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范建
目前市面上究竟有多少“好太太”,恐怕好太太自己也不清楚。
近期,全國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密集查出,各種打著“xx好太太”旗號的燃氣灶、吸油煙機等產品不合格,一定程度上傷及了正牌“好太太”的品牌美譽度。
對于打假,打擊蹭商標、商號等違法行為,好太太一直不遺余力。
無奈,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xx好太太”誤傷好太太
最近一段時間,好太太很受傷。
一大堆名叫“xx好太太”的各類產品,被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查出不合格,一定程度上傷及主營晾衣架等產品的上市公司“好太太”。
據媒體統計,近期,在全國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的“黑榜”中,至少有8起,涉及各種“好太太+”(或拼音)。
3月17日,上海市場監管局查出,由司米克家居生產,品牌名為“Haotaitai”的一款集成灶,被檢出“結構項目不合格”。
據該公司官網介紹,Haotaitai品牌誕生于1996年,一直專注于廚電領域。有吸油煙機、燃氣灶具、熱水器等一系列廚電產品,并已進入廚房集成吊頂以及全屋定制領域。
工商信息顯示,2022年以來,好太太曾因相關商標的爭議,與司米克家居產生過法律糾紛。
4月,北京房山區市場監管局抽檢查出,由中山市東鳳鎮薩浦萊斯廚衛電器廠生產,品牌為“生活好太太”的一款家用燃氣灶,“熱負荷、燃氣導管”項目不合格。
其后,西藏、浙江等地市場監管部門抽檢查出,品牌為“好太太”、“初心好太太”、“依傢好太太”、“信聯好太太”、“盡美好太太”等的燃氣灶、吸油煙機等產品,存在質量不合格的問題。
事實上,國內做晾衣架的上市公司好太太(603848.SH),其主打的品牌為“HOTATA 好太太”。近年來,“好太太”品牌及相關商標,陸續獲評為廣州市、廣東省著名商標,以及中國馳名商標。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與以上“好太太+”被查同期,正牌好太太生產的品牌為“HOTATA好太太”的一款智能晾衣架,也被檢出“標志和說明”項目不合格。
打假打不盡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大多數家庭,還在用繩子、竹竿或是鋼管晾曬衣服。當時,王妙玉在家當全職太太,洗衣晾曬等家務活自然落在了她了身上。
她生活的廣州地處沿海地區,刮大風是常事。經常出現洗干凈的衣服掛在晾衣繩上,被大風刮走。
王妙玉敏銳地發覺,在晾衣服這件事上,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做出一款與眾不同的晾衣架,可以解決無數家庭婦女的煩惱。
經過走訪,王妙玉發現,市面上沒有一個有影響力的晾衣架品牌,這更堅定的自己創業的想法。
她的創業思路,得到了丈夫沈漢標的支持,他辭職回家,和妻子共同研究。歷時半年,他們終于發明了一款手搖可升降晾衣架。旋即出資成立廣東好太太,進入晾衣架行業。
在家居行業中,晾衣架是一個極小的細分品類。公司從創立之初,就注重品牌打造,經過多年發展和投入,成為國內晾衣架行業的頭部品牌。
2017年末,好太太頂著“晾衣架第一股”的光環,登陸上交所主板。
招股書顯示,上市之前,好太太就已擁有了超過200項注冊商標,其中,29個為常用商標,其余為防御性商標。
即便如此,因為品牌具有較強的知名度,公司始終面臨著商標以及商號侵權等問題。好太太與中山市好生活電器、江蘇好太太家居建材、廣東好太太電器、好太太電器(中國)等企業,都曾發生過商標爭議糾紛。
工商資料顯示,好太太的涉訴案件中,超半數為“侵害商標權糾紛”,其中340個案件中,好太太的身份都是原告。
掌控兩家上市公司
很多人不知道,沈漢標、王妙玉夫婦,不僅是好太太的實際控制人,還是定制家居企業好萊客的老板。好萊客早于好太太兩年多,搶先登陸上交所主板。
截至今年3月末,沈、王二人合計直接持有好萊客67.09%股權、好太太83.18%股權,身價超過70億元。
沈漢標為兩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并親自擔任好萊客總經理。王妙玉的主要精力放在好太太身上,以總經理的身份,直接負責該公司日常經營。
2022年,兩家公司的業績表現均不盡如人意。好萊客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6.25%,跌破30億元規模,不過,有上年的低基數打底,公司該年度業績大幅增長。今年一季度,又被打回原形,營收和業績雙雙大降,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97.21%,僅有96.41萬元。
好太太2022年度,營業收入微降3.05%至13.82億元,錄得歸母凈利潤2.19億元,同比下滑27.19%,為公司上市后的最差業績表現。
隨著晾衣架行業從手搖向電動和智能化升級,2022年,好太太傳統晾衣架產品銷售同比下滑31.71%,在此期間,新產品沒有快速補位,智能家居產品僅增長了4.77%。
產銷數據顯示,2022年,好太太智能家居和傳統晾衣架產品銷量雙雙下滑,直接導致庫存快速攀升。其中,智能家居產品的庫存量同比增長超過80%。
雖然,好太太在晾衣架領域,已穩居頭部地位,但2022年,智能晾衣架的市場規模也僅有125億元,淺水養不出大魚。
公司上市之后,將眼光投向了千億級的智能家居領域。快速進入智能鎖,這一全新賽道。
據行業研究報告,2022年,智能家庭安防需求量增長超過 90%,智能門鎖逐漸成為生活剛需品。預計到2027年,中國智能鎖行業市場規模或達388億元,年復合增速20%
水大則魚多。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眾多競爭者闖入。傳統門鎖品牌、互聯網科技品牌、專業智能門鎖品牌及3C品牌等紛紛搶灘。2022年,中國智能門鎖企業數量就已超過3000家,品牌魚龍混雜,產品同質化嚴重、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日益突出。
晾衣架之外的智能產品,對公司的業績貢獻如何?好太太的年報中,暫沒有詳細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