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2023年一季度,力拓皮爾巴拉發(fā)運量創(chuàng)下歷史同期新紀錄,來自中國的需求依然強勁。
“中國對力拓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市場,力拓將通過必要的投資,來確保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為中國提供穩(wěn)定可持續(xù)的鐵礦石供應。”日前,力拓鐵礦首席執(zhí)行官(CEO)喬德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力拓約80%的鐵礦石發(fā)運量進入了中國,超過50%的營收是來自中國。
5月22日,力拓還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簽訂了為期五年的長期合作協議,成為了首家“鎖定”未來五年進博會的世界500強企業(yè)。

力拓起源于1873年的一家西班牙銅礦企業(yè),現已成為全球“三大礦”之一,2023年是其成立150周年。該公司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開發(fā)并收購了全球各類礦山,由銅礦商轉向綜合類型礦商。
“我們是首個在20世紀70年代從西澳大利亞向中國發(fā)運鐵礦石的公司。過去數十年間,力拓已為中國提供了超過35億噸鐵礦石及其它重要金屬礦物。”喬德稱。
力拓的鐵礦業(yè)務分為西澳皮爾巴拉和加拿大IOC兩部分,但皮爾巴拉的產量仍占絕對主體。1961年西澳皮爾巴拉優(yōu)質鐵礦脈的發(fā)現,推動力拓走上全球鐵礦巨頭位置。
據力拓財報,2022年度皮爾巴拉鐵礦產量目標3.2億-3.35億噸,實際產量32414.6萬噸(權益礦27293.4萬噸);加拿大IOC年產量為1756.2萬噸(權益礦1031.2萬噸),僅為皮爾巴拉產量的5.4%。
今年一季度,皮爾巴拉礦的發(fā)運量為8250萬噸,同比上升16%,并創(chuàng)下歷史同期發(fā)運量新紀錄。
“這主要得益于中國在開放和恢復生產方面的努力。”喬德表示,一季度通常是傳統(tǒng)淡季,今年的發(fā)運量表現反映出強勁的市場需求。
鐵礦石是鋼鐵重要原材料。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粗鋼產量26156萬噸,同比增長6.1%。
力拓還在持續(xù)提升皮爾巴拉的生產能力。“2022年,力拓在皮爾巴拉礦區(qū)實現了1.2億噸的新增產能項目建設。”喬德表示,“庫戴德利是其中最大的項目,年產能4300萬噸,是皮爾巴拉礦區(qū)十多年來的首個綠地鐵礦項目。”
他透露,力拓還有一些計劃中的項目正在研究階段,包括布魯克曼(Brockman)、荷普山(Hope Downs),以及羅德嶺(Rhodes Ridge)項目等。
其中,羅德嶺礦產資源超過60億噸,平均品位超過62%,其中有5億噸品位達到64%。
“預計羅德嶺將為力拓在未來數十年內提供持續(xù)供應,幫助公司繼續(xù)保持皮爾巴拉混合礦的產能。”喬德表示。該項目力拓已計劃與萊特勘探公司(Wright Prospecting)合作開發(fā)。
中國是全球鐵礦石進口大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累計進口量達11.07億噸。
據中國鋼鐵協會數據,2022年全球鐵礦石產量約24億噸。這意味著中國進口量占全球鐵礦石產量的接近一半。
去年9月,力拓與中國寶武集團就皮爾巴拉地區(qū)的西坡鐵礦項目開始籌備成立合資企業(yè),進行共同開發(fā)。
喬德針對該項目開發(fā)后的分配問題回應稱:“貨量分配有一系列合同安排,其中包括長協合同和短期合同。此外也會向現貨市場上投放一定數量來保證市場的流動性,所有合同的定價都與市場上的各種指數相關聯。”
中國寶武集團和力拓均參與了非洲西芒杜鐵礦項目,該項目推遲開發(fā)26年,今年3月開始恢復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西芒杜目前是在在進行股東協議的商討之中,協議確定后,具體進入市場的時間也會有所公布。”喬德針對該項目對界面新聞等媒體回應稱。他表示,通過與合作伙伴的深入合作,西芒杜項目最終會進入到市場。
除鐵礦石等礦產交易外,業(yè)務減碳是力拓正在著重推進的重點工作之一。
力拓稱,其鐵礦業(yè)務每年會排放300萬噸二氧化碳,其中200萬噸來自卡車、火車燃燒的柴油,剩余100萬噸來自運營所需要的天然氣排放。
力拓此前宣布在皮爾巴拉建設1 GW的可再生能源項目,計劃采用太陽能和風能混合的方式,預計可減少約1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去年11月,力拓發(fā)布公告稱,將對皮爾巴拉地區(qū)的可再生能源資產再投資6億美元,計劃到2026年在皮爾巴拉地區(qū)建設兩個100兆瓦的太陽能發(fā)電設施,以及200兆瓦時的電池儲存系統(tǒng)。
“在中國,力拓正在與中國寶武集團、清華大學進行合作,以加速鋼鐵行業(yè)脫碳。”喬德表示。
根據力拓此前宣布的目標,計劃到2030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8年減少50%,包括直接和間接碳排放量,同時到2030年起鋼鐵相關客戶的碳排放量要減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