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曠
近兩年依靠互聯網影視轉型,慢慢趁勢火出圈的當屬微短劇項目了。據《經濟日報》報道,2022年芒果TV單部微短劇播放量已超過6億;快手的微短劇日活躍用戶也增長到了2.6億;據抖音公開數據顯示,其微短劇的日去重用戶數在1億以上,每年新增約1000部微短劇。截止2022年底,抖音短劇日播放用戶同比2021年增長67%,日播放量增長99%,在2023年春節檔,短劇播放量更是超150億。這意味著,微短劇已然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
與此同時,微短劇賽道還跑出了新的創業風口--小程序微短劇。所謂小程序微短劇,指的是將本該投放在短視頻平臺上的微短劇,搬運到獨立小程序上供用戶觀看,并在用戶付費點播之余,衍生出廣告投放、代理分賬等多元化的變現手段。
精準觸達下沉市場
小程序微短劇有別于抖音和快手的“快餐展現”,也有別于微信視頻號,相對閉環的“私域展現”,更有別于B站以及小紅書等的“純粉絲經濟”形態,其受眾和內容都集中瞄準了垂直領域--各類短篇番劇和下沉市場用戶。為了贏得市場,小程序微短劇正在迎合下沉市場用戶。
一方面,用小程序看微短劇的操作更加簡單。相比愛優騰芒等長視頻平臺,以及抖快等短視頻平臺,用戶在小程序看微短劇,并不需要下載安裝任何軟件,只需點開鏈接即可。這樣不僅能為用戶節省手機,或者電腦的存儲空間,還能減少用戶登錄的環節,操作更加簡單和方便,這對于那些年齡偏大、對電子產品操作并不嫻熟的用戶來說,尤其友好。
另外,在免費流量方面,抖音和快手的小程序,雖然具有一定的接入優勢,但由于其登錄操作稍微有些復雜,所以抖快小程序的用戶復購率相對較低,而微信小程序則很好地彌補了這些缺點,并且可以讓用戶從抖音、快手、瀏覽器等多個渠道,進入微信小程序,流量聚集化特征較為明顯。
另一方面,小程序微短劇的創作環境更加寬松,其內容完美迎合了下沉市場用戶的喜好。受限于主流視頻平臺的內容監管,那些劇情過于夸張、腦洞太大的微短劇,是無法在主流視頻平臺上進行播放的,但投放在獨立小程序上的微短劇,則可以繞過這些限制。但小程序微短劇的內容創作也并非無限制,因為自去年十一月以來,小程序官方已經陸續發布了一些有關內容規范的公告,只是相對寬松。
另據統計,目前國內男性在短劇整體人群中占比更高,也有較高短劇觀看偏好。年齡分布上80后及以下的人群,占比超過六成,且往往集中于二三線城市。這類人群娛樂消費活動相對匱乏,十分依賴電子產品帶來的短暫刺激,而且他們的文化水平相對偏低,容易從吃喝之外的原始需求中得到滿足。因此,贅婿、霸道總裁、穿越、重生等看似夸張、無厘頭,但卻非常上頭的虛構內容,十分容易吸引他們的眼球。
變現途徑眾多
可投放微短劇的小程序,沉淀的是私域流量。具體來說,運營商將微短劇搬上小程序之后,投放切片內容從抖音、快手等公域流量池里引流,一旦用戶被投放的某些切片內容所吸引,點擊相關鏈接后,就會跳轉到獨立的小程序上,觀看更多的劇集。既然如此,運營機構為什么不直接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投放短劇,而是要開發并運營一個獨立的可投放微短劇的小程序呢?主要原因是小程序微短劇項目的變現途徑多。
一來,小程序微短劇的運營商可以獨享收益。無論是短視頻平臺,還是小程序,它們的微短劇收入主要都來源于收費點播。絕大部分小程序短劇的收費是1元一集,整部劇看下來,用戶通常要花費幾十元、上百元不等。在平臺上投放短劇,收益自然要跟平臺分賬,但如果將用戶引導到小程序點播,則收益無須進行分賬。
另外,運營機構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花錢引流的回本速度也很快。以短視頻廣告CPC計費方式為例,一次點擊收費0.2—1元不等,所以只要用戶被免費的短劇劇情吸引,花錢點播一集,小程序的運營機構即可回本。而且,從短視頻平臺引來的流量,還可以轉化為小程序的私域流量,相當于一次投入、長期受用。
二來,小程序微短劇的點播收費形式多樣。脫離平臺付費點播的規則后,小程序短劇還有更多的點播收費形式,比如用戶可以逐集付費點播,也可以用優惠的價格整劇買斷,甚至還可以包月無限點播。除此之外,運營機構甚至還可以,根據實際的投放情況制定套餐,提振用戶的消費欲望。
三來,運營機構還可以將小程序商業化。小程序的所有權歸運營商所有,所以運營商不僅可以在上面投放商業廣告,還可以開放代理,賺取代理費用以及二級點播分賬,從而增加微短劇變現的形式,提高整體收益。據中研普華研究院的調研數據顯示,有73.3%的國內網絡視頻用戶認可“免費內容+商業廣告”的消費模式,還有半數用戶表示,愿意為高質量的視頻內容付費。因此,用戶一旦被引流到小程序上,總有一種變現途徑能讓運營機構賺取收益。
偽風口還是真風口?
在小程序微短劇興起之前,微短劇的主要戰場,還是愛優騰芒等長視頻平臺,以及抖音、快手等平臺定制劇目。但隨著小程序微短劇玩家的增多,微短劇行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一是,同質化嚴重。其實,微短劇是從2022年才開始走紅的。據《短劇產業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1-9月間,短劇備案量達2792部,約為2021年全年備案量的2倍。而微短劇風口的急速膨脹,也促使頭部MCN機構、大型影視公司等紛紛入局,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這兩年微短劇的產能爆發。
據悉,無論是在微信小程序,還是在抖音和快手,播放量靠前的微短劇,從劇名、主題再到封面宣傳圖,都離不開這幾個關鍵詞:回歸、復仇、逆襲、重生、霸總、千金、嬌妻。只要將這幾個關鍵詞進行排列組合,幕后團隊就可以一口氣推出《重生之霸王千金》、《嬌妻歸來》、《逆襲少女已上線》、《復仇吧,逆天奶爸》等數十部熱播短劇。這樣長此以往,用戶可能會產生視覺疲勞。
二是,不合規問題頻出。以常規的影視劇為例,從備案到播出至少需要申請“六證一表”,整個申請周期以年為計算周期,這樣嚴格的審核制度確保了內容的可控性,但微短劇突然的爆發,導致相關內容管理體系,還未來得及建立和完善。這兩年微短劇的拍攝和上線審批流程,雖然一直在進化,但不規范問題還是頻發,隨之而來的是,官方對微短劇的整治力度也在加大。去年11月底,微信“短劇”搜索結果顯示,有超過200個小程序提供此服務,但半年不到,被整治的不合規的短劇小程序,就已經是這個數字的十倍。
據悉,4月15日至16日,快手、抖音、微信接連發布對小程序微短劇的規范治理公告,近2500個微短劇小程序經處置下架。其中,快手截至16日凌晨,共下架不合規的微短劇類小程序82個,抖音治理下架違規短劇小程序超300個,微信共計對1956個不合規小程序進行處置。由此可見,微信小程序是治理重地。此外,在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指導下,微信已完成對139個微短劇類小程序主體備案,這意味著微信對小程序微短劇的整治越發嚴格、全面。
對于各大平臺來說,下架不合規小程序或許只是治理的第一步,這條賽道可能再次進入短期內的停滯或者洗牌,畢竟一旦失去夸張、大尺度的劇情支撐,小程序微短劇就很難再維持較高的活躍度,以及傳播能力。其在經歷短暫的高峰之后,或許就會被大眾所遺忘。
優質內容仍是密鑰
往好處想,隨著監管趨嚴,整治力度加大,小程序微短劇或將迎來更健康更持久的發展,甚至是全新的升級。畢竟,微短劇行業的潛力毋庸置疑,站在平臺和MCN機構的角度講,其商業前景仍然值得期待。而即便在微短劇產能爆發、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的當下,微短劇行業還是產出了一些優質內容,這些優質微短劇大多出自平臺自制或者正規影視機構之手。
比如,快手年初出品的《東欄雪》,是由熱門短劇《長公主在上》的原班人馬打造的,截止發稿時累計播放量破5億,在評分向來嚴苛的豆瓣也拿下了7.5分的高分;騰訊視頻的《大媽的世界》,不僅拿下豆瓣8.1高分,還登上了廣電總局的“優秀網絡視聽作品”名單。
此外,被同行稱之為爆款制造機的檸萌影視,其今年1月底在抖音上線的《二十九》,就曾連續多周霸占短劇榜榜首,播放量超過5億,單集最高點贊數破百萬。《二十九》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其有楊蓉等專業演員的加盟,以及其表達的是女性相互救贖的主題,呈現出了和其他同質化爽文不一樣的質感。
當然,還有許多優質的影視公司,和制作團隊也加入了拍攝微短劇的行列,這都將有望改善行業生態,提高整體內容質量。而這些優質內容,也讓平臺、用戶對微短劇抱有信心。據QuestMobile統計,在國內超過10億的短視頻用戶中,50%以上看過微短劇,這意味著微短劇的用戶增長空間廣闊。但未來,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長遠的發展,小程序微短劇的運營團隊,需要向那些爆火的優質微短劇學習,多多產出具有差異化的優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