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IPO雷達|成立不到4年的吉銳科技:超9成收入靠子公司,主管財務副總曾收警示函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IPO雷達|成立不到4年的吉銳科技:超9成收入靠子公司,主管財務副總曾收警示函

擬募資瘋狂擴產。

圖片來源:圖蟲

記者|梁怡

借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東風,又一家從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廠商沖刺上市。

近日,成立近4贛州吉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吉銳科技”)提交了創業板上市申請,擬募集11億元。

吉銳科技深耕新能源鋰電池循環利用領域,專業從事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回收利用及鋰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加工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電池級碳酸鋰、磷酸鐵、鎳//錳鹽等。因此,公司的收入分為兩部分,一是自產業務,通過直接采購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等,制造鋰電池材料產品進行銷售;二是受托加工,由客戶提供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公司為其提供加工服務。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鋰電池市場需求強勁,吉銳科技的業績大幅增長,行業地位隨之提升。其中2022年收入達到9.3億元,但超9成的收入來自收購的子公司,同時當年毛利率同比大幅下滑超20個百分點。

收入漲幅超40倍,毛利率波動下滑

2020-2022年(報告期內),吉銳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99.32萬元、1.66億元、9.3億元,三年漲幅達到4328.57%,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05.52萬元、3693.69萬元、1.11億元,實現扭虧為盈至過億的蛻變。

業績增長同樣使得吉銳科技躋身行業前列。根據GGII數據,2022年我國廢舊電池粉濕法處理量為32.5萬噸,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邦普循環、贛州龍凱、金晟新能、贛鋒循環和吉銳科技;2022年中國廢舊磷酸鐵鋰電池粉濕法處理量為11萬噸,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贛州龍凱、贛鋒循環、吉銳科技、江西環鋰和湖南金凱。

而公司業績暴增主要在于趕上新能源動力電池發展紅利,電池級碳酸鋰實現量價齊升。報告期內,公司電池級碳酸鋰銷售收入分別為1874.41萬元、1.47億元、7.74億元,期間增幅達到3973.68%,其中銷售平均單價分別為 3.45萬元/噸、11.11萬元/噸、43.03萬元/噸。

圖片來源:招股書

Wind數據顯示,2021年電池級碳酸鋰產品供需緊張,全年價格處于上行區間,從年初的5.30萬元/噸增長至年底的27.50萬元/噸,增幅418.87%2022年,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價格全年維持高位運行,年中和年末各經歷一次下跌,從年初的27.80萬元/噸一路上行,當年11月甚至一度逼近60萬元/噸的新紀錄,隨后出現下跌至2022年末的51.20萬元/噸。

圖片來源:wind

2023年,隨著供求關系變化,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持續“跳水”,今年4月份跌破20萬元/噸,不到半年時間,跌了超過60%。但隨后出現反彈427日至今,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漲幅累計達到47.2%

收入大幅增長的背后,吉銳科技的毛利率卻出現了劇烈波動。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9.83%41.13%23.52%,系由電池級碳酸鋰毛利率波動所致。

圖片來源:招股書

顯然,2022年電池級碳酸鋰毛利率下降超20個百分點,主要是單位售價漲幅無法覆蓋單位成本漲幅。吉銳科技的原材料主要為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主要以含鋰廢料為主,2022年含鋰廢料采購均價為173.73萬元/噸,較前一年的30.63萬元/噸漲幅達到467.19%

另外,招股書也提到,以2022年為基準,如果碳酸鋰銷售價格及對應的原材料成本同時下降10%30%50%時,吉銳科技的主營業務毛利下降額分別為1.22億元、7296.60萬元、2432.20萬元。

九成多收入來自子公司,一年估值漲超5

吉銳科技前身吉銳有限成立于2019524日,由司馬忠志、長信科技、廖志剛、蔡昶、李斌、季洪生、鄧杰香共同出資6000萬元設立,其中蔡昶、季洪生、鄧杰香共替7位股東代持。然而,成立僅4年的吉銳科技如何能夠切入鋰電池回收利用賽道且實現業績大增?

從現有核心技術人員來看,4名技術人員過往均有較長的行業從業時間以及豐富的從業經歷。

圖片來源:招股書

其中創始人司馬忠志、廖志剛從20043月至今在同一家公司中礦國際任職,前者擔任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董事、總經理,后者擔任董事。據招股書披露,20194月,中礦國際與政府簽署拆遷協議,并于20197月停止生產經營,進入拆遷程序;202110月,中礦國際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清算并成立清算組,目前處于清算過程中。

核心技術方面,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吉銳科技共有專利42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專利權利人為吉銳科技的2項,其中一項于20223月原始取得,另一項則是20174月從司馬忠志、廖志剛處受讓取得。權利人為力道新能的同樣是2項,分別于2015910月從李斌處受讓取得。

值得關注的是,李斌、力道新能對于吉銳科技的發展貢獻不小

20199月,吉銳有限以300萬元的對價收購深圳市春秋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斌自持有的力道新能85%15%的股權。天眼查顯示,李斌持有深圳市春秋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0%的股權,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該公司于202132日注銷。

由于成立之初吉銳科技的新建項目周期較長,在收購力道新能后,公司利用力道新能現有的廠房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和改擴建,這也成為公司報告期內磷酸鐵鋰廢舊鋰電池材料回收重要生產經營主體。

這筆300萬元的買賣到底有多劃算呢?2022年,力道新能營收8.69億元、凈利潤1.64億元,分別占母公司吉銳科技的93%148%

此外,核心技術人員謝萬程在入職吉銳科技之前,擔任江西江鎢鈷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長達10年時間(20101月至20202月)。

界面新聞發現,除了上述提到的4名高管,吉銳科技剩下3名高管的身份也不凡。

前合力泰(002217.SZ)財務總監、總經理陳貴生于20219吉銳科技10月起便任公司副總經理,現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主管公司的財務和人力資源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2021831日,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對陳貴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吉銳科技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袁偉佳20225月入職公司,此前擔任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贛州分公司負責人;財務經理、財務負責人尹華凌同樣于20225月入職公司,此前擔任容誠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審計員、項目經理。

業績加持下,資本加速涌入,2021年、2022年,公司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合計5.34億元,吉銳科技的身價也水漲船高。202110月,吉銳有限第二次增資時公司投前估值僅5.6億元,到202211月增資時的投前估值達到36億元。大約一年時間,吉銳科技的估值漲幅超5倍。

圖片來源:招股書

目前,吉銳科技的股權相對分散,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司馬忠志。其直接持有公司24.61%的股份,通過擔任贛州銳展、贛州銳科執行事務合伙人間接控制公司16.88%的股份的表決權,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41.49%股份的表決權。本次IPO完成,司馬忠志控制的表決權比例將下降為31.12%

加速擴產,再募約一個“自己”

據悉,截至2022年底,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的企業共88家,其中再生利用企業36家。行業競爭格局主要以打造產業鏈生態的企業為主,例如寧德時代攜手邦普循環,打造電池生產-使用-梯次利用-回收與資源再生產業閉環;贛鋒鋰業成立贛鋒循環,推動廢舊電池回收利用華友鈷業借力華友循環,開拓上下游合作,發力打造循環產業生態; 天奇股份收購金泰閣布局動力電池回收,持續推進電池回收領域的研發與創新。

作為行業新貴,缺乏產業鏈優勢的吉銳科技全力押注加速擴產。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0.91%79.05%79.65%,主要包括國軒高科、廈鎢新能、龍蟠科技、長遠鋰科、天力鋰能、建發股份等國內鋰電池產業鏈龍頭企業。

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電池級碳酸鋰產能為4000噸,其中自產和受托共計產量3274.39噸,產能利用率達到81.86%;磷酸鐵產能4400噸,產量3433.55噸,產能利用率為78.04%

目前,吉銳科技年產2.5萬噸廢舊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回收項目處于建設期,預算投入3.2億元,2022年底累計投入占比90.52%

與此同時,公司的負債也同步上升。截至2022年底,短期借款為1.5億元,去年同期僅0.26億元,長期借款0.6億元,轉一年內到期1000萬元。資產方面,2022年末資產總額為12.63億元,其中貨幣資金4.58億元,存貨2.06億元。

本次IPO,吉銳科技擬募資11億元,其中10億用于年處理30萬噸鋰電池循環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年處理11萬噸磷酸鐵鋰電池),項目建成后預計可以形成磷酸鐵鋰電池單體、磷酸鐵鋰黑粉兩種廢舊電池料共11萬噸的處理能力;剩余1億元用于鋰離子電池材料循環制造研發技術中心項目。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長信科技

950
  • 龍虎榜丨長信科技今日漲停,知名游資方新俠凈買入2595.33萬元
  • 智能眼鏡銷量釋放,AR/VR領域相關新材料需求增長,VRETF(159786)強勢走高,長信科技、領益智造、深天馬A等領漲。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IPO雷達|成立不到4年的吉銳科技:超9成收入靠子公司,主管財務副總曾收警示函

擬募資瘋狂擴產。

圖片來源:圖蟲

記者|梁怡

借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東風,又一家從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廠商沖刺上市。

近日,成立近4贛州吉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吉銳科技”)提交了創業板上市申請,擬募集11億元。

吉銳科技深耕新能源鋰電池循環利用領域,專業從事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回收利用及鋰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加工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電池級碳酸鋰、磷酸鐵、鎳//錳鹽等。因此,公司的收入分為兩部分,一是自產業務,通過直接采購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等,制造鋰電池材料產品進行銷售;二是受托加工,由客戶提供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公司為其提供加工服務。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鋰電池市場需求強勁,吉銳科技的業績大幅增長,行業地位隨之提升。其中2022年收入達到9.3億元,但超9成的收入來自收購的子公司,同時當年毛利率同比大幅下滑超20個百分點。

收入漲幅超40倍,毛利率波動下滑

2020-2022年(報告期內),吉銳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99.32萬元、1.66億元、9.3億元,三年漲幅達到4328.57%,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05.52萬元、3693.69萬元、1.11億元,實現扭虧為盈至過億的蛻變。

業績增長同樣使得吉銳科技躋身行業前列。根據GGII數據,2022年我國廢舊電池粉濕法處理量為32.5萬噸,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邦普循環、贛州龍凱、金晟新能、贛鋒循環和吉銳科技;2022年中國廢舊磷酸鐵鋰電池粉濕法處理量為11萬噸,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贛州龍凱、贛鋒循環、吉銳科技、江西環鋰和湖南金凱。

而公司業績暴增主要在于趕上新能源動力電池發展紅利,電池級碳酸鋰實現量價齊升。報告期內,公司電池級碳酸鋰銷售收入分別為1874.41萬元、1.47億元、7.74億元,期間增幅達到3973.68%,其中銷售平均單價分別為 3.45萬元/噸、11.11萬元/噸、43.03萬元/噸。

圖片來源:招股書

Wind數據顯示,2021年電池級碳酸鋰產品供需緊張,全年價格處于上行區間,從年初的5.30萬元/噸增長至年底的27.50萬元/噸,增幅418.87%2022年,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價格全年維持高位運行,年中和年末各經歷一次下跌,從年初的27.80萬元/噸一路上行,當年11月甚至一度逼近60萬元/噸的新紀錄,隨后出現下跌至2022年末的51.20萬元/噸。

圖片來源:wind

2023年,隨著供求關系變化,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持續“跳水”,今年4月份跌破20萬元/噸,不到半年時間,跌了超過60%。但隨后出現反彈427日至今,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漲幅累計達到47.2%

收入大幅增長的背后,吉銳科技的毛利率卻出現了劇烈波動。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9.83%41.13%23.52%,系由電池級碳酸鋰毛利率波動所致。

圖片來源:招股書

顯然,2022年電池級碳酸鋰毛利率下降超20個百分點,主要是單位售價漲幅無法覆蓋單位成本漲幅。吉銳科技的原材料主要為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主要以含鋰廢料為主,2022年含鋰廢料采購均價為173.73萬元/噸,較前一年的30.63萬元/噸漲幅達到467.19%

另外,招股書也提到,以2022年為基準,如果碳酸鋰銷售價格及對應的原材料成本同時下降10%30%50%時,吉銳科技的主營業務毛利下降額分別為1.22億元、7296.60萬元、2432.20萬元。

九成多收入來自子公司,一年估值漲超5

吉銳科技前身吉銳有限成立于2019524日,由司馬忠志、長信科技、廖志剛、蔡昶、李斌、季洪生、鄧杰香共同出資6000萬元設立,其中蔡昶、季洪生、鄧杰香共替7位股東代持。然而,成立僅4年的吉銳科技如何能夠切入鋰電池回收利用賽道且實現業績大增?

從現有核心技術人員來看,4名技術人員過往均有較長的行業從業時間以及豐富的從業經歷。

圖片來源:招股書

其中創始人司馬忠志、廖志剛從20043月至今在同一家公司中礦國際任職,前者擔任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董事、總經理,后者擔任董事。據招股書披露,20194月,中礦國際與政府簽署拆遷協議,并于20197月停止生產經營,進入拆遷程序;202110月,中礦國際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清算并成立清算組,目前處于清算過程中。

核心技術方面,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吉銳科技共有專利42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專利權利人為吉銳科技的2項,其中一項于20223月原始取得,另一項則是20174月從司馬忠志、廖志剛處受讓取得。權利人為力道新能的同樣是2項,分別于2015910月從李斌處受讓取得。

值得關注的是,李斌、力道新能對于吉銳科技的發展貢獻不小

20199月,吉銳有限以300萬元的對價收購深圳市春秋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斌自持有的力道新能85%15%的股權。天眼查顯示,李斌持有深圳市春秋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0%的股權,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該公司于202132日注銷。

由于成立之初吉銳科技的新建項目周期較長,在收購力道新能后,公司利用力道新能現有的廠房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和改擴建,這也成為公司報告期內磷酸鐵鋰廢舊鋰電池材料回收重要生產經營主體。

這筆300萬元的買賣到底有多劃算呢?2022年,力道新能營收8.69億元、凈利潤1.64億元,分別占母公司吉銳科技的93%148%

此外,核心技術人員謝萬程在入職吉銳科技之前,擔任江西江鎢鈷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長達10年時間(20101月至20202月)。

界面新聞發現,除了上述提到的4名高管,吉銳科技剩下3名高管的身份也不凡。

前合力泰(002217.SZ)財務總監、總經理陳貴生于20219吉銳科技10月起便任公司副總經理,現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主管公司的財務和人力資源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2021831日,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對陳貴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吉銳科技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袁偉佳20225月入職公司,此前擔任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贛州分公司負責人;財務經理、財務負責人尹華凌同樣于20225月入職公司,此前擔任容誠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審計員、項目經理。

業績加持下,資本加速涌入,2021年、2022年,公司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合計5.34億元,吉銳科技的身價也水漲船高。202110月,吉銳有限第二次增資時公司投前估值僅5.6億元,到202211月增資時的投前估值達到36億元。大約一年時間,吉銳科技的估值漲幅超5倍。

圖片來源:招股書

目前,吉銳科技的股權相對分散,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司馬忠志。其直接持有公司24.61%的股份,通過擔任贛州銳展、贛州銳科執行事務合伙人間接控制公司16.88%的股份的表決權,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41.49%股份的表決權。本次IPO完成,司馬忠志控制的表決權比例將下降為31.12%

加速擴產,再募約一個“自己”

據悉,截至2022年底,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的企業共88家,其中再生利用企業36家。行業競爭格局主要以打造產業鏈生態的企業為主,例如寧德時代攜手邦普循環,打造電池生產-使用-梯次利用-回收與資源再生產業閉環;贛鋒鋰業成立贛鋒循環,推動廢舊電池回收利用華友鈷業借力華友循環,開拓上下游合作,發力打造循環產業生態; 天奇股份收購金泰閣布局動力電池回收,持續推進電池回收領域的研發與創新。

作為行業新貴,缺乏產業鏈優勢的吉銳科技全力押注加速擴產。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0.91%79.05%79.65%,主要包括國軒高科、廈鎢新能、龍蟠科技、長遠鋰科、天力鋰能、建發股份等國內鋰電池產業鏈龍頭企業。

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電池級碳酸鋰產能為4000噸,其中自產和受托共計產量3274.39噸,產能利用率達到81.86%;磷酸鐵產能4400噸,產量3433.55噸,產能利用率為78.04%

目前,吉銳科技年產2.5萬噸廢舊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回收項目處于建設期,預算投入3.2億元,2022年底累計投入占比90.52%

與此同時,公司的負債也同步上升。截至2022年底,短期借款為1.5億元,去年同期僅0.26億元,長期借款0.6億元,轉一年內到期1000萬元。資產方面,2022年末資產總額為12.63億元,其中貨幣資金4.58億元,存貨2.06億元。

本次IPO,吉銳科技擬募資11億元,其中10億用于年處理30萬噸鋰電池循環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年處理11萬噸磷酸鐵鋰電池),項目建成后預計可以形成磷酸鐵鋰電池單體、磷酸鐵鋰黑粉兩種廢舊電池料共11萬噸的處理能力;剩余1億元用于鋰離子電池材料循環制造研發技術中心項目。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油尖旺区| 高青县| 衡南县| 绥德县| 和林格尔县| 宿松县| 广灵县| 山东| 德州市| 乌拉特前旗| 寿阳县| 霍邱县| 都昌县| 庆元县| 绥芬河市| 金门县| 政和县| 高台县| 临猗县| 财经| 丰都县| 洛南县| 安仁县| 乐昌市| 贵港市| 孟津县| 定陶县| 丹江口市| 紫金县| 新干县| 鸡东县| 高尔夫| 罗山县| 阜新市| 靖州| 英德市| 肃北| 马山县| 张掖市|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