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國家統計局周二發布數據顯示,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16-24歲勞動調查失業率為20.4%,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創2018年有該統計數據以來的新高。
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當天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就業形勢總體向好,但是壓力依然較大,穩定和擴大青年人就業仍然需要持續加力。
他指出,目前就業結構性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大學畢業生人數今年再創新高,青年人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對于青年人就業難的問題,相關部門在積極出臺政策,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相信隨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青年人就業形勢會逐步改善。
付凌暉表示,總的來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穩就業政策持續顯效,就業形勢總體改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下降,目前已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統計水平。
二是就業主體人群的失業率穩中有降。4月,25-59歲的勞動力城鎮調查失業率4.2%,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目前已經低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就業基本盤總體上是改善的。
三是農民工群體的就業繼續好轉。4月,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今年以來,建筑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業等農民工就業較多的行業整體上恢復向好,對于農民工就業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付凌暉再次強調,當前價格低位運行主要是階段性的,當前中國經濟不存在通縮,總的來看,下階段也不會出現通縮。今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走低主要是受到一些階段性因素的影響。
工業品價格來看,他指出,國際輸入性影響還會持續,國內市場需求仍在恢復中,部分工業品價格短期下行情況還會延續。但是隨著國內經濟恢復,市場需求回暖,總的判斷,下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有望逐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