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胖部
編輯|樸芳
美依禮芽在快手的首場直播有個烏龍,龔琳娜從評論區里看到有人想聽美依禮芽唱《青鳥》,卻被美依禮芽告知這并非自己的歌。話雖如此,美依禮芽還是憑著記憶唱了一小段,也讓粉絲們驚喜不已,只不過,之后吐槽“偽二次元”的聲音還是在所難免。
“誰來了都只會讓人家唱《青鳥》”,聽起來確實有些不靠譜。但這類“泛二次元”受眾,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是當下二次元生態泛化的介質。而快手對美依禮芽的重視,也與其能夠帶動的這部分可觀的潛在流量有關。
這場直播最終吸引了9051萬場觀、1.1億點贊,或許趕不上成龍、周杰倫等的成績,但考慮到這場直播僅有1小時,而且評論表現出了極高的活性,第二天仍然有若干話題掛在熱門,應該認為這還是一場超出預期的直播。
而除了站內促活,快手或許更看重的是,美依禮芽直播所帶動的站外熱度。在二次元受眾聚集的B站,這場直播的視頻在一夜之間被做成數百條內容;在微博,#杜華汪東城輪流當美依禮芽榜一#話題上了熱搜,閱讀量近2500萬。
對于快手來說,多年來形成的站內自生長體系,能夠讓內部始終保持一種內容活性,但在站外話題出圈這個驗證平臺價值的指標上,快手近兩年卻略顯乏力。在這背后,是平臺內外部環境變化帶動的連鎖反應,也正指向快手目前流量轉化率的關鍵問題。
美依禮芽所帶來的高價值流量,或許也因此有望成為快手的“極樂凈土”。
美依禮芽,快手的市場興奮點?
美依禮芽此次勇闖內娛,可謂風頭一時無兩。《乘風2023》初舞臺演繹《極樂凈土》,中日雙語、穩如CD的表現,與最終僅為第七位的現場排名,在一些二次元用戶和樂迷們看來根本不匹配;第二期《花海》的成績,更是帶來了巨大的線上爭議。
“給內娛一點小小的二次元震撼”,仿佛一聲沖鋒號,吹出了線上7000萬票的斷層熱度和全網霸屏,也吹出了罕見的粉絲粘性與影響力。
需要指出的是,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雖然在鼓吹“二次元只是老了,不是死了”的許多老二次元是此次美依禮芽熱度傳播的核心力量,甚至可以類比此前為周杰倫打投的某種熱情,但真正支撐起美依禮芽此次破圈的,恰恰是所謂泛二次元,包含老二次元們說的“偽二次元”。
根據艾瑞咨詢預測,2023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將達到5億,二次元內容市場規模則可達1195億元;這些用戶與傳統概念中深度迷戀日漫、游戲及衍生產品的愛好者已經形成了差異,更多的是基于對一種文化的認同,以及基于認同出現的消費行為。
這個群體的畫像,也從傳統定義的90后、95后進一步向上、向下泛化,與目前中文互聯網的主流用戶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交集,進而對年輕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甚至成為許多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這也意味著,打通了這部分用戶關注的美依禮芽具有著極高的流量價值。在某種意義上,美依禮芽以具有跨圈層魅力的舞臺表現,給了泛二次元群體一次作為整體向大眾發聲的機會。
泛二次元群體的價值,是早已被認可的,而這些受眾目前在各社交平臺也都極具存在感。根據2020年的數據,快手彼時二次元日活用戶已經突破1億,其中Z世代占比超85%,兩年內用戶規模增長150%;2022年初的“冬日暴擊”投稿活動,視頻播放超800億。
截取自《2020快手二次元內容盤點》
因此對于快手來說,美依禮芽的流量價值是極高的,不但能夠實現高效的內部促活,也成為打造全網話題的重要支撐點。
而快手表現出了對這種價值的急迫感。從5月11日邀請美依禮芽獨家入駐,到16日的首播,整個決策動作過程極快。要理解這種急迫感,還要從快手近年來的內外部環境說起。
快手需要高價值的營銷事件
能否制造破圈的話題性事件,是考驗社交平臺影響力的關鍵指標。
邏輯不難理解,這項指標背后掛著一系列硬性數據,站內活躍用戶數、參與討論的活性和粘性、內容擴散的破圈層效率、站外傳導的速度等等,反過來進一步為站內用戶提供身在流行話題前線的滿足感,以及平臺內外部場景“空氣對流”帶來的流動性。
但快手近兩年在這方面似乎有些缺乏存在感,有幾個標準可以作為參考,比如紅人、熱歌和熱點事件的推新效率。
就以今年前四個月為例,熱門事件如淄博燒烤,整個事件的孵化是從抖音同城熱搜“大學生組團坐高鐵去淄博擼串”開始的,并依托特種兵旅游的熱度進一步傳播,后續代表人物是抖音千萬博主@B太和@特別烏啦啦。
而作為另一熱點,#特種兵式旅游 在抖音的話題閱讀量達30.8億,而同類話題在快手上閱讀量最高的也僅有4957萬。不能排除受眾畫像對事件傳播的影響,但客觀上確實會擠壓快手的話題傳播空間。
紅人方面,今年直播領域比較出圈的董潔來自小紅書,話題度較高的瘋狂小楊哥還有張大大則以抖音為陣地;最具傳播度的熱歌《愛如火》與《挖呀挖呀挖》,也都是通過抖音完成了大眾向傳播和話題迭代。
而在平臺角度上,今年抖音與騰訊視頻在4月達成戰略合作,成為整個視頻行業關注的焦點事件,被認為將成為長短視頻合作新格局的節點事件,也意味著短視頻正規化的發展進程。但在快手,目前還缺乏與頭部長視頻的對接聲音。
快手正處于一定程度上的沉默中。而如何結合財報看,或許可以認為,這是一個修煉內功的過程。
根據2022年報,快手平均日活、月活和日均使用時長均在上漲,截至四季度分別達到3.66億、6.4億和133.9分鐘。問題仍然在于如何將平臺流量貨幣化,去年第四季度虧損率第一次被壓到了個位數;全年虧損同比減少82.46%,但歸屬母公司凈虧損仍然有136.91億元。
圖片截取自快手2022年財報
銷售和營銷開支成為快手節流的關鍵,去年四季度,快手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下降了4.8%,這也是上市之后首次集團占比低于35%;全年經過調整戰略,營銷支出同比減少約71億元。
這部分支出的減少是必要的。從2019年K3開始,快手的營銷支出直線升高,2020年營銷費用就花了226億,占到總收入的45%;2021年營銷支出直接增加到了442億,占比高達55%。伴隨著快手從擴張型策略轉向健康發展優先,無節制的燒錢買量必然要叫停。
但影響也很明顯,無論基于平臺性質還是加強社交屬性的發展理念,保持一定的對外營銷動作是必需的,而目前快手正在話題場中逐漸出現退守。聲量縮水的現實與補全貨幣能力的需求,兩者陷入賽跑的處境,絕對不是快手希望看到的。
比較理想的狀態是,盡可能高效地打造高價值營銷事件,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從這個角度理解快手圍繞美依禮芽的營銷動作,不難理解平臺的需求。
這也是今年以來快手明星策略的整體思路。從脫口秀女主播劉小啦的首秀,到郭德綱獨家入駐后每天中午更新,快手需要更扎實、更具傳播性的內容,并尋找打開站外擴散的機會。或許如此次美依禮芽首秀一樣,自帶的話題性就能實現破圈,再更高效地匹配營銷動作。
也應該看到,快手長期以來的內容能力,確保了其營銷動作的有效性。美依禮芽的首播獲得了不錯的反饋,除了聲量本身,粉絲們對快手粉色系的鮮花背景、邊吃邊聊的模式以及環節設置都有不錯的評價。
快手需要更多地被看到。無論是平臺發力電商的野望,還是今年整體線上營銷業務可能的增長,都需要依托于具有傳播度的內容,而這部分效率僅依靠短劇是不夠的。
面向發展的未來,快手需要更多的美依禮芽。但如果快手接下來實現優化營收能力,保持有效的營銷支出仍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