大會正式亮相,業務部門分為三大板塊,包括品牌業務發展中心、中小企業發展中心和超市業務發展中心。

毋庸置疑,阿里拆分后的六大業務集團中,營收貢獻近70%的淘天集團,將以更加獨立的身份,應對更激烈的市場與科技變化。

618商家大會前夕,正值阿里云發布自研大模型“通義千問”,中國互聯網也正式進入“千模大戰”的時代;更早之前,京東上線百億補貼、淘寶強調“價格力”戰略,綜合電商平臺間的火藥味愈發濃烈。

電商及互聯網行業依然內卷,淘天集團又將如何應變?

今年618啟動儀式上,淘天集團CEO戴珊在演講中多次強調AI的重要性,她提出,在生成式AI等科技變革和消費行為習慣變遷的時代大背景下,大淘寶要“變革生新”,具體方向包括:用戶為先、生態繁榮和科技驅動。

仔細拆解“變革生新”的三大戰略,無不與“內容化”高度相關。

在用戶為先的戰略引導下,淘寶天貓將以“歷史級的巨大投入為商家做大用戶規?!?,實施策略便包括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商品、短視頻、直播、種草內容和人格化店鋪。

對于“生態繁榮”,戴珊表示,淘寶是一個人來人往、豐富有趣的街區。為此,未來五年淘寶天貓將匯聚上千萬商家、上億創作者和各種服務商。

內容化戰略被提到如此之高的戰略地位,淘天集團為何再次“卷”起內容電商之戰?面對抖音、快手、小紅書的快速崛起,阿里電商能打好內容化這一仗嗎?

阿里電商的“深水區”

過去三年,淘寶經歷了極其嚴峻的行業環境。

據《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電商用戶數增速僅 0.38%,電商行業滲透率較 2021 年同期下滑 2 個百分點。

市場大盤萎靡不振,企業的不同發展又引發競爭環境變化。QuestMobile數據顯示,自2021年2月拼多多日活躍用戶(DAU)首次超越手淘后,從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拼多多的DAU一直高于手淘。

變化不僅發生在電商行業,由于短視頻成為大趨勢,抖音和快手都展現出極強的流量虹吸效應,在使用時長占比上碾壓傳統電商。

截至2021年12月,阿里系APP的使用時長占比與上年同期持平,為6.7%;而字節系的使用時長占比較上年同期增長5.2%,達到15.8%。

流量紅利持續流失,存量和增量的市場份額都被不斷蠶食,淘寶不得不變。

2022年618期間,彼時還是國內數字商業板塊總裁的戴珊,首次提出“從交易到消費”的戰略,持續提升內容、產品體驗、流量運營、品牌經營等,深挖“留量”價值。

伴隨存量深耕戰略的持續深入,大淘寶取得了階段性的戰略成功。今年3月,手淘日均活躍用戶數達3.779億人,再次反超拼多多。

整體而言,今年1-3月,淘寶月均活躍用戶達8.9億人,位列綜合電商第一,在各類移動應用中僅次于微信排名第二。

淘寶找回了用戶增長的勢頭,但這還不夠。

進入2023年,疫情管控放開,互聯網監管的風向發生變化,電商行業的巨頭玩家開始主動出擊,再次攪動“一池春水”。

3月,京東正式將百億補貼“常態化”,開設專屬百補頻道,一切以擴大GMV和用戶規模為核心,以低價之勢搶奪市場份額。

4月,拼多多任命趙佳臻為聯席CEO,這位曾負責拼多多農產品運營和供應鏈搭建的老將,未來將主要負責國內業務;過去,趙佳臻在多多買菜業務上表現出極強的戰斗力和執行效率,如今再執掌國內業務,可見拼多多將繼續加大對國內業務的專注度。

京東和拼多多都在變,并且兩大平臺都相信,在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末尾時代,電商依然存在增量份額和市場空間。

阿里電商同樣有一戰之力,但各方的現實問題不盡相同。

綜合電商平臺的用戶增速都在放緩,但和京東、拼多多不同,阿里電商的用戶基數龐大, 國內市場超10億的AAC(年活躍買家數),即使有1%的增長也相當可觀。

但即便阿里的AAC不增長,只要深耕好海量規模的存量用戶,持續強化10億AAC對淘寶天貓的品牌忠誠度,增加10億AAC在大淘寶的用戶活躍度,其能帶動的GMV和營收增長同樣可觀。

阿里的“惶恐”或許不在增量,而在如何精耕細作存量。

另外,拼多多、美團等新電商依然在尋找新增長點,拼多多繼多多買菜全面領先后又發力跨境電商,美團在美團優選之后同樣是力推本地零售,二者的業務體量相比阿里更輕便,也更希望在核心業務外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反觀阿里,一家成立二十三年的大集團,電商產業鏈的各環節、各業務板塊高度完備,從金融、物流、云服務到社區團購、海外市場等,大量業務甚至已經獨立成軍。

今天,阿里問題的核心不在于挖掘多少新業務、新機會和新增長點,而是將既有的用戶規模和業務體量的優勢徹底盤活,打通技術、產品和運營上存在壁壘的細節,讓用戶買得更實惠、逛得更開心。

不同于京東、拼多多,阿里電商能全面盤活存量,這就是“大功一件”的事。

如何盤活存量用戶,阿里電商選擇的戰略原點是“內容化”。

大淘寶并非首次提出“內容化”戰略,但這一次,淘天集團將以遠超之前的投入來全面推進內容,“過去的淘寶,商品即內容,未來的淘寶,內容即商品?!贝魃赫f。

據《晚點LatePost》,今年手淘的策略將由圖文走向視頻,在未來,搜索、推薦和直播會變成整個淘系的三大流量入口,推薦信息流的70%將會給到短視頻、直播切片以及直播間。

比如去年手淘推出的“視頻店”,用戶任意刷到一個視頻,左下角就會附有相關商品的購買鏈接,點擊后直接跳轉商品界面下單購買。

技術端細枝末節的變化更多,一位直播電商資深人士透露,淘寶直播正在調整流量算法,新增了內容時長和互動這兩個指標,希望借此刺激品牌、主播把直播間和內容做得更好。

事情正在起變化。

淘天集團信心滿滿發力內容化,但以交易為核心的綜合電商,向著以娛樂化為核心的內容陣地進攻,模式壁壘的跨越難度可想而知。

更何況,今日的內容電商戰場已經是群雄并起。

內容化“打明牌”競爭

在淘寶和快抖(快手、抖音),用戶都會“逛”,但逛的需求和出發點可能并不相同。

在淘寶天貓,用戶往往帶著確定性的購買需求,比如買一件襯衫、買一款水杯,他們也會瀏覽各個商品頁面、停留查詢商品細節,但只要選到心儀的商品,然后下單,當購買行為結束后,他們很少會在電商平臺繼續停留。

但在短視頻平臺,用戶有娛樂的剛性需求,并且平臺的推薦算法會放大“人性弱點”,不斷攫取用戶注意力,可謂“抖音五分鐘,人間一小時”。

2022年7月的統計數據顯示,快手、抖音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分別為133.45分鐘和105.68分鐘,遠超微博、小紅書等內容社區。

從商業模式來看,電商代運營品牌“若羽臣”的運營人士凌風認為:“消費者在打開淘寶的時候已經確定了自己需要的品類/品牌,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看站內內容的,因為他們覺得這些內容不夠專業?!?/p>

確實,海量的SKU支撐淘寶滿足用戶的實物消費需求,但交易與購物往往是一次性的,而在流量資費越來越便宜、5G廣泛普及的現實情況下,以快抖為代表的內容平臺占據短視頻趨勢,充分滿足用戶娛樂需求,讓用戶“上癮”。

商業模式的出發點不同,二者所具備的軟硬件實力也有差距。淘寶的供應鏈和商品運營能力更強,快抖對算法推薦和流量分配機制更有經驗,頻出爆款內容。

當然,購物和娛樂兩種需求并存,不存在誰壓倒誰的情況,只不過兩類平臺最終取得的增長指標不同。

所以,快抖在大量占據用戶使用時長的同時,點淘(淘寶直播)的GMV和用戶數據等也在快速增長。過去一年,淘寶直播用戶同比增長超70%,直播引導進店人數同比增長近100%。

誰也無法徹底打敗誰,那最終就互相滲透、互相進入。

自發力直播電商以來,快抖都在加速補齊電商基礎能力的短板,比如今年618大促期間,快手電商將首度推出“經營分”體系,包括商品分、購物體驗分、帶貨口碑分,同時兼顧商品、內容、售后服務三個層面,經營分得分靠前的商家將會得到更多流量扶持。

業內人士指出,快手經營分和淘寶店鋪等級幾乎“異曲同工”。

發展更為迅猛的抖音電商,一方面正加快建設貨架電商,完善商城與搜索流量分配體系;另一方面,抖音也在扶持自己的供應鏈品牌。

今年4月,一家名為“飛云織上”的店鋪入駐抖音電商,主要銷售快時尚女裝服飾,其主體運營公司為“上海歆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實際由抖音集團(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

互相進入對方領地的過程中難免有競爭。據媒體報道,抖音商城上線之初,內部目標之一是讓天貓銷售前2000名的品牌商家,全部入駐抖音商城。

暗戰不止。

快抖發力建設電商供應鏈上游環節,阿里電商也順勢滲透快抖和小紅書的腹地,發力內容化戰略,力求在內容帶貨(圖文種草、直播帶貨等)依然能快速增長之際,爭奪市場空間。

今天的互聯網競爭格局,首先不是當年的“你死我活”的態勢,其次也不再是“大水漫灌”的競爭節奏,而是對一塊又一塊小領地的鞏固與夯實。

自2013年推出“微淘”以來,大淘寶已經在內容領域深耕多年,并且取得長足進步,比如淘寶直播GMV超過5000億、手淘按照“內容推薦流”的模式快速改版。

但外部競爭環境的變化更快。據《晚點財經》,正式成立2年的抖音電商,2022年的GMV接近1.5萬億元,而阿里實現萬億GMV目標用了10年。

市場的變化驅動阿里電商快速求變,在移動互聯網紅利日漸消弭的趨勢下,競爭的出招方式幾乎是“打明牌”,兩類平臺或商業模式的滲透與進入,也不會出現競爭懸殊、一方碾壓另一方的情況,而更像是“系統Vs系統”的對決情況。

淘天主打內容化、京東力推百億補貼、拼多多深耕農業供應鏈、抖音加強商城建設……電商競爭的焦灼態勢,短期內還將持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抖音

7k
  • 抖音副總裁:謠言治理對于平臺是巨大挑戰,辟謠卡是打擊謠言的又一嘗試
  • 抖音上線新功能“辟謠卡”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內容電商之爭再起:阿里正面對決快手、抖音

阿里電商能打好內容化這一仗嗎?

文|IT老友記

弱冠之年的大淘寶,正經歷阿里史上最大規模的組織變革。

阿里集團組織“大拆分”的44天后,新成立的淘寶天貓集團(簡稱“淘天集團”)在618商家大會正式亮相,業務部門分為三大板塊,包括品牌業務發展中心、中小企業發展中心和超市業務發展中心。

毋庸置疑,阿里拆分后的六大業務集團中,營收貢獻近70%的淘天集團,將以更加獨立的身份,應對更激烈的市場與科技變化。

618商家大會前夕,正值阿里云發布自研大模型“通義千問”,中國互聯網也正式進入“千模大戰”的時代;更早之前,京東上線百億補貼、淘寶強調“價格力”戰略,綜合電商平臺間的火藥味愈發濃烈。

電商及互聯網行業依然內卷,淘天集團又將如何應變?

今年618啟動儀式上,淘天集團CEO戴珊在演講中多次強調AI的重要性,她提出,在生成式AI等科技變革和消費行為習慣變遷的時代大背景下,大淘寶要“變革生新”,具體方向包括:用戶為先、生態繁榮和科技驅動。

仔細拆解“變革生新”的三大戰略,無不與“內容化”高度相關。

在用戶為先的戰略引導下,淘寶天貓將以“歷史級的巨大投入為商家做大用戶規模”,實施策略便包括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商品、短視頻、直播、種草內容和人格化店鋪。

對于“生態繁榮”,戴珊表示,淘寶是一個人來人往、豐富有趣的街區。為此,未來五年淘寶天貓將匯聚上千萬商家、上億創作者和各種服務商。

內容化戰略被提到如此之高的戰略地位,淘天集團為何再次“卷”起內容電商之戰?面對抖音、快手、小紅書的快速崛起,阿里電商能打好內容化這一仗嗎?

阿里電商的“深水區”

過去三年,淘寶經歷了極其嚴峻的行業環境。

據《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電商用戶數增速僅 0.38%,電商行業滲透率較 2021 年同期下滑 2 個百分點。

市場大盤萎靡不振,企業的不同發展又引發競爭環境變化。QuestMobile數據顯示,自2021年2月拼多多日活躍用戶(DAU)首次超越手淘后,從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拼多多的DAU一直高于手淘。

變化不僅發生在電商行業,由于短視頻成為大趨勢,抖音和快手都展現出極強的流量虹吸效應,在使用時長占比上碾壓傳統電商。

截至2021年12月,阿里系APP的使用時長占比與上年同期持平,為6.7%;而字節系的使用時長占比較上年同期增長5.2%,達到15.8%。

流量紅利持續流失,存量和增量的市場份額都被不斷蠶食,淘寶不得不變。

2022年618期間,彼時還是國內數字商業板塊總裁的戴珊,首次提出“從交易到消費”的戰略,持續提升內容、產品體驗、流量運營、品牌經營等,深挖“留量”價值。

伴隨存量深耕戰略的持續深入,大淘寶取得了階段性的戰略成功。今年3月,手淘日均活躍用戶數達3.779億人,再次反超拼多多。

整體而言,今年1-3月,淘寶月均活躍用戶達8.9億人,位列綜合電商第一,在各類移動應用中僅次于微信排名第二。

淘寶找回了用戶增長的勢頭,但這還不夠。

進入2023年,疫情管控放開,互聯網監管的風向發生變化,電商行業的巨頭玩家開始主動出擊,再次攪動“一池春水”。

3月,京東正式將百億補貼“常態化”,開設專屬百補頻道,一切以擴大GMV和用戶規模為核心,以低價之勢搶奪市場份額。

4月,拼多多任命趙佳臻為聯席CEO,這位曾負責拼多多農產品運營和供應鏈搭建的老將,未來將主要負責國內業務;過去,趙佳臻在多多買菜業務上表現出極強的戰斗力和執行效率,如今再執掌國內業務,可見拼多多將繼續加大對國內業務的專注度。

京東和拼多多都在變,并且兩大平臺都相信,在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末尾時代,電商依然存在增量份額和市場空間。

阿里電商同樣有一戰之力,但各方的現實問題不盡相同。

綜合電商平臺的用戶增速都在放緩,但和京東、拼多多不同,阿里電商的用戶基數龐大, 國內市場超10億的AAC(年活躍買家數),即使有1%的增長也相當可觀。

但即便阿里的AAC不增長,只要深耕好海量規模的存量用戶,持續強化10億AAC對淘寶天貓的品牌忠誠度,增加10億AAC在大淘寶的用戶活躍度,其能帶動的GMV和營收增長同樣可觀。

阿里的“惶恐”或許不在增量,而在如何精耕細作存量。

另外,拼多多、美團等新電商依然在尋找新增長點,拼多多繼多多買菜全面領先后又發力跨境電商,美團在美團優選之后同樣是力推本地零售,二者的業務體量相比阿里更輕便,也更希望在核心業務外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反觀阿里,一家成立二十三年的大集團,電商產業鏈的各環節、各業務板塊高度完備,從金融、物流、云服務到社區團購、海外市場等,大量業務甚至已經獨立成軍。

今天,阿里問題的核心不在于挖掘多少新業務、新機會和新增長點,而是將既有的用戶規模和業務體量的優勢徹底盤活,打通技術、產品和運營上存在壁壘的細節,讓用戶買得更實惠、逛得更開心。

不同于京東、拼多多,阿里電商能全面盤活存量,這就是“大功一件”的事。

如何盤活存量用戶,阿里電商選擇的戰略原點是“內容化”。

大淘寶并非首次提出“內容化”戰略,但這一次,淘天集團將以遠超之前的投入來全面推進內容,“過去的淘寶,商品即內容,未來的淘寶,內容即商品?!贝魃赫f。

據《晚點LatePost》,今年手淘的策略將由圖文走向視頻,在未來,搜索、推薦和直播會變成整個淘系的三大流量入口,推薦信息流的70%將會給到短視頻、直播切片以及直播間。

比如去年手淘推出的“視頻店”,用戶任意刷到一個視頻,左下角就會附有相關商品的購買鏈接,點擊后直接跳轉商品界面下單購買。

技術端細枝末節的變化更多,一位直播電商資深人士透露,淘寶直播正在調整流量算法,新增了內容時長和互動這兩個指標,希望借此刺激品牌、主播把直播間和內容做得更好。

事情正在起變化。

淘天集團信心滿滿發力內容化,但以交易為核心的綜合電商,向著以娛樂化為核心的內容陣地進攻,模式壁壘的跨越難度可想而知。

更何況,今日的內容電商戰場已經是群雄并起。

內容化“打明牌”競爭

在淘寶和快抖(快手、抖音),用戶都會“逛”,但逛的需求和出發點可能并不相同。

在淘寶天貓,用戶往往帶著確定性的購買需求,比如買一件襯衫、買一款水杯,他們也會瀏覽各個商品頁面、停留查詢商品細節,但只要選到心儀的商品,然后下單,當購買行為結束后,他們很少會在電商平臺繼續停留。

但在短視頻平臺,用戶有娛樂的剛性需求,并且平臺的推薦算法會放大“人性弱點”,不斷攫取用戶注意力,可謂“抖音五分鐘,人間一小時”。

2022年7月的統計數據顯示,快手、抖音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分別為133.45分鐘和105.68分鐘,遠超微博、小紅書等內容社區。

從商業模式來看,電商代運營品牌“若羽臣”的運營人士凌風認為:“消費者在打開淘寶的時候已經確定了自己需要的品類/品牌,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看站內內容的,因為他們覺得這些內容不夠專業。”

確實,海量的SKU支撐淘寶滿足用戶的實物消費需求,但交易與購物往往是一次性的,而在流量資費越來越便宜、5G廣泛普及的現實情況下,以快抖為代表的內容平臺占據短視頻趨勢,充分滿足用戶娛樂需求,讓用戶“上癮”。

商業模式的出發點不同,二者所具備的軟硬件實力也有差距。淘寶的供應鏈和商品運營能力更強,快抖對算法推薦和流量分配機制更有經驗,頻出爆款內容。

當然,購物和娛樂兩種需求并存,不存在誰壓倒誰的情況,只不過兩類平臺最終取得的增長指標不同。

所以,快抖在大量占據用戶使用時長的同時,點淘(淘寶直播)的GMV和用戶數據等也在快速增長。過去一年,淘寶直播用戶同比增長超70%,直播引導進店人數同比增長近100%。

誰也無法徹底打敗誰,那最終就互相滲透、互相進入。

自發力直播電商以來,快抖都在加速補齊電商基礎能力的短板,比如今年618大促期間,快手電商將首度推出“經營分”體系,包括商品分、購物體驗分、帶貨口碑分,同時兼顧商品、內容、售后服務三個層面,經營分得分靠前的商家將會得到更多流量扶持。

業內人士指出,快手經營分和淘寶店鋪等級幾乎“異曲同工”。

發展更為迅猛的抖音電商,一方面正加快建設貨架電商,完善商城與搜索流量分配體系;另一方面,抖音也在扶持自己的供應鏈品牌。

今年4月,一家名為“飛云織上”的店鋪入駐抖音電商,主要銷售快時尚女裝服飾,其主體運營公司為“上海歆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實際由抖音集團(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

互相進入對方領地的過程中難免有競爭。據媒體報道,抖音商城上線之初,內部目標之一是讓天貓銷售前2000名的品牌商家,全部入駐抖音商城。

暗戰不止。

快抖發力建設電商供應鏈上游環節,阿里電商也順勢滲透快抖和小紅書的腹地,發力內容化戰略,力求在內容帶貨(圖文種草、直播帶貨等)依然能快速增長之際,爭奪市場空間。

今天的互聯網競爭格局,首先不是當年的“你死我活”的態勢,其次也不再是“大水漫灌”的競爭節奏,而是對一塊又一塊小領地的鞏固與夯實。

自2013年推出“微淘”以來,大淘寶已經在內容領域深耕多年,并且取得長足進步,比如淘寶直播GMV超過5000億、手淘按照“內容推薦流”的模式快速改版。

但外部競爭環境的變化更快。據《晚點財經》,正式成立2年的抖音電商,2022年的GMV接近1.5萬億元,而阿里實現萬億GMV目標用了10年。

市場的變化驅動阿里電商快速求變,在移動互聯網紅利日漸消弭的趨勢下,競爭的出招方式幾乎是“打明牌”,兩類平臺或商業模式的滲透與進入,也不會出現競爭懸殊、一方碾壓另一方的情況,而更像是“系統Vs系統”的對決情況。

淘天主打內容化、京東力推百億補貼、拼多多深耕農業供應鏈、抖音加強商城建設……電商競爭的焦灼態勢,短期內還將持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开封县| 岫岩| 鱼台县| 焉耆| 雅江县| 海门市| 赣州市| 永修县| 萍乡市| 兴城市| 沭阳县| 开鲁县| 山西省| 博湖县| 凯里市| 淮阳县| 宁国市| 获嘉县| 会东县| 大理市| 玉林市| 和龙市| 扎赉特旗| 同德县| 宁明县| 广德县| 定西市| 康马县| 甘洛县| 兴化市| 白朗县| 诸暨市| 金昌市| 青州市| 博客| 甘洛县| 海兴县| 汉川市| 长治市|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