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
香港迪士尼連續第八個年頭陷入虧損。
5月15日,香港迪士尼發布2022財年業績報告。2021年10月初至2022年10月初,公司收入22.43億元(港元,下同),同比增加31%;未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為虧損8.61億元;凈虧損20.71億元,上一財年為虧損23.5億元。
這一財年是香港迪士尼第三個面臨新冠疫情的財年。由于法定防疫措施,園區從2022年1月7日至4月20日期間強制關閉,自4月21日重開至今維持每周5天營運模式。因此2022財年營運日子合計僅約6個月,相比上一財年減少25天。
2022年9月26日,港府取消海外入境人士的酒店隔離政策。此前,香港入境旅游基本陷于停頓。2021至2022財年,公司客源均來自本地,內地或其他市場均為0%。
營收的增長來源于本地客源的增加。期內,本地入場人次創下歷史新高,達340萬,按年增加22%,人均消費同比增加11%。
但本地客源顯然無法支撐迪士尼扭虧為盈。2022財年,度假區酒店入住率僅24%。加上折舊及攤銷高達11.77億元,平攤到數量較少的入場游客上,并未帶來多少業績的改善。
根據財報,營運成本及費用達31.04億元,遠超過收入。園區表示,“反映年內沒有2021財年的若干非經常性得益,例如香港政府防疫抗疫支持計劃下的資助、保險賠償金、實行無薪假安排,以及因銷量增長而上升的銷售成本?!?/span>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迪士尼于2022財年獲得華特迪士尼延取專利權費,后者亦將其提供的周轉信貸,由21億元加碼至27億元。
這無疑給園區帶來喘息的機會。畢竟,每年需支付給華特迪士尼高額的管理費和特許費是公司不小的負擔。香港作家兼管理顧問麥嘉隆曾撰文指出,香港迪士尼以加盟商身份獲得美國迪士尼授權使用其商標和卡通,需要支付品牌使用費,“美國迪士尼向香港收取的各種費用,不會少于收入的15%,甚至可能接近20%?!?/span>
香港迪士尼于2005年開幕,是亞洲第二座迪士尼樂園,也是目前亞洲門票最貴,以及全球最小的迪士尼樂園。開業至今18年,香港迪士尼僅在2012至2014財年實現盈利。
內地游客一度占樂園游客約五成,但在過去三年幾乎絕跡。直至今年2月6日,園方才迎來通關后首個內地團隊游。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行政總裁莫偉庭表示,新冠疫情復常以來,本地游客較疫前上升三倍;復活節入場游客達到2019年同期的四成,來自東南亞的游客已超過2019年;五一期間,內地游客也已恢復至2019年水平。
他預期,2023財年的訪客比例可達到本地、內地和海外客人各占三分之一。
隨著兩地全面通關,公司表示“于2023財政年度重燃大灣區和海外旅客到訪香港的意欲”。香港迪士尼樂園營運經理梁偉豪指出,不少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較疫前發生轉變,由即日游轉向深度游,“會穿上跟迪士尼主題有關的服飾進來游玩,從一日體驗轉為兩日一夜、三日兩夜的深度游。”
這也對園區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前園方宣布,由6月下旬起調整為每周6日的運營模式,至7月14日起恢復每日開放;迪士尼好萊塢酒店將于7月重開,“魔雪奇緣”主題園區也將于11月開幕。
香港迪士尼相關負責人向界面大灣區透露,未來數月將有一系列新的娛樂體驗歡迎內地賓客,但“現時航空公司等正努力增加運力,實在難以估計旅游業復蘇速度”。
與此同時,香港迪士尼正加快人手招聘,在第一季度招聘約600人,起薪點較2019年疫情前高約10%-15%;并計劃在第二季度為旗下酒店再增聘約400人。
本土另一個主題樂園海洋樂園亦加快“搶人”。根據海洋公園官網,目前有92個全職空缺和35個短期/兼職空缺。
港府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1-3月,與消費及旅游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為4.2%,較上一個三個月期間下跌0.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