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5月中旬,納斯達克上市藥企Athenex宣布破產,并正在尋找買家接盤其三項業務:Athenex制藥部門、Orascovery口服制劑業務及細胞治療業務。至此,這家成立了20年的生物技術公司的創新藥征途黯然落幕。
成立于2003年,Athenex從一個藥物發現平臺——口服紫杉醇+Encequidar脫穎而出,創始團隊出現不少華人面孔,其中掌舵人便是來自香港大學的 Johnson Lau劉耀南博士。潛心經營20年,Athenex現在共擁有6條在研候選管線、39種產品(仿制藥)在售,是一家同時在美國、中國和英國擁有廣泛業務的跨國生物制藥公司。但2021年起,繼遭遇核心產品上市申請被拒、細胞療法臨床試驗叫停、股價暴跌等一系列負面事件后,這家被寄予厚望的創新藥公司無奈走向了深淵。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幾年,伴隨生物醫藥泡沫破滅,一個個創新藥拓荒者從輝煌到崩塌的故事此起彼伏。潮水退去,正如社交平臺流傳的那個頗為戲謔的段子:“在創新藥的花園里面挖呀挖呀挖,種大大的種子哭著喊媽媽”。
創立20年,市值跌去了99%,掌門人來自香港大學
Athenex的背后,是一位從香港大學走出去的醫藥界名人—— Johnson Lau劉耀南博士。
1984年,劉耀南畢業于香港大學醫學院,后加入香港大學醫學部,接受內科、腸胃科及肝臟科培訓,在1992年獲得香港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期間,他曾在倫敦國王學院、佛羅里達大學任教,目前依然是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的客座教授。
在醫藥學術界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就,這位醫藥大神自1997年起投身于生物制藥行業,擁有豐富的科研和商業管理經驗,曾一手締造了美國史上生物科技領域第二大IPO,現在還是香港X科技創業平臺的普通合伙人和創業導師。
說起與Athenex的淵源,還得追溯到2003年。這一年,Athenex正式創立,原名為Kinex Pharmaceuticals,已是多家醫療上市公司的劉耀南擔任Kinex的董事會主席。主要致力于抗癌新藥的研究、開發和商業化,Kinex通過Orascovery口服制劑平臺和Src激酶抑制研究平臺,基于人體吸收生物學知識和新的抑制激酶活動的方法,研制出了多種候選產品。
可以說,這支隊伍從技術上克服了傳統靜脈用化療藥物向口服轉化的難題,擁有將傳統途徑給藥轉化為口服途徑給藥的能力,可以讓患者長時間接受治療,并增加了該技術與其他藥物結合應用的潛在可能,其中包括了靶向療法與注射化療藥物等具有細胞毒性的免疫療法。
創業初期,公司進展十分順利,人員規模也一度兇猛擴張,在成立后短短的18個月里,員工人數從14人激增至300人。2011年起,劉耀南任職CEO,成為這一醫藥新星的掌門人。上任以來,Kinex 持續推進積極的收購戰略,并日趨實現全球化,于2015年改名為Athenex。兩年后,劉耀南率隊IPO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市值一度超10億美元,名噪一時。
期間,Athenex與中國生物制藥公司合作緊密。2015年,Athenex以換股并購交易方式,收購位于中國香港科學園的香港全球藥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平臺包括一個在香港工作的制劑處方研發團隊和位于中國重慶豐都的一家制藥廠。
后來,Athenex還在中國重慶、中國臺北等地建立了臨床試驗轉化中心,同步開展在研新藥的臨床試驗和研究工作?;菰瘁t藥,就是Athenex中國制劑工廠項目建設主體,是其在中國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和中國區總部。坐落在重慶巴南區,其中國制劑工廠在2020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
沒想到短短18個月后,這家明星創新藥公司便走到了絕境——申請破產保護。
“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們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圍繞極具前景的NKT細胞治療平臺重新調整公司的業務,通過非核心資產獲取收益改善我們的資產負債表、延長現金跑道,并償還了1.08億美元的債務,還對戰略替代方案進行了全面審查,以期為我們的股東創造更多價值?!眲⒁显诠俜叫侣劯逯袩o奈道,“現在,我們探索了所有可行的途徑來避免這種結果,但有序出售公司資產是目前可選擇的最佳路徑。”
消息一出,Athenex股價暴跌。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股票近年來最高下跌了99.84%,年內下跌約87%左右,最新價格已不足0.4美元/股,堪稱“膝蓋斬”。
誰殺死了它?Athenex為何撐不下去了?
一直以來,Athenex對口服制劑技術平臺寄予厚望,Orascovery口服制劑一直是該其臨床開發工作的重點項目,希望通過這一平臺技術將常用的靜脈化療藥物轉化為口服制劑。
口服紫杉醇則是Athenex的重磅核心產品。紫杉醇是抗癌第一大藥,自1992年在美國首次獲批用于治療卵巢癌的那一天起便開啟了開掛的征程。在Athenex,這支隊伍開發的是新一代口服紫杉醇,其配方由紫杉醇和新型P-糖蛋白(P-gp)抑制劑Encequidar組成。
多年來,口服紫杉醇+Encequidar項目都是Athenex的主要管線,該管線的市場前景預期也是他們重要的資金來源。
期間,公司在美國完成的一項針對轉移性乳腺癌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出了更好的臨床反應和耐受性潛力——口服紫杉醇聯合P-gp抑制劑encequidar在治療轉移性乳腺癌方面顯著提高了應答率和中位總生存率,同時降低了神經病變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
2020年9月,Athenex方面宣布FDA受理了其口服紫杉醇+Encequidar項目的NDA,適應癥為轉移性乳腺癌,還獲得了FDA授予的加速審批資格,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
但沒想到的是,到了次年3月,Athenex等來的卻是FDA拒批的回復函。被寄予厚望的口服紫杉醇上市意外折戟,Athenex的股價應聲大跌。加上充滿挑戰的生物技術市場和艱難的經濟環境,其經營景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后來,Athenex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放棄口服紫杉醇、變現并剝離其非核心資產、啟動裁員等等,并將重心轉向了細胞療法,希望借此機會逆風翻盤。但事與愿違,細胞療法業務并未讓Athenex疲乏的運營情況得到緩解。更為不幸的是,一名患者在其開展的NK細胞療法的試驗中死亡,引發了極大的負面反響,業務隨即被FDA緊急叫停。這對Athenex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挫折接二連三,每一次都堪稱是毀滅性打擊,公司現金流幾乎枯竭,截至2022年末,Athenex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余額僅剩下3500萬美元,最終以宣布破產而遺憾離場。
曾幾何時,Athenex背靠美國公立常春藤布法羅大學,憑借口服紫杉醇的藥物發現在全球醫藥界名聲鶴起,一度被美國醫藥界奉為成功故事。經過20年漫長的研發和管理,Athenex黯然落幕,其希望通過創新的癌癥治療改善癌癥患者健康狀況的美好愿景也無奈終止。
唏噓不已。
抱歉,醫藥投資人虧麻了
Athenex的隕落不過是Biotech寒冬中的一縷縮影。大洋彼岸,國內創新藥投資江湖草木皆兵。
最新一個案例是,今年5月,致力于開發創新型人類疫苗和治療性生物制劑的生物技術公司——綠竹生物登陸港交所IPO,成為今年第一家通過18A規則上市的Biotech公司。但出乎意料的是,綠竹生物上市即破發,兩日后市值更是驟然暴跌,股價下滑曲線令人揪心。
而這一次IPO,綠竹生物B輪之后的投資人慘遭浮虧,基石投資者更是被深套,堪稱今年最慘Biotech。
長久以來,創新藥投資被認為是一個長坡厚雪的朝陽產業。但從2021年下半年起,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震蕩,在集采、疫情等重重壓力下,生物制藥公司的業績難以為繼。加上國內創新藥同質化嚴重,研發費用高、不確定風險大,創新藥泡沫開始破裂,包括A股、港股的創新藥板塊持續調整,破發漸漸成為常態。
曾經一級市場給予的高估值在當下的二級市場被打回原形,一批創新藥投資人虧麻了。
二級市場的表現,嚴重影響了一級市場的信心,國內一級市場醫療健康投資大幅縮減。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VC/PE在醫療賽道出手率驟然下降,投資數量和投資金額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來到2023年,情況似乎沒有變得更好——第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節奏進一步放緩,其中發生在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的數量和金額分別同比腰斬。
一時之間,醫療投資人被調侃成為VC/PE所有行業鄙視鏈的最底層,創新藥投資也受到極大壓制。低迷情緒籠罩,身邊不少醫藥投資人不得不選擇轉型或離場,甚至一些創投機構和投行解散了醫療組。
當VC/PE收緊口袋,這里的創業公司也陷入難捱時刻?!昂茈y受,基本國內所有的醫療基金都溝通過至少一次,但沒有人愿意投?!蔽逶鲁酰瑒撔滤巹摌I者王清(化名)傾訴,“pre-IND進度從第一到落后,目睹同行陸續IND順利,心里很著急,上個月本來有投資人想投,但在投決前被否了?!爆F在,王清的創新藥項目現金流只夠撐半年,生死攸關。
“醫藥這玩意,燒錢太厲害,現在這形勢不合適,我們比以往更謹慎出手?!鄙虾R晃会t療投資人坦言,藥是吞金獸,需要的資金量太大。過去三四年砸資金投醫藥的狀態,一去不復返了,今年大家更傾向于投離變現和商業化更近的,比如醫療器械。
醫療投資何時回暖?
今年出差在外找項目,當看到生物科技公司創始人滿懷真摯和期待的眼神尋求融資時,醫療投資人劉鶴(化名)心情復雜,“最近參會,大家都在說行業不復當年,有人說將觸底反彈,也有人說2023可能是未來最好的一年?!?/p>
這是一條充滿未知的漫漫長征路,從籍籍無名到脫穎而出并幸存下來要經歷數不清的難關。創新藥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是共識,只是還有多少人愿意沉下心來等待那個愿景中的未來——這無疑又是一場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