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科技
當下賣得最好的國產品牌無疑是比亞迪,但要說到哪家國產品牌最“豪氣”,還得看吉利。
5月1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阿斯頓·馬丁·拉貢達國際控股達成新的協議。協議中提到,吉利控股已經完成了對阿斯頓·馬丁的股份增持,目前以17%的股份超越梅賽德斯-奔馳,成為阿斯頓·馬丁的第三大股東。
阿斯頓·馬丁雖然誕生了已有110年,但在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歷過多次破產,2018年完成首次公開發行后的業績并不出彩,只能寄希望于外界來募集資金,扭虧增盈。對于吉利控股集團而言,入股阿斯頓·馬丁有利于整合跑車的技術來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
其實這并不是吉利第一次入股其他品牌。可能是收購品牌的動作太過頻繁,吉利過去的買買買歷史非常精彩。
-
2010年以100%的股權收購沃爾沃的轎車業務;
-
2013年全資收購英國LEVC;
-
2017年收購DRB旗下寶騰控股49.9%的股份以及路特斯集團51%的股份;
-
2018年收購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成為其第一股東;
經過簡單計算,吉利控股集團已經擁有11個乘用車品牌,當中還不包括另外六個商用車品牌和三個出行板塊。
吉利,要做國產的“大眾汽車”?
看到吉利控股集團的商業版圖,可能不少朋友會想起同樣擁有不少子品牌的大眾汽車集團。
但小通認為,大眾汽車集團和吉利控股集團之間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對已收購品牌的技術的運用程度不同。
大眾汽車集團似乎更趨向于讓其他品牌用上自家的技術。大眾汽車集團堅持平臺化理念,其實源自同一平臺的車型,基本上都搭載了相同的動力總成。你可能不知道,大眾汽車旗下的帕薩特、途觀L、斯柯達旗下的速派、柯迪亞克,奧迪的A5L、Q5,以及保時捷的Macan和跑車718都搭載相同的EA888系列的2.0T發動機。
所以,當你打開愛車保時捷的發動機艙時,很有可能會發現大眾車標。但請你不要太驚訝,畢竟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子品牌的不少零部件都是可以通用的。
相反,吉利則盡可能吸收其他品牌的技術,已達到“為我所用”的境地。自從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后,吉利的硬件優勢才開始凸顯。沃爾沃Drive-E系列發動機開始應用在吉利旗下的國產車上,比如吉利星越搭載的是與沃爾沃S90同款的動力總成;當初可以與合資B級車媲美的吉利博瑞,所采用的KC平臺實際上是沃爾沃的GMC平臺;領克09的誕生平臺實際上是源自沃爾沃的SPA。
不過話說回來,在吉利收購的品牌中,沃爾沃應該是過得比較滋潤的品牌。今年第一季度,沃爾沃汽車的營收高達957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29%,利潤達63億瑞典克朗;而在4月份,沃爾沃在華銷量同比增長46%,其中純電動車型的銷量占比還刷新了紀錄。
至于英國LEVC、寶騰汽車、路特斯,仍在努力轉型,吉利仍然需要時刻為這些品牌投入資源。smart品牌的處境相對好一些,在今年第一季度售出了6786輛。由于smart品牌目前僅有smart精靈#1一款產品,推算下來相當于每月銷量在2000-3000輛之間徘徊,并不算特別理想。但好在smart本身還有戴姆勒的基因,除了在中國市場發力之外,還在歐洲市場開啟大規模的交付。
阿斯頓·馬丁不應盲目擴張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阿斯頓·馬丁接受吉利控股入股可以為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打下基礎。和大部分汽車品牌一樣,阿斯頓·馬丁走的也是新能源路線,計劃在2030年旗下所有GT跑車和SUV都完全實現電動化,而首款純電動車型將會在2025年推出。
阿斯頓·馬丁董事會執行主席勞倫斯·斯托爾透露,阿斯頓·馬丁的戰略發展與路特斯相似,有望推出國產純電動超跑車型,競爭對手或將涵蓋比亞迪的仰望U9。
這個產品定位非常符合阿斯頓·馬丁的品牌調性,但在中國市場發展可能如履薄冰。對于選擇超跑的理性消費者而言,他們其實更在乎的是品牌的知名度。目前,阿斯頓·馬丁在中國市場共有四款車型在售,產品陣容還算豐富,但在2022年的上險量僅有774輛,不及超豪華品牌總銷量的9%。
而在超豪華品牌中,賣得最好的是賓利和勞斯萊斯。這兩個品牌較為暢銷的主要原因,除了在國內市場的品牌影響力足夠廣之外,還與品牌主推受眾面更廣的SUV和轎車等車型有關。反觀主打性能的超跑品牌,市場需求量更小眾,目前只有跑車出售的邁凱倫在去年只有154輛車進賬。
因此在小通(ID:dianchetong233)看來,阿斯頓·馬丁要想在中國新能源車市突圍,擴大品牌影響力、推出受眾群體更廣的產品是必須要做的兩件事。
高收入為吉利的“瘋狂”提供資本
顯然,吉利收購這么多品牌的股份,無非就是想通過豐富自身的商業版圖,以獲得更高的營業收入,擴大品牌知名度。
但車市有風險,入股需謹慎。即便是吉利也無法精準預知到未來車市的發展走向,收購了的品牌不一定給予市場回報,就如同熱衷于抄底的你,永遠不知道股市的底線還可以更低。
不過在買買買的這幾年時光里,吉利在國內市場的銷量穩定上升。在過去的2022年,新能源板塊同比暴漲300%,占比從原來的5.5%提升至2022年的21.7%,而且砍掉低端的遠景系列,在領克和極氪等品牌的拉動下,吉利汽車的平均單車毛利1.75萬元,同比增長11.1%,最終創下年營業收入的歷史新高。
也正因為有如此強大的營收能力,吉利才有資格“買買買”。只不過,車市前路漫漫,吉利“瘋狂”之后到底是驚喜還是驚嚇,小通不得而知。
最后,小通用網友的一句調侃作為文章結尾吧:如果吉利再努力一點,我們以后是不是都是車友了?畢竟買車這件事,誰不圖個吉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