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子星球 吳先之
編輯|王潘
景天科,落地生根屬下,有三種葉形不同的植物,分別是寬葉不死鳥、窄葉不死鳥以及棒葉不死鳥。
三種植物的外形雖然不同,但卻有一個共性,繁殖力極強,適應分株、側芽、砍頭、葉插、種播、嫁接等繁殖方式。正因其頑強的生命力,這個外來物種才會被譯為“不死鳥”。
不死鳥的特性廣泛分布于生物界中,這些種群無一例外,依靠極強的繁殖力與可拆分性,在局部地區成為優勢種群。而這,置之商業世界亦準。
3月28日,張勇發布全員信,啟動“1+6+N”組織變革,為后續的一系列動作埋下了伏筆。
5月18日,阿里公布2023財年Q4及全年財報的同時,也理清了集團分拆的脈絡。據悉,阿里云將從集團中分拆,獨立上市;阿里巴巴董事會已批準探索菜鳥智能物流集團的IPO進程,并執行盒馬鮮生的IPO。
理論上,阿里云、盒馬鮮生以及菜鳥將依次IPO。
與此同時,張勇向阿里云發了一封題為《再創業 再出發!》的全員信,內容包括回顧歷程、解釋分拆原因以及寄語三個部分?!霸賱摌I”是理解分拆的題眼,因為體量、業務復雜度、人員規模、外部環境等種種原因,作為一個整體的阿里,很難靈活地應對各類考驗。
從更大的視角看,阿里分拆將是互聯網發展史中一個節點時刻。曾經小公司“學得文武藝,賣與BAT”與大并購、大整合,建構起如今互聯網的巨頭時代。而當巨頭們賴以維系的規?;ピ鲩L動能時,分拆既是應戰,也是挑戰。
淘寶卸下擔子
作為整體的阿里,雖已不再年輕,但在諸多細分業務上,阿里還很年輕。
過去三年多的時間,宏觀環境疊加競爭格局與業態變化,阿里整體收入增速明顯放緩,尤其是2022財年第四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增速滑落至10%以來,隨后四個財季整體收入增長幾乎趨于停滯。
截至2023財年第四季度,阿里過去三個月實現營收2082億元,同比增長2%。同期凈利潤219.9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183億元已有明顯改善。這表明,對于阿里而言,通過業務發展提升利潤的效果,還不及降本增效。
在財報會上,高管承認首要資金來源依然是淘天集團——過去一個財年,該業務板塊產生了250億元的自由現金流,為其余板塊分拆提供了先決條件。
只是,隨著中國商業板塊(國內零售)與云計算營收增長乏力,“大鍋飯”越來越不香了。分拆業務獨立經營、獨立融資、獨立IPO迫在眉睫,畢竟淘天、阿里云掙錢,其余業務花錢的情況,顯然會拖累整體發展。
“淘寶天貓需要賺錢養家,此前的策略都有很多現實層面的考慮,忽視了長期動能?!币晃恢槿耸刻岬?,今年淘天內部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包括行業小二、搜索比價、淘寶和天貓分置以及內容化。
戴珊早前曾在一次發言中提到,“用戶增長、市場增長、新產業”這三個關鍵詞是天貓今年的主要動作。
而淘寶的變化,則趨近于淘特。去年淘特依靠在M端(生產側)的優勢,去年雙11前上線搜索與比價功能,這使得淘特和淘寶上M2C產品的支付GMV持續擴大,截至3月31日,該項目同比增長26%。
低價領域,京東、快手、抖音均有著各自的打法邏輯,淘寶若想更進一步,必須嘗試在B2C模式中開辟有別于上述對手的低價邏輯。
光子星球了解到,今年以來,淘寶探索將淘特之前使用的搜索比價功能遷移到淘寶上。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行業小二調整后,阿里用搜索比價來平抑商家生態中各類價差問題,也能夠貼合消費市場對于低價的強烈需求?!?/p>
據官方消息,5月15日淘寶升級百億補貼,將“百億補貼”入口提前到icon位的同時,也將商家傭金費率大幅下調。此次百億補貼將覆蓋所有行業,傭金的最高降幅將達到81%,而對于“好貨好價”商品將直接免傭。
顯然,圍繞618的調整內容帶有濃郁的“淘特”色彩,這與淘特負責人汪海的變動不無關系。在此前3月28日的大調整中,汪海開始負責淘寶,可以視為阿里B系全面主導國內電商業務,而淘寶則沿著搜索與比價加速調整。
而分拆,無疑將卸下淘天“養家”的重任,從而聚焦于一些起效較慢的領域,例如內容化。
5月10日,淘寶618商家大會中,戴珊提到圖文詳情頁已經講不清楚商品,去年雙11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進行用戶溝通的內容商家大幅增長。結合此前淘寶內測“店號一體”的模式,將店鋪和逛逛、直播等內容賬號打通,淘寶新一輪開放已箭在弦上。
“淘寶打開了由公域向私域引流的大門,接下來可能會進一步開放調用接口,使得商家能夠借助AI營銷和場景化營銷做增長?!币晃粯I內人士分析稱,這或許是用互相侵入腹地的方式,對抗快手、抖音強化貨架邏輯。
阿里云需要信心
“1+6+N”在卸下淘天重擔的同時,亦對阿里云的盈利能力提出了考驗。
財報數據顯示,過去一個季度阿里云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阿里云業務分部收入為人民幣185.82億元,同比下降2%。這或許正是除卻部分成本端因素以外,阿里云率先發起“價格戰”,搶奪市場份額的另一層動機。
自2021年以來,阿里云作為典型的IaaS+PaaS云廠商,將釘釘作為向外輸出SaaS和PaaS服務的支點,依托云釘一體化戰略高歌猛進。
只是,隨著IaaS+PaaS市場增速明顯放緩,各大廠商相繼加快PaaS層布局,使滯漲的賽道變得愈發擁擠,阿里云的市場份額不免被運營商云和華為云蠶食。
這或許便能解釋,釘釘為何會在4月緊隨百度,發布大模型“通義千問”。從某種意義上講,過去客戶更多關注于存儲等基礎性服務,未來會傾向于應用訴求,比如框架和模型的優劣與軟硬協同。而本輪價格戰集中在通用型入門機型、通用網絡優化型云主機以及云盤存儲上,或許正是云廠商轉移戰場的體現。
透過財報還能看到另一個細節:本季度阿里云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來自非互聯網行業對云業務分部收入的貢獻為55%。具體到行業,主要涉及金融服務、零售、媒體和汽車行業,而在數個季度前,教育用戶一度位列其中。
除了在線教育的影響外,釘釘的教育市場份額,正遇到騰訊和其他垂直小廠商的蠶食。我們了解到,釘釘的優勢在于重度用戶方面例如師訓、內部OA等,而在在家校聯系和輕量化應用場景中不占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市場商業化節奏有所加快。日前,貴州有中學反映,當地主管部門允許各學校在展示課等實際教學活動中使用騰訊會議,并針對付費場景制定了相應的報銷政策。
光子星球了解到,隨著集團的一拆六,釘釘教育業務被重新擺在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釘釘若想收復失地,首先要面對來自騰訊C2B的供給,后者在一些具體場景如家校聯系、學生培養、作業批改等工具產品,甚至已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
“我們剛用慣釘釘,可現在學校外采了一款家校溝通和班級管理產品,要求全部遷過去?!惫庾有乔蚋鶕啥寄承W所提供的信息找到了這款產品的開發者,為當地一家初創企業,從官網了解到,其客戶覆蓋了川渝黔地區的20個中小學。
該產品掛載于微信小程序,其開發成本其實并不高。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光子星球,該項目外采價格不超過3萬元。
由于該學校屬于自主管理學校,在數字化教育有自主選擇權。招標流程是由負責數字化教育的領導先招標,選好以后報到行政會,行政會通過以后會通過公司招標,進入結算環節。
可以預見,隨著教育市場引入大模型和數字化程度持續加深,釘釘偏重的產品邏輯或許會在長時段中釋放價值。
大分拆時代來臨
阿里不是第一家開啟分拆的巨頭。過去幾年,京東先后分拆物流、健康赴港IPO,3月30日,京東產發與京東工業正式宣布啟動上市流程。
從京東分拆的情況看,更像是資本層面的運作,而阿里的拆分則有多種考量。
拆掉大鍋飯,使得本地生活、菜鳥、盒馬等業務板塊不再盲目擴張,回過身來解決自力更生的問題。在諸多業務相繼分拆后,其他業務不再是簡簡單單匹配電商,他們有機會量體裁衣,根據實際情況發展業務。
“成為一家獨立公司后,我們將面臨更多全新挑戰,我們的組織和業務也會直面市場的洗禮”,從內部信可以看到,張勇的核心目的是由拆分以激發內部再創業激情,實現重新分配——獨立融資有可能開啟新一輪IPO造富潮。
至于能否像不死鳥一樣,實現“落地即生根”,則取決于各業務自己與外部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