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58同城:成也PC,敗也PC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58同城:成也PC,敗也PC

行業老二的無奈。

文|BT商業科技  

熬過漫長的寒冬后,互聯網行業終于看到一些起色,不少細分賽道都展現復蘇跡象。

Boss直聘、獵聘等招聘APP月活大漲,廣告鋪面大街小巷;房地產市場緩慢回暖,貝殼一季度營收203億元同比激增61.6%;汽車市場依舊火熱,線上二手車銷售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但偏偏有一家公司,業務遍布上述各個賽道,日子卻一天比一天難熬——沒錯,說的正是58同城。

5月18日,界面新聞、九派新聞等多家媒體爆料58同城將開啟大規模裁員,比例高達30%-50%。按照58同城約3萬人的員工規模計算,未來幾個月最多有1.5萬人丟掉工作。

在2020年退市之后,58同城已經很久沒有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和網友熱議了。如今重返輿論中心,沒想到是以一種并不光彩的形式。一夜之間,微博、脈脈等社交平臺已經冒出了許多討論裁員傳聞的報道。在下方評論區,價值研究所發現一些令人唏噓的高贊回復:

“被裁掉的朋友,再找工作記得不要上趕集網。”

這番調侃表明,用戶對58同城旗下產品早已存在諸多不滿。失去用戶信任,也是58同城各項業務全面下滑的重要原因。

一度風光無限的58同城,怎么就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了?裁員止血后,還有翻身的可能嗎?

(圖片來自58同城官方微博)

被傳裁員半數員工,58同城終于對自己人出手了

對于大裁員一事,截止發稿時58同城尚未做出正面回應。不過綜合各個社交平臺的動態、媒體的爆料來看,裁員傳聞絕非空穴來風。

截止發稿時,經過一夜發酵的“58同城裁員30%”詞條仍掛在脈脈熱榜第六名。點進去可以發現,不少帶著“58同城員工”認證的用戶也在發文,印證了相關信息的真實性。

其中,一位ID名為“W等天晴”、身份認證為“58同城員工”的用戶發文表示,30%是個別部門的待遇,大部分業務線都是“50%起步”。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用戶則透露,這已經是58同城的第三波大裁員,很多優秀的老員工都已經離開公司。

上述用戶并未透露裁員具體涉及的業務線,但從各種蛛絲馬跡來看,58同城旗下的四大業務板塊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其中,認證為58同城員工的脈脈用戶“庫里S”爆料,自己所在TEG(技術工程平臺事業群)部門裁員比例為40%,也有部分項目組的比例在30%左右。另一位用戶“歐買嘎”則表示,自己所在的ABG部門裁員比例為50%,即傳說中的最高比例。

(圖片來自脈脈)

翻看這些用戶留言,價值研究所發現58同城的裁員雖然來得突然,卻也不是毫無預兆。

有前58同城員工在社交媒體爆料,過去三年公司一直有零星裁員,只不過力度沒有其他大廠那么大才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翻看歷史資料也可以發現,2020年和2021年58同城都爆出過“變相裁員”的消息,對部分員工實施輪崗、停薪留職和降薪40%等措施。尤其是在旗下王牌業務安居客沖擊IPO失敗后,相關業務就陷入收縮。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行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無力擴張的58同城份額縮水、走向裁員,實在是合情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曾在全國兩會上提議促進就業,此前也等多次承諾絕不裁員。如今58同城反倒成為互聯網裁員潮中做法最激進的大廠,劇情走向可謂相當諷刺。

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裁員對互聯網巨頭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但像58同城這樣一下子端掉半數員工的飯碗,力度之大實屬罕見。由于58同城業務線龐雜、涉及的行業眾多,這一番傷筋動骨的調整勢必會給整個行業帶來陣痛——比如要消化掉突然1萬多求職者,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58同城自己來說,裁員是結果,導致裁員的原因,更值得關注。

內外交困的58同城:內部組織混亂,外部競爭慘烈

公司要裁員,自然要從財務、業務上找原因。

自從2020年協議退市之后,58同城的業績就成為一個謎,外界無從得知其最新營收、利潤數據。不過在退市前,58同城的頹勢已顯露無疑:私有化退市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55.88美元,總市值約為84億美元,較巔峰期蒸發近三分之一。

退市之后,58同城也沒有如外界預期那樣返港或回A上市,而是就此消失于二級市場。近期的財務數據不可考究,業務上的混亂和失速,倒是顯而易見。

首先,業務太多太雜,是混亂的根源。

在退市之初,58同城分拆出七大業務線:快狗打車、轉轉、斗米兼職、58同鎮、58同城大學會、車好多以及由58到家轉型而來天鵝到家。后來快狗打車被分拆上市,58同城的內部組織架構也在2021、2022年進行多輪調整,共有上千名員工進行內部轉崗。

調整結束后,58同城將旗下的業務梳理成四大板塊:HRG(人力資源及職業教育事業群)、LBG(本地生活服務事業群)、ABG(汽車事業群)和HBG(房產事業群)。此外,58同城還仿效阿里等大廠打造大中臺模式,建立TEG、BIC(商業智能中心)和商業產品技術部,負責人均向聯席總裁何明科匯報。

58同城確實很努力了,希望將各大業務分類歸納、形成合力,但終究力有不逮。比如轉轉、駕校一點通等業務仍獨立發展,沒有并入上述事業群,沒有找準自己在集團中定位。花大力氣打造的技術中臺,如今更成為裁員重災區。

其次,58同城業務雖多,但卻沒有一個能做到行業頭部位置。

曾有網友戲稱58同城花了半輩子心血孵化出一堆行業老二,用幽默又不失犀利的言辭一舉戳中姚勁波最大心病。

其中,天鵝到家在2021年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其市場滲透率約為8%,不及美團的零頭;市場份額約為33%的轉轉情況稍好,占有率相當于老大哥閑魚的一半左右;至于58同城最重要的房產經紀市場,58同城主站和安居客加起來,也打不過貝殼……

即便是被拆分出去的快狗打車,同樣難逃老二命運。在同城貨運行業,貨拉拉才是行業老大,招股書顯示其貨運GTV為67.15億美元,對應的市場占有率約為43.5%,接近快狗打車的十倍。

在上述行業,規模、利潤一直是緊密相關了。只有將規模做大,才能有效攤薄成本、實現盈利。市場份額上的劣勢,變相切斷了58同城的上升通道。想邁過貝殼、美團、閑魚、貨拉拉這些行業老大爭取陽光與空氣,難度實在不小。

對于公司內部的問題及外部挑戰,高層肯定早有深刻認知。有消息稱,姚勁波去年年底曾在管理層溝通會上表示,2023年要將各事業群的考核標準從規模調整為利潤,并提出“所有城市、所有業務”都要盈利的苛刻要求。

以當前的行業環境,姚勁波應該很清楚全面盈利的目標有多難。提出這個目標,說明他真的著急了,真的沒有時間再等下去。如今走到裁員這一步,則表明這場沖刺行動提前宣告失敗。

從巔峰滑落谷底,58同城究竟輸在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內部的混亂,外部的競爭失利,都不過是因果循環。認真回顧其成長歷程可以發現,野蠻生長的企業文化,忽視用戶訴求的業務模式早已為日后的潰敗埋下伏筆。

58同城的第一個問題,是擴張太快、太急,手段也太單一。

58同城無疑是PC時代的受益者,曾經的流量大戶。業務增長期加緊收購各類公司,58同城本想將自己打造成國內覆蓋范圍最廣的綜合性信息服務平臺,吃掉更多流量紅利。

據天眼查數據,在上市后的18個月內,58同城接連投資、并購了14家企業。其中,收購趕集網被姚勁波視為職業生涯最成功的交易之一。收購剛完成那會兒,兩者合并市場份額超過80%,可以說是獨孤求敗。

然而,這種好日子沒有延續太長時間。沉迷投資并購,似乎讓58同城忽視了市場環境的變化,多次錯失風口,也錯過了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時機。

移動互聯時代和PC時代最大的差別是垂直應用崛起,綜合性信息網站不再受寵。前面提到的貨拉拉、Boss直聘、貝殼等應用,都扎根垂直領域把業務做深、做大,而不是兼收并蓄搞擴張。被貝殼為例,觸覺遠比58同城靈敏:率先嗅到地產中介行業的線上化、平臺化趨勢,從直營轉向平臺模式,在短短數年內完成對后者的超越。

58同城其他各項業務,也存在跟不上潮流的現象。比如Boss直聘提出創新式的聊天招聘模式時,58同城還停留在傳統投遞模式中。機會就是這樣一次次從58同城的手里溜走。

第二個問題,則是58同城最為用戶詬病的一點:盲目追逐流量、忽略信息安全、沒有做好內容生態。

在58同城的營收模式里,流量的作用無可取替。退市前的財報顯示,會員、在線營銷收入占比最高,前者主要靠企業充值,后者則和百度、淘寶等平臺類似以廣告為主。商家、招聘企業肯給58同城投錢,都是看中它的流量。

為了留住老客戶、開拓新客源,平臺要不斷提高用戶活躍度,增加信息分發量,卻也放松了審核標準,犧牲了信息真實性。58同城式分類網站信息本來就多且雜亂,平臺如果不把好關,用戶只會更容易踩雷。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輸入關鍵詞58同城,能搜出14000多條投訴,虛假信息、售后服務糟糕是用戶主要吐槽點。查看中國裁判文書網等機構的公開報告還能發現,自2019年以來58同城、趕集網因為發布虛假招聘消息收到近百起公開訴訟,涉及事主超過5000人。

對于做C端生意的58同城來說,一旦失去用戶信任,流量再多也再沒有意義了。以房產中介業務為例,貝殼光是打出“真房源”、全景VR看房這幾個賣點,口碑就足以秒殺58同城了。

將目光放回當下。比例最高可達50%的大裁員,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傷筋動骨的事情,58同城也需要一段日子才能緩過勁來。放眼未來,58同城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姚勁波沒有繳械投降的意思。只不過他的努力方式,似乎還是沒有偏離投資并購、做大規模這幾個老套路。

過去兩年,58同城又相繼投資了多家企業,最新消息是在今年2月入股奢侈品電商平臺紅布林,不久前還和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新能源車、二手車流通領域展開合作。

積極求變當然是好事,但58同城需要吸取此前的教訓。盲目擴張、過度追求流量,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寫在最后

回顧58同城這些年的轉型動態可以發現,姚勁波絕對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而且危機意識十分強烈。在PC被移動互聯網取代的時候,他就說過傳統信息分類網站已死,并一手推動58同城旗下各項業務向移動端轉型,只可惜結果令人失望。

在去年互聯網行業最艱難的時候,姚勁波還曾承諾絕不裁員。今天的故事卻表明,空洞的承諾在殘酷的現實前面終究不堪一擊。58同城的轉型之路波折重重,現在還沒看到靠岸的希望。裁員當然不是好消息,但為了活下去,也只能向現實低頭。

不過裁員無法解決所有問題,58同城想扛過寒冬,終究要靠業務能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58集團

3k
  • 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長姚勁波:建議加大人工智能應用端政策支持,將雇傭保姆費用納入家庭個稅抵扣范圍
  • 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建議房租年漲幅不得超過5%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58同城:成也PC,敗也PC

行業老二的無奈。

文|BT商業科技  

熬過漫長的寒冬后,互聯網行業終于看到一些起色,不少細分賽道都展現復蘇跡象。

Boss直聘、獵聘等招聘APP月活大漲,廣告鋪面大街小巷;房地產市場緩慢回暖,貝殼一季度營收203億元同比激增61.6%;汽車市場依舊火熱,線上二手車銷售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但偏偏有一家公司,業務遍布上述各個賽道,日子卻一天比一天難熬——沒錯,說的正是58同城。

5月18日,界面新聞、九派新聞等多家媒體爆料58同城將開啟大規模裁員,比例高達30%-50%。按照58同城約3萬人的員工規模計算,未來幾個月最多有1.5萬人丟掉工作。

在2020年退市之后,58同城已經很久沒有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和網友熱議了。如今重返輿論中心,沒想到是以一種并不光彩的形式。一夜之間,微博、脈脈等社交平臺已經冒出了許多討論裁員傳聞的報道。在下方評論區,價值研究所發現一些令人唏噓的高贊回復:

“被裁掉的朋友,再找工作記得不要上趕集網。”

這番調侃表明,用戶對58同城旗下產品早已存在諸多不滿。失去用戶信任,也是58同城各項業務全面下滑的重要原因。

一度風光無限的58同城,怎么就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了?裁員止血后,還有翻身的可能嗎?

(圖片來自58同城官方微博)

被傳裁員半數員工,58同城終于對自己人出手了

對于大裁員一事,截止發稿時58同城尚未做出正面回應。不過綜合各個社交平臺的動態、媒體的爆料來看,裁員傳聞絕非空穴來風。

截止發稿時,經過一夜發酵的“58同城裁員30%”詞條仍掛在脈脈熱榜第六名。點進去可以發現,不少帶著“58同城員工”認證的用戶也在發文,印證了相關信息的真實性。

其中,一位ID名為“W等天晴”、身份認證為“58同城員工”的用戶發文表示,30%是個別部門的待遇,大部分業務線都是“50%起步”。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用戶則透露,這已經是58同城的第三波大裁員,很多優秀的老員工都已經離開公司。

上述用戶并未透露裁員具體涉及的業務線,但從各種蛛絲馬跡來看,58同城旗下的四大業務板塊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其中,認證為58同城員工的脈脈用戶“庫里S”爆料,自己所在TEG(技術工程平臺事業群)部門裁員比例為40%,也有部分項目組的比例在30%左右。另一位用戶“歐買嘎”則表示,自己所在的ABG部門裁員比例為50%,即傳說中的最高比例。

(圖片來自脈脈)

翻看這些用戶留言,價值研究所發現58同城的裁員雖然來得突然,卻也不是毫無預兆。

有前58同城員工在社交媒體爆料,過去三年公司一直有零星裁員,只不過力度沒有其他大廠那么大才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翻看歷史資料也可以發現,2020年和2021年58同城都爆出過“變相裁員”的消息,對部分員工實施輪崗、停薪留職和降薪40%等措施。尤其是在旗下王牌業務安居客沖擊IPO失敗后,相關業務就陷入收縮。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行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無力擴張的58同城份額縮水、走向裁員,實在是合情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曾在全國兩會上提議促進就業,此前也等多次承諾絕不裁員。如今58同城反倒成為互聯網裁員潮中做法最激進的大廠,劇情走向可謂相當諷刺。

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裁員對互聯網巨頭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但像58同城這樣一下子端掉半數員工的飯碗,力度之大實屬罕見。由于58同城業務線龐雜、涉及的行業眾多,這一番傷筋動骨的調整勢必會給整個行業帶來陣痛——比如要消化掉突然1萬多求職者,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58同城自己來說,裁員是結果,導致裁員的原因,更值得關注。

內外交困的58同城:內部組織混亂,外部競爭慘烈

公司要裁員,自然要從財務、業務上找原因。

自從2020年協議退市之后,58同城的業績就成為一個謎,外界無從得知其最新營收、利潤數據。不過在退市前,58同城的頹勢已顯露無疑:私有化退市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55.88美元,總市值約為84億美元,較巔峰期蒸發近三分之一。

退市之后,58同城也沒有如外界預期那樣返港或回A上市,而是就此消失于二級市場。近期的財務數據不可考究,業務上的混亂和失速,倒是顯而易見。

首先,業務太多太雜,是混亂的根源。

在退市之初,58同城分拆出七大業務線:快狗打車、轉轉、斗米兼職、58同鎮、58同城大學會、車好多以及由58到家轉型而來天鵝到家。后來快狗打車被分拆上市,58同城的內部組織架構也在2021、2022年進行多輪調整,共有上千名員工進行內部轉崗。

調整結束后,58同城將旗下的業務梳理成四大板塊:HRG(人力資源及職業教育事業群)、LBG(本地生活服務事業群)、ABG(汽車事業群)和HBG(房產事業群)。此外,58同城還仿效阿里等大廠打造大中臺模式,建立TEG、BIC(商業智能中心)和商業產品技術部,負責人均向聯席總裁何明科匯報。

58同城確實很努力了,希望將各大業務分類歸納、形成合力,但終究力有不逮。比如轉轉、駕校一點通等業務仍獨立發展,沒有并入上述事業群,沒有找準自己在集團中定位。花大力氣打造的技術中臺,如今更成為裁員重災區。

其次,58同城業務雖多,但卻沒有一個能做到行業頭部位置。

曾有網友戲稱58同城花了半輩子心血孵化出一堆行業老二,用幽默又不失犀利的言辭一舉戳中姚勁波最大心病。

其中,天鵝到家在2021年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其市場滲透率約為8%,不及美團的零頭;市場份額約為33%的轉轉情況稍好,占有率相當于老大哥閑魚的一半左右;至于58同城最重要的房產經紀市場,58同城主站和安居客加起來,也打不過貝殼……

即便是被拆分出去的快狗打車,同樣難逃老二命運。在同城貨運行業,貨拉拉才是行業老大,招股書顯示其貨運GTV為67.15億美元,對應的市場占有率約為43.5%,接近快狗打車的十倍。

在上述行業,規模、利潤一直是緊密相關了。只有將規模做大,才能有效攤薄成本、實現盈利。市場份額上的劣勢,變相切斷了58同城的上升通道。想邁過貝殼、美團、閑魚、貨拉拉這些行業老大爭取陽光與空氣,難度實在不小。

對于公司內部的問題及外部挑戰,高層肯定早有深刻認知。有消息稱,姚勁波去年年底曾在管理層溝通會上表示,2023年要將各事業群的考核標準從規模調整為利潤,并提出“所有城市、所有業務”都要盈利的苛刻要求。

以當前的行業環境,姚勁波應該很清楚全面盈利的目標有多難。提出這個目標,說明他真的著急了,真的沒有時間再等下去。如今走到裁員這一步,則表明這場沖刺行動提前宣告失敗。

從巔峰滑落谷底,58同城究竟輸在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內部的混亂,外部的競爭失利,都不過是因果循環。認真回顧其成長歷程可以發現,野蠻生長的企業文化,忽視用戶訴求的業務模式早已為日后的潰敗埋下伏筆。

58同城的第一個問題,是擴張太快、太急,手段也太單一。

58同城無疑是PC時代的受益者,曾經的流量大戶。業務增長期加緊收購各類公司,58同城本想將自己打造成國內覆蓋范圍最廣的綜合性信息服務平臺,吃掉更多流量紅利。

據天眼查數據,在上市后的18個月內,58同城接連投資、并購了14家企業。其中,收購趕集網被姚勁波視為職業生涯最成功的交易之一。收購剛完成那會兒,兩者合并市場份額超過80%,可以說是獨孤求敗。

然而,這種好日子沒有延續太長時間。沉迷投資并購,似乎讓58同城忽視了市場環境的變化,多次錯失風口,也錯過了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時機。

移動互聯時代和PC時代最大的差別是垂直應用崛起,綜合性信息網站不再受寵。前面提到的貨拉拉、Boss直聘、貝殼等應用,都扎根垂直領域把業務做深、做大,而不是兼收并蓄搞擴張。被貝殼為例,觸覺遠比58同城靈敏:率先嗅到地產中介行業的線上化、平臺化趨勢,從直營轉向平臺模式,在短短數年內完成對后者的超越。

58同城其他各項業務,也存在跟不上潮流的現象。比如Boss直聘提出創新式的聊天招聘模式時,58同城還停留在傳統投遞模式中。機會就是這樣一次次從58同城的手里溜走。

第二個問題,則是58同城最為用戶詬病的一點:盲目追逐流量、忽略信息安全、沒有做好內容生態。

在58同城的營收模式里,流量的作用無可取替。退市前的財報顯示,會員、在線營銷收入占比最高,前者主要靠企業充值,后者則和百度、淘寶等平臺類似以廣告為主。商家、招聘企業肯給58同城投錢,都是看中它的流量。

為了留住老客戶、開拓新客源,平臺要不斷提高用戶活躍度,增加信息分發量,卻也放松了審核標準,犧牲了信息真實性。58同城式分類網站信息本來就多且雜亂,平臺如果不把好關,用戶只會更容易踩雷。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輸入關鍵詞58同城,能搜出14000多條投訴,虛假信息、售后服務糟糕是用戶主要吐槽點。查看中國裁判文書網等機構的公開報告還能發現,自2019年以來58同城、趕集網因為發布虛假招聘消息收到近百起公開訴訟,涉及事主超過5000人。

對于做C端生意的58同城來說,一旦失去用戶信任,流量再多也再沒有意義了。以房產中介業務為例,貝殼光是打出“真房源”、全景VR看房這幾個賣點,口碑就足以秒殺58同城了。

將目光放回當下。比例最高可達50%的大裁員,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傷筋動骨的事情,58同城也需要一段日子才能緩過勁來。放眼未來,58同城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姚勁波沒有繳械投降的意思。只不過他的努力方式,似乎還是沒有偏離投資并購、做大規模這幾個老套路。

過去兩年,58同城又相繼投資了多家企業,最新消息是在今年2月入股奢侈品電商平臺紅布林,不久前還和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新能源車、二手車流通領域展開合作。

積極求變當然是好事,但58同城需要吸取此前的教訓。盲目擴張、過度追求流量,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寫在最后

回顧58同城這些年的轉型動態可以發現,姚勁波絕對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而且危機意識十分強烈。在PC被移動互聯網取代的時候,他就說過傳統信息分類網站已死,并一手推動58同城旗下各項業務向移動端轉型,只可惜結果令人失望。

在去年互聯網行業最艱難的時候,姚勁波還曾承諾絕不裁員。今天的故事卻表明,空洞的承諾在殘酷的現實前面終究不堪一擊。58同城的轉型之路波折重重,現在還沒看到靠岸的希望。裁員當然不是好消息,但為了活下去,也只能向現實低頭。

不過裁員無法解決所有問題,58同城想扛過寒冬,終究要靠業務能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聊城市| 宁津县| 通渭县| 原平市| 崇仁县| 紫云| 水城县| 衢州市| 太仆寺旗| 贡觉县| 宁远县| 曲水县| 镇江市| 利川市| 盐津县| 弥渡县| 新绛县| 长岛县| 中山市| 伊金霍洛旗| 西丰县| 高青县| 饶平县| 安义县| 乳山市| 崇阳县| 阳江市| 黄平县| 泸定县| 晴隆县| 当雄县| 东兰县| 双流县| 罗甸县| 莒南县| 兴和县| 永年县| 吉木乃县| 多伦县| 太白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