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佳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改善營商環境被視為東北振興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近一段時間以來,遼寧省在優化和提升營商環境方面持續發力。
2023年5月15日,遼寧省省長李樂成在遼寧日報發表《致全省人民的一封公開信》。公開信主題為“持續優化政策服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聚力推動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今年5月15日是遼寧省第十七個“政務公開日”。按往年慣例,遼寧省省長會在遼寧日報刊發署名文章。今年,省長李樂成在發表的公開信中,做出了三個方面的承諾:將深入開展政策文件公開,推進依法行政、優化法治環境。將不斷拓展政務公開職能,降低綜合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將積極引導公眾參與決策,傾聽百姓呼聲、汲取群眾智慧。
遼寧日報在“編者按”中表示,公開信在對全省政務公開工作進行動員部署的同時,也請全省人民通過政務公開監督政府施政。
公開信強調的“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正是遼寧省各部門目前正在推進的一項重點工作。
2023年2月,中共遼寧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通過三年努力,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成效明顯,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營商環境實現根本好轉。
3月27日,遼寧省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列出了九方面亟待補齊的營商環境短板。“‘新官不理舊賬’是政府失信的重災區。”李樂成當時提到,要堅決糾正政府失信行為,嚴格履行政府承諾。遼寧省為此成立了省政務嚴重失信行為處置專責小組,持續開展專項行動,堅決整治“新官不理舊賬”、招商不誠信、承諾不兌現、違約拖欠債務等行為。
4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開了遼寧開展營商環境監督行動情況。1至3月,遼寧省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破壞營商環境問題線索669件,處置712件,初核660件,立案739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293人,組織處理175人,留置68人,移送司法機關58人,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33份,通報曝光典型案例43起。此外,遼寧省還通報2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件:遼寧省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委員會原副主任韓清在金融領域破壞經營環境等問題;鞍山市原副市長、市公安局原局長陳志剛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破壞經營環境等問題。
5月,遼寧省紀委監委繼續通報了9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對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發現一起、處理一起、通報一起,以實際行動釋放大抓營商環境的強烈信號。省紀委監委強調,當前,遼寧正處于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優化營商環境是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必須下好的先手棋。
5月15日,遼寧日報報道,《遼寧省營商環境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其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遼寧省營商便利度進入全國先進行列,經營主體好評率達到90%以上,全省營商環境實現根本好轉。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法治營商環境研究院院長滕宏慶曾參加2021年首屆“遼沈法治論壇”,就“法治化營商環境與遼寧高質量發展”提出見解。
滕宏慶認為,在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的背景下,政府內部行政改革在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他建議,遼寧可以將政府合規引入全省法治政府建設。具體而言,在現行的《遼寧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基礎上,形成控制行政決策全程合規的理念,使行政執法的相應程序制度更加規范。
滕宏慶告訴界面新聞,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近年來,國內各地轉變思維理念,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地方發展的重要抓手,遼寧省作為在全國率先頒布省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及最早設立營商環境建設局的省份,陸續出臺《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制度規則,可以看出,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政府在持續蓄力、發力。
滕宏慶提出,“未來遼寧省也要向上海、廣州、深圳等相對來說營商環境評價更好的地方、城市汲取經驗,轉變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轉變工作方式,俯下身去做事。”
遼寧法治化營商環境應該如何持續優化?還有哪些短板需要補齊?滕宏慶具體提出三個方面的建議。
他認為,一是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加大遼寧省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優化工作。2021年9月16日,世界銀行集團發布聲明,決定停發《全球營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簡稱“DB”),并宣布將構建新的評估體系來評價各經濟體的商業和投資環境。
2022年2月4日,世界銀行官網發布了新的營商環境體系BEE(Business Enabling Environment,普遍譯為宜商環境)項目概念說明。2022年12月,BEE新版概念書發布,營商環境新評估體系項目名稱進一步正式確定為B-READY(Business Ready)。
從目前公布的信息看,DB與B-READY項目的主要差異包括,B-READY注重監管與公共服務的均衡,不僅關注政府監管方面,還將關注公共服務的提供,因為公共服務也是市場運作的關鍵;同時,B-READY注重法律法規與實際執行的均衡,在實際評估中不僅會收集法律法規中規定的信息,也會收集反映實際執行情況的信息和測量結果。
滕宏慶稱,“目前世界銀行調整了對營商環境的評價體系,我們也應對標最新的評價標準,重視制度性設計的同時,關注制度所影響市場主體實際產生的‘化學反應’,關注所產生的實際效率效果。”
他還提到,要持續加強智慧法治政府的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利用科技性手段,采用新型治理方式重塑行政機關的行為,強化其辦事流程的透明度,對于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也非常有價值。”滕宏慶還提到,“下一步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也仍要注重采用調研的方式,找到市場主體對行政主體的真正期盼,即所謂的痛點、難點等問題,運用法治思維,找到方案性的解決辦法。”
滕宏慶以最近火爆的社會現象“淄博燒烤”舉例,“本身按照城市管理相關條例,對于擺攤經營行為,地方政府有權依法限制。”他說,“但在目前振興經濟,復蘇經濟的大背景下,淄博為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相應靈活地做了法治上的調整,最終得到的效果是非常積極的。其他城市、地方也應該汲取這類經驗,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主體的需求,切實解決他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