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達財經鴻途 莫恩盟
編輯|深海
憑借《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兩檔王牌節目在國內脫口秀市場穩坐頭把交椅的笑果文化,近日又攤上事了。
5月13日,在觀看了笑果文化于北京舉辦的一場脫口秀表演后,一名觀眾在社交平臺上直言某脫口秀演員的段子令其感到不適。隨后,該網友在評論區留言稱,涉及爭議言論的脫口秀演員正是笑果文化旗下的藝人House。
事情不斷發酵后, House本人及笑果文化先后致歉,并表示將無限期停止House后續一切的演藝工作。 目前,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北京朝陽區文化和旅游局也已介入此事。
此番因不當包袱引發外界爭議,House背后的笑果文化也再度登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雷達財經梳理發現,笑果文化成立于2014年,而笑果文化將近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擔任其創始人之一的李誕助力不少。 去年李誕退出了笑果文化的董事名單,但其目前仍直接持有公司4.58%的股份。
而House并非是笑果系藝人第一次“翻車”,此前李誕、孟川等笑果文化的簽約藝人就曾因低俗廣告、不當言論引發爭議,甚至笑果文化在《脫口秀大會》第二季中力捧的總冠軍卡姆還曾卷入毒品風波。
盡管笑果文化近年來多次在規范脫口秀演出等方面做出過努力,但接二連三的爭議風波證明,笑果文化在規范演出、合理創作、內容審核、藝人管理等方面的力度需不斷加強。
House脫口秀玩梗“翻車”,爆料人稱遭遇網暴
5月13日,笑果文化的城市漫游脫口秀專場在北京亮馬橋世紀劇院與觀眾如約見面。為了幫這次演出更好的造勢,世紀劇院于5月1日便在公眾號早早地為其進行宣傳。
據世紀劇院發布的推文顯示,參與當天兩場演出的脫口秀演員,除了多次登上《脫口秀大會》舞臺的豆豆、小北、江梓浩等演員外,還有曾因一個脫口秀段子而“攪動”資本市場的House。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場看似普通的演出上,House卻因冒犯人民子弟兵的段子“翻車”。有觀眾在觀看完當天的演出后,于社交平臺上發文分享感受,“今天看了笑果的北京場,整體不錯,有個段子引起了我的不適”,“某脫口秀演員(我就不點名了)……”。
該觀眾還言辭犀利地指出,“如果這個梗是無意的,那我勸你們下次刪掉。如果這個梗是故意的,那我覺得你們作死”。很快,這起事件引發外界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5月15日下午,House本人在微博發文致歉,“對于5月13日晚上演出的內容引起的討論和爭議,我深感愧疚與后悔。我在演出中使用了非常不恰當的比喻,給觀眾造成了不好的感受和聯想。我將為此承擔責任,停止一切演藝,深刻反省,重新學習?!?nbsp;
隨后,“笑果官方bot”也發布一則聲明,對此次House在演出中因不恰當的比喻引發觀眾爭議一事向社會大眾致歉。同時,笑果還在聲明中表示,演出結束后已第一時間對House進行嚴肅批評,要求他反省,并無限期停止他后續一切演藝工作。
另據極目新聞報道,一名自稱笑果文化編劇的工作人員稱,House此次表演中的相關爭議言論是臨時添加的內容。該工作人員還表示,通常脫口秀演員表演的內容公司都會審批,也會向相關部門進行報備。該工作人員認為,結合網友相關貼文的上下文來看,House當時是說嗨了,也是無心之言,“都會有磕巴的時候,沒人愿意這樣?!?nbsp;
除了笑果方面的發聲外,此次演出風波還引來了相關部門的注意。據媒體報道, 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表示,5月15日上午通過網絡巡查已獲知此事,并已對相關公司進行立案調查。與此同時,北京朝陽區文化和旅游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表示,將會介入調查此事,并會根據調查結果,給出相應的處罰。
雷達財經注意到,目前House的微博已被禁言,其微博主頁顯示“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該用戶目前處于禁言狀態”;而在笑果文化旗下運營的官方小程序中,House已從演員名單中“消失”;House原定于5月19日至27日在蘇州的演出也已取消。
而此次事件發酵后,此前發博的網友透露自己遭遇了網暴,不少網友私信對其進行攻擊,甚至扒出其個人隱私信息予以公布。網友直言自己作為普通人,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如此多的負面信息。該網友還表示,如果自己錯了,可以向House和笑果道歉,但若是他們錯了,希望粉絲們能明白是非曲直,明確心中的底線。
值得一提的是,雷達財經此前曾在《12萬炒股只剩兩萬五,脫口秀帶火的ST洲際是啥來頭?》一文中提到過House另一起引發外界廣泛熱議的事件。去年9月,House參與錄制的《脫口秀大會》播出。在當天播出的表演中,House將自己炒股的經歷當成了包袱。
House在演出中稱,他人生中買的第一支股票頭兩天一共盈利8000元,但第三天便虧了4000元,第四天又虧了6000元,最后“12萬只剩兩萬五”。House的這場表演播出之后,被他提及的“600759”(ST洲際的股票代碼)吸引了不少股民前來“打卡留念”,ST洲際還一度登上雪球熱搜榜的首位。
笑果文化的出圈之路
伴隨著此次演出“翻車”風波的上演,House背后所屬的笑果文化也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
雷達財經了解到,如今在國內脫口秀文化圈層中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笑果文化創立于2014年。彼時,國內的脫口秀文化尚處于起步階段,遠不像今天這般擁有如此龐大的受眾群。而笑果文化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李誕的助力。
事實上,李誕不僅是笑果文化的簽約藝人,還是笑果文化創始團隊的成員之一。 早在笑果文化正式成立之前的2012年,李誕就曾在脫口秀節目《今晚80后脫口秀》中嶄露頭角。之后,李誕和擔任《今晚80后脫口秀》總導演的葉烽以及另外兩位創始人,一同創立了笑果文化。
2017年,騰訊視頻聯合笑果文化打造的《吐槽大會》節目上線,該節目播出后隨即便在網絡上吸引了大量的網友觀看。這檔節目中,擔任吐槽團成員、策劃人及編劇的李誕名氣飛速躥升。之后,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向李誕拋出了橄欖枝,李誕在演藝圈和喜劇市場的地位不斷得到提升。
回顧騰訊視頻播出的《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幾季節目,李誕已然成為了笑果文化一個重要的金字招牌。騰訊視頻對手愛奇藝聯合馬東打造的《奇葩說》、《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節目,也將李誕請來做嘉賓。
李誕的成名,不僅讓自己的人氣倍增,也讓笑果文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在連續多季《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的節目運作下,笑果文化旗下如今已擁有李誕、王建國、龐博、程璐、呼蘭、楊笠、楊蒙恩、王勉等多位知名的脫口秀演員,其中多個演員的微博粉絲數超過百萬,甚至有網友評價笑果文化旗下的演員占據了國內脫口秀界的半壁江山。
而在資本運作方面,憑借打造出多檔熱門節目和簽約多位知名脫口秀演員的赫赫戰績,笑果文化也開始吸引到越來越多投資方的青睞。天眼查顯示,2016年至2021年期間,笑果文化共計完成8輪融資。
而笑果文化多輪融資的背后,可以看到騰訊投資、CMC資本、華人文化集團、游族網絡以及王思聰旗下的普思資本等多家明星投資機構的身影。2021年3月,騰訊對笑果文化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后,笑果文化的估值一度飆升至4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2月,被外界視為笑果文化“行走代言人”的李誕,卸下了笑果文化的董事職務。不過,李誕目前仍是笑果文化的股東。天眼查顯示,李瑞超(李誕本名)直接持有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4.58%的股份。
笑果文化此前曾多次“翻車”
縱使笑果文化如今已經成長為國內脫口秀品牌中的“尖子生”,但笑果文化一路走來也時常被爭議纏身。此次玩梗不當的House,并不是第一個、也不是唯一一個引發外界爭議的笑果文化旗下藝人。
持有笑果股權、被外界視為笑果頭號藝人的李誕,就曾因爭議廣告“翻車”。2021年2月,李誕曾在微博發布過一則涉及女性內衣品牌Ubras的廣告視頻。在微博文案中,李誕放話“我說沒有我帶不了的貨,你就說信不信吧”,更是將“一個讓女性輕松躺贏職場的裝備”的文案作為宣傳語。
但李誕推薦女性內衣的這條廣告文案遭來不少質疑,不少網友認為有不尊重女性、冒犯女性的嫌疑。最終,在無數的質疑聲中,品牌方和李誕對此次事件進行致歉。
同年7月,笑果文化被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予以2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而笑果文化此番被罰,正是與李誕此前發布的微博廣告有關。
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笑果文化作為李誕的經紀公司,未在李誕微博發布廣告的過程中盡到審核義務,把“躺贏職場”與女性內衣進行關聯,是低俗的描述,存在物化、矮化甚至歧視女性的傾向。
一個月后,李誕也因在微博發布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違法廣告等違法行為被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合計罰沒87萬余元。
今年2月,笑果文化旗下脫口秀演員孟川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被微博禁言。雷達財經注意到,截至此次發稿,孟川的微博賬號仍處于禁言狀態。
此外,曾為笑果文化旗下脫口秀演員、并在《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節目中摘得總冠軍的卡姆,更是曾卷入毒品風波。2020年7月,卡姆因容留他人吸毒的行為被上海虹口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
或是受到此前多起事件的影響,笑果文化試圖完善和規范相關內容的建設。去年年底,在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的指導下,笑果文化和包括單立人、長沙笑嘛喜劇等在內的十余家國內脫口秀俱樂部,共同發布了《促進脫口秀演出市場規范發展倡議書》,呼吁全行業共同發掘培養喜劇人才、規范脫口秀培訓市場、規范演出經營行為等,以期推動脫口秀演出市場有序發展。
今年3月,笑果文化又同全國2000多家業界機構、500多位行業代表及近萬位嘉賓一同出席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活動期間,笑果文化作為內容制作公司的唯一代表,簽署《新時代網絡視聽行業愛國為民崇德尚藝承諾書》。
承諾書中提到,“厚植愛國為民情懷,明大德、擔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寫人民、抒真情;矢志追求藝術理想,鑄匠心、出精品;堅守德藝雙馨標準,守公德、嚴私德;自覺維護行業生態,樹新風、展形象”。但包括House此次演出“翻車”在內的爭議事件頻發,也暴露出了笑果文化在規范演出、合理創作、內容審核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漏洞。
對于此次爭議,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主要傳播平臺之一)評論稱,“低格調的搞笑,無底線的放縱,博眼球的娛樂,不知止的欲望,對文藝有百害而無一利!”
人民日報也評論稱,“脫口莫脫軌,玩梗須有度。片面追求笑果而不惜踩線,就陷入了誤區。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這應是職業底線,更該成為行業共識。價值觀立得端,言行才不會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