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曠
ChatGPT大行其道,各行各業迫不及待披上了AI大模型的“盔甲”,有的企業自研AI大模型,有的企業牽手頭部科技企業,尋求智能產品價值的最大化,智能家電行業也不例外。
在國內,百度AI大模型文心一言一經推出就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生態伙伴,TCL、海信視像、美的等家電品牌也相繼宣布接入“文心一言”,成為百度文心一言的首批生態合作伙伴。還有的家電廠商選擇與ChatGPT合作,比如家電品牌漢美馳發布了全球首款應用了ChatGPT的家電產品“AI牛扒空炸料理機”。
從智能家電單品到智能家電產品矩陣,再到擁有智慧大腦的智慧家庭,家電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但“偽智能”的質疑聲依舊存在。AI大模型技術有望解決家電產品智能化瓶頸,給海爾智家、美的智家等頭部企業提供了向上攀爬的機會。
AI大模型成為新變量
經過漫長探索期、增長期,智能家電行業增速逐漸放緩,相關企業將增長希望寄托于新技術應用方面。據統計,智能家居整體市場中,2022年AI技術的行業整體滲透約為25%,伴隨用戶對家居安全系數及家居舒適度要求的提高與技術成熟度的提升,AI技術將更多滲透到各品類產品。
海爾智家、美的智家一直追求家電產品的“終極智能形態”,也就是全自動、自學習、自感知的智能家電,AI大模型技術的落地讓它們看到希望,成為了智能家電品牌競爭新變量。
對于家電企業來說,AI大模型的接入有望提升智能家電的自我學習能力,優化產品的交互體驗,實現產品的智能化升級增強產品競爭力。此外,多種AI新技術催生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將驅動智能家電企業高質量發展。
美的官方表示:“接入百度文心一言能力后,美的智能家居、美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將可以優先內測和試用文心一言的諸多能力,將明顯提升現有產品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將與百度技術團隊一起協力打造面向智能家居場景的解決方案。”
對于AI大模型廠商來說,AI 大模型技術落地處于初步摸索階段,智能家電迭代發展較快是最好的落地場景之一,未來更多智能家電接入AI大模型,可提高 AI 大模型技術的落地效率和效果。
對于消費者來說,“AI大模型+智能家電”,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的交互方式,更豐富的內容。在家電智能化升級方面,AI大模型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AI大模型技術可讓人們通過語音、控制所有家電產品,讓開燈、開電視、開空調變得簡單,改善人們的智慧家居生活體驗。
總之,目前市面的智能家電吹牛皮仍處于初級智能化階段,接入AI大模型技術優化產品交互體驗,實現高效、生動、可持續的人機互交聯系,海爾智家、美的智家等頭部玩家的AI之爭也將進入新維度。
AI營銷激活新增長
產品之外,智能家電企業營銷戰火連綿不絕,多家智能家電企業搞促銷刺激消費,使得智能家電銷量穩定增長。
蘇寧易購發布五一消費大數據顯示,蘇寧易購全國門店客流同比提升23%,綠色節能家電銷售同比增長56%,智能家電家居類商品銷售同比增長73%,門店5萬元以上套購訂單同比增長65%。
在渠道方面,除了線下門店和傳統電商平臺,智能家電企業入駐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或在自家APP,開啟直播帶貨生涯。據了解,海爾官方旗艦店在抖音上擁有近200萬用戶,美的官方旗艦店抖音用戶同樣有160多萬。
渠道多元化帶來了新的增長機會,新一季度海爾智家營收凈利雙收。海爾智家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海爾智家實現營收650.66億元,同比增長8%;實現凈利潤39.71億元,同比增長12.6%;實現扣非凈利潤37億元,同比增長16%。
值得一提的是,AI技術也為智能家電企業營銷帶來強勁助力。
近幾年,美的利用AI技術實現從流量運營向用戶運營的轉型升級,其基于AI技術分析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升級全流程交易、交互服務,通過強化內容與數字化營銷,實現品牌精準曝光、產品精準投放,極大程度降低營銷成本。
不出意外,美的還將利用智能技術優化研發、制造、營銷等多個產業環節。去年,美的提出“數字美的2025”目標:“業務在線化要達到100%;數據業務化,數字驅動運營達到70%,智能化決策要做到40%,核心指標體系是現在的10倍……”。
AI能力已經成為廣告主選擇數字營銷服務商時的重要考量因素,擁抱AI助力營銷升級的企業,不止美的智家、海爾智家。根據《2022AI營銷白皮書》的調研結果,44%的企業認為AI營銷是未來兩年最具期待的營銷方式,63%的企業在選擇代理公司時,更看重“AI技術實力”。
一來,借助AI技術可以快速洞察用戶需求,精準觸達潛在用戶,提高品牌傳播效率。二來,AI營銷工具可以輔助生成個性化的內容和營銷創意,幫助企業更好地制定營銷方案;三來,虛擬數字人、智能客服等AI產品的運用優化了服務體驗,提升了營銷效率。
海爾智能、美的智能拓寬營銷渠道,借AI之力實現用戶的長周期管理,也為其高端化、全球化鍛造了強大的品牌競爭力。
高端化、全球化增添新動能
近幾年,海爾智家、美的智家等家電企業轉戰高端市場,打造高端品牌、推出高端產品并且向海外市場進軍,構建第二條增長曲線。
2022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海爾智家海外營收占比52%(1261億),美的為41.5%(1426億),格力為12.2%(232億)。其中,海爾智家的海外自主品牌銷售額占比幾乎達到了100%,格力電器的海外自主品牌銷售額占比為50%。
在海外布局方面,美的主打代工出海賺取加工費,海外營收大部分來自OEM訂單,而海爾智家選擇品牌出海,通過自主品牌經營,打造海外品牌效應。相同的道路不同的戰略,美的和海爾均獲得了長足的增長,側面證明了在海外依然有很多未被開墾的家電市場等待耕耘。
全球化、高端化已成為家電企業發展共識,海爾、美的不斷并購海外高端家電品牌加速高端家電品牌矩陣的構建,海外競爭也進一步加劇。
近期,有傳聞稱美的要收購瑞典知名高端品牌伊萊克斯,美的方面表示“還在論證階段,沒有確切消息”。在此之前,美收購日本東芝家電業務、意大利中央空調企業CLIVET、美國吸塵器企業EUREKA以及機器人制造商德國KUKA庫卡。
無獨有偶,海爾相繼收購GE Appliances(美國通用白電)、Fisher&Paykel(新西蘭)、Aqua(日本)和Candy(意大利)等一系列海外品牌,通過“買買買”構建品牌矩陣,迅速占領高端智能家電市場。
在高端市場,美的、海爾經過長期的研發投入、品牌營銷和市場推廣,進入了收獲期。海爾智家旗下高端家電品牌卡薩帝2022年營收已經突破200億元,在高端市場持續穩居第一,美的旗下的高端品牌COLMO在2022年整體零售額突破80億元,同比增長90%。
與此同時,海爾和美的“高端之爭”,從高端單品牌、單產品、單場景轉向高端全屋智能,海爾創立全屋智能場景品牌三翼鳥,美的創立“美的智慧家”,以家庭場景為據點,以多元交互方式為手段,實現家用電器的智能化連接,提升高端智能家電使用體驗。
不得不說,海爾智家、美的智家等家電企業持續推進品牌高端化、全球化,拓寬了市場空間也提高了利潤空間,智能家電市場競爭未到終局。
吹響新一輪角逐號角
家電市場一片紅海,智能化、場景化、全球化正在成為智能家電企業的增長動力。
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DC的跟蹤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突破2.6億臺,同比增長17.1%,預計未來智能家居市場將快速發展,2025年市場出貨量有望接近5.4億臺,市場規模將突破8000億元。
機遇與挑戰并存,AI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給智能家電企業提出新的AI應用考驗,同時新一代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迫使智能家電企業不斷革新產品、場景和服務,國內智能家電企業的突圍之路任重道遠。
一方面,新技術應用有望改善智能家電的自感知、自協調、自學習等能力。當下主流的智能家電產品依舊需要手機或者遙控器控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即便是擁有語音交互功能,也存在語音識別問題,真正實現家電產品的智能化轉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另一方面,用戶群體的變化將推動智能家電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隨著時間推移,以“Z世代”為主的年輕人群體成家電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對產品顏值、創意、質量均有高要求,而這些家電消費需求都會成為家電企業的研發方向,也是新挑戰。
對于家電企業來說,價格競爭、渠道競爭階段已成為過去式,技術創新、用戶精細化運營成為贏下智能家電競爭的關鍵,因此具備技術創新能力、精細化運營能力和強盛的生態體系的玩家或將最終勝出。
2023年即將過半,智能家居市場吹響了新一輪的角逐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