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鋅財經 孫鵬越
編輯|大風
上線九年,閑魚正式從“免費”轉向“收費”。
近日,閑魚App正式發布公告稱,閑魚社區將從2023年6月6日起正式對部分商家實行收費政策。
對于“部分商家”的含義,閑魚給出清晰的定位,即:在同一自然月內,閑魚社區賬戶下產生的成交訂單數量大于10件且累計成交金額大于10000元的賣家。針對超出后的每一筆訂單,閑魚將向賣家收取訂單實際成交額的1%作為軟件服務費。
達到閑魚收費標準也是個不容易的事,要同時滿足“10件和10000元”兩個條件。如果賣家一個月賣出11件商品但總成交額不到10000元,或者說一個月成交額達到了11000元但只賣出9件商品,都不會被收費。
顯而易見,閑魚收費并不針對個人用戶群體,畢竟普通人想要一個月賣掉10件二手物品,且金額超過10000元都是很難以實現的事情。
閑魚針對的是異常猖獗的、以二手的名義賺取差價的職業賣家們。
職業賣家涌入閑魚
2014年,小林在閑魚賣掉一個自己淘汰掉的G-Shock手表后,就成了最早一批閑魚用戶。
“那個時候閑魚還有魚塘,大家可以在魚塘交流,跟百度貼吧一樣。”在小林看來,閑魚并不是一個二手交易平臺,更像是一個小眾愛好者的聚集地。“魚塘”功能可以讓它們聚在一起交流學習。
閑魚對于魚塘的推廣也不遺余力,不斷開拓三坑、文玩、手辦、珠寶等小眾愛好,扶持業內資深人士,邀請明星加入來提升社區的活躍度和知名度。
但好景不長,魚塘因為大量不良信息和違規內容導致被整頓,最終在2020年關閉,現在閑魚子板塊的“圈子”還留有部分曾經魚塘的功能。
“魚塘關掉了,我就很少上閑魚了。直到最近我想賣掉閑置的Switch lite才重新登上了閑魚。”第一批老玩家重回閑魚,但現在的閑魚讓小林大吃一驚。“感覺現在的閑魚根本不是普通人在賣二手閑置用品,全都是淘寶那種職業賣家。”
小林拿著閑置Switch lite,拍好照剛掛在閑魚上,立馬就有好多人來詢問。而打開那些咨詢者的閑魚首頁,全都是Switch的二道販子。
這些二道販子利用貨物信息不對稱賺差價,根本不用考慮貨源問題,他們在閑魚收貨,再掛到自己的閑魚上賣。只花了區區十幾二十塊的運費,倒手就能賺幾百。
而閑魚流量機制也在為職業賣家提供土壤。依托于前身淘寶二手的大數據,閑魚的流量是精準匹配,只要消費者關注某個領域商品,閑魚就會源源不斷推送某類型的商家,排列方式和曝光量也和成交率、貨品數量掛鉤。
也就是說,只賣一件兩件的個人賣家,根本無法和貨多量多的職業賣家競爭。
閑魚推出“魚小鋪”功能,認證成功魚小鋪之后,上架商品數量就能從50個提升至500個;并且魚小鋪提供商家后臺管理,可以對商品進行分組管理、專業看數據分析數據、粉絲管理、粉絲抽獎等私域流量運營工具。
當閑魚流量越來越多向職業商家傾斜,二道販子越發猖獗,要么在閑魚上網羅低價二手商品,到手后直接加價售賣;要么從其他低價電商平臺上購買商品,再加價發布至閑魚。
小林對鋅財經表示,自己已經不考慮在閑魚出售:“現在的閑魚,我賣Switch lite只能賣900-1000,那些二道販子買了我的貨轉手賣1500。我可不想當冤大頭,把自己的東西變成別人賺錢的工具。”
二手閑魚維權困難
大量的二道販子涌進閑魚,就導致閑魚變得“魚龍混雜”,最為突出的問題便是職業賣家隱瞞產品真實情況、銷售假貨、規避售后等。
再加上閑魚作為二手電商平臺,售后服務系統并不健全。如果消費者出現商品質量糾紛,如賣家隱瞞產品真實情況、銷售假貨、規避售后等情況,那么客服是無權直接退款的。必須由買賣雙方經過“閑魚小法庭”裁定,由其他用戶來“評理”,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判斷是否可以退貨。
但普通消費者面對熟知平臺規則的職業賣家,很難在不對等的環境下維護自身權益,就導致普通消費者往往是損失更大的一方。
目前,在黑貓消費者平臺上,關于閑魚平臺的投訴量已達到87021件,其中投訴緣由包括職業賣家太多、假貨泛濫、貨不對板、平臺客服不作為。而閑魚官方回復數僅為14件,解決14件。
由此可見,閑魚對于職業賣家管控力度過于低。
大量的差評直接導致閑魚用戶數量大減。第三方統計機構易觀千帆數據顯示,閑魚月活在2021年6月到達巔峰的1.43億,隨后開始逐漸下滑。截至2023年1月,閑魚月活僅剩9739萬。一年半時間,月活下滑了近5000萬。
今年3月,最高法明確表示,以盈利為目的持續性銷售二手商品,應承擔經營者責任。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承擔退貨退款、賠償損失及懲罰性賠償等法律責任。
為了解決售后問題,提高賣家的質量,閑魚針對職業賣家集中的“魚小鋪”,上架了“描述不符包郵退”、“描述不符全額退”、“24小時發貨”、“10分鐘發貨”四項新規。
在最關乎消費者權益的“描述不符包郵退”和“描述不符全額退”規定中,閑魚要求賣家需繳納500元、200元保證金,如果發生消費者投訴客服描述不符,客服會拿保證金先行賠付,并要求賣家退款退貨。
對于這幾項規定,閑魚要求特定類型商品強制開通,其余商品類型賣家可根據情況自愿開通。對于資源繳納保證金開通服務的賣家,閑魚則保證將提供額外曝光量。
從收取服務費,到魚小鋪四項新規,可見閑魚已經決心整改職業賣家和二道販子。
二手電商告別免費?
閑魚開啟收費之后,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以閑魚為首的二手電商平臺們,是不是要集體告別免費時代?
二手電商平臺雖然都是賣二手閑置,但規則和玩法都不相同。如閑魚、轉轉是覆蓋了大部分主流品類;多抓魚、微拍堂屬于專注某個領域的垂類平臺。
閑魚的收費模式,在垂類平臺已經是習以為常的操作。
例如微拍堂一直都是收費電商模式,以高額收費著稱。商家入駐每年要收取2000塊服務費,單筆交易還要收取5%的抽成,甚至流量曝光都需要額外收費。
除此之外,一些二手奢侈品平臺的抽成甚至高達15%以上,還有額外的鑒定費用。
比起這些,閑魚0入駐門檻和滿足“10件和10000元”后1%的服務費,已經都小巫見大巫。
據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顯示,2022年二手電商交易規模達4802.04億元,同比增長20%;二手電商用戶規模為2.63億人,同比增長17.93%,增速呈下滑趨勢。
二手電商平臺依舊是個火熱的賽道,但到了2023年,二手玩家們更在意玩法和模式。
與閑魚傳統的C2C模式不同,近幾年,二手回收生意C2B2C模式,成了更符合消費者習慣的主流。
C2B2C模式也就是平臺直接作為回收方,從消費者手中買下淘汰的商品,再通過平臺來售賣。這類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二手平臺采用,其中不乏轉轉、愛回收等知名二手平臺。
這種C2B2C回收模式最大的利端,就是消費者不再用和買家討價還價,直接和平臺官方聯系,交易流程更簡潔。非常適用于不會講價、不知道市場價位的消費者。
從C2C到C2B2C,二手電商不斷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在監管趨嚴,行業合規性不斷加強的背景下,二手電商依舊會持續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