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獵云網 盛佳瑩
11.83億!順豐旗下子公司豐網速運賣身極兔。
5月12日,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豐網控股與深圳極兔供應鏈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豐網控股擬以11.83億元,轉讓深圳市豐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豐網信息”)100%的股權。交易完成后,豐網控股不再持有豐網信息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豐網速運在2020年成立之際正值極兔以低價席卷中國市場之時,但三年來順豐這一抵御戰略成效甚微,為重新聚焦中高端業務,順豐多次表示將淘汰低毛利率產品,而豐網速運至今仍然虧損。
在順豐的發展歷程中,很少將業務出售,更多選擇關?;騼炔坎⑥D。更令人意料之外的是,這次接盤方竟然是當初抵御的對手極兔。
隨著快遞業競爭日益激烈,順豐和極兔在過去幾年中曾多次深入彼此腹地短兵相接,如今豐網速運易主意味著,順豐放棄了在中低端市場與對手“纏斗”的想法,三年發展中低端戰略宣告失敗。
而對于極兔而言,是繼68億元吞下百世中國快遞業務之后,極兔在國內的又一次出手,必然也將加速極兔在國內市場的發展。
豐網速運一年虧損7.47億,順豐“斷舍離”
豐網速運成立于2020年,彼時正值極兔以低價席卷中國市場之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豐網速運或許是順豐抵御極兔的一個動作。
這么說的原因是豐網速運的定位和運營模式與順豐都大相徑庭。
與順豐主打中高端快遞市場不同,豐網速運主攻電商市場,其在成立之后,豐網業務覆蓋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在內的主流電商平臺以及新拓展電商業務的抖音、快手。
同時,與順豐堅持自營模式不同,豐網速運專注于加盟模式的經濟型快遞業務,從誕生之初就通過加盟為主的方式拓展其網絡覆蓋。
然而這些與順豐“基因”不符的模式卻都是極兔的優勢所在。
2020年,極兔靠著低價、加盟模式和電商件,迅速搶占國內市場,甚至掀起價格戰,一路狂飆。只用10個月時間,極兔便突破2000萬日單量,以一己之力打破已穩定多年的國內快遞格局。
順豐對豐網速運曾抱有極大的期待,一方面,豐網速運可以抵御極兔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順豐曾兩次進入電商件市場折戟,但隨著內容電商平臺的興起,電商件市場不可小覷。
2021年8月,順豐曾公開表示,“豐網是集團長期堅持要發展的新業務戰略之一,我們希望通過豐網這個獨立品牌的加盟網絡來打造經濟型快遞產品,反哺大網,直營加盟支線互融,覆蓋更多偏遠地區鄉鎮?!?/p>
但三年來,豐網速運盡管背靠順豐這棵大樹,成績單卻平平,給順豐帶來的增益更是寥寥。
2020年順豐控股財報顯示,2020年順豐經濟件業務量增速達到155.86%,營收同比增長64%,同期時效件營收增速僅為17.41%??梢?,順豐經濟快遞的增速遠高于時效件。
雖然豐網速運為順豐帶來了更多業務量,但豐網速運對順豐大網的依賴度很高,據了解,多地的豐網速運都需要通過順豐的快遞員配送,部分網點也需要借助順豐的轉運中心。
這導致豐網速運業務可能會拖累順豐大網快遞網絡效率,影響順豐的時效性和多年來積累的快速高效的高端形象。
與此同時,本身定價更優惠的豐網速運還拉低了順豐的單票收入水平。豐網速運成立當年,順豐單票收入便下降18.99%。
原本想通過低價走量的模式蠶食下沉市場,但豐網速運的體量與三通一達仍不可同日而語。
有公開數據顯示,中通日均業務量逼近7000萬單,韻達、圓通、申通突破5000萬單,極兔4000萬,而豐網速運日單量剛剛達到800萬單。
并且,豐網速運一直處在虧損狀態。2022全年豐網速運虧損7.47億元,今年一季度資產總額為7.16億元,負債總額為21.26億元,營業收入為6.91億元,凈虧損為1.43億元。
2021年一季度,順豐巨虧9.89億元,此后,順豐開始對經濟件業務進行調整。2022年,豐網速運快件由加盟商獨立完成派送的比例同比提高了48個百分點,有意減少豐網速運對順豐大網的依賴,豐網速運也因此放緩了發展速度,當年經濟快遞營收增速只有0.48%,在總營收的占比也從2021年的12.27%下降至9.55%。
豐網速運已經慢慢成為“棄子”。在出售豐網速運前半個月,順豐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快遞行業從以往的低價競爭走向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服務質量。順豐堅持走差異化服務的道路,不會盲目追求所謂件量市占率。”
在此次出售豐網速運的公告中,順豐也明確表態豐網速運目前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且持續虧損,本次出售可以消除豐網速運虧損對上市公司的負面影響。此后將聚焦中高端快遞、國際快遞、全球供應鏈服務、數字化供應鏈服務等核心業務。
有消息稱,順豐控股考慮最早2023年在香港二次上市,順豐也需要及時止損,剝離虧損的豐網速運業務為公司減虧。
將昔日對手攬入囊中,極兔“買買買”
雖然豐網速運對順豐的增益寥寥,但對于極兔而言,豐網速運是一個不錯的收購對象。
整體來看,雖然豐網速運對于順豐而言是經濟件,但對于極兔而言卻是客單價更高的中端件,可以有效補充極兔對中高端市場的拓展,也可以為極兔旗下“兔優達”等產品的擴充提供一個極佳入口和流量支撐。
同時,在運營模式方面,極兔和豐網速運均采用加盟模式,也更容易契合。
極兔通過收購豐網速運,可以強化其本土業務網絡,加速在國內快遞市場的發展,復制極兔收購百世中國快遞業務后的快速發展。
可以說,在68億元吞下百世中國快遞業務之后,極兔迅速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并且借助百世國內運營網絡打開了淘系接口,提升了末端配送的觸達能力,一舉讓極兔躍升至國內快遞第一梯隊。
今年初,極兔傳出了可能將于下半年赴港上市的消息。收下豐網速運,極兔的日均單量有望突破5000萬單,并且在市場占有率上,有機會沖擊更高的名次,這也有利于在資本市場獲得更高的聲量。
并且極兔的野心不止于此。
隨著快遞業競爭加劇,順豐和極兔也曾深入彼此腹地短兵相接。
2021年9月,順豐斥資175億港元,從馬來西亞首富手中收購嘉里物流,進擊東南亞市場。
而東南亞正是極兔的大本營,2015年在印尼起家的極兔在短短幾年內成為東南亞電商件量第一的快遞公司,曾有“東南亞順豐”之稱。
極兔“卷”到國內,順豐又借嘉里物流“卷”向東南亞。
但極兔始終以“鯰魚”之勢掀起新的戰局。
去年8月,極兔與海航貨運簽署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極兔將正式殺入國內航空快遞市場,沖擊高端快遞市場。
而國內航空快遞高端市場順豐常年占據C位,順豐不僅是最早入局航空貨運的民營快遞企業,并且擁有目前中國最大的機隊規模,是國內航空貨運的最大貨主。
極兔雖然入局晚,但其野心已彰顯。
順豐的“反擊”也來得很快。
同月,業內流出了一份順豐面向東南亞市場的“戰狼計劃”。該計劃意在通過對東南亞銷售專職人員設立獎懲制度,達到完成業務目標的目的。
此外,順豐還在泰國專門設立了KEXI組織。委員會成員包括順豐集團CEO王衛、國際電商快遞事業部負責人何斌、嘉里物流集團總裁馬榮楷、東南亞快件總裁伍建恒四位重量級人物,共同討論和決策國際快遞業務的重大規劃及關鍵資源投入等。
順豐試圖從員工激勵、組織架構等方面多管齊下,全面推進在東南亞業務的開展。
從過去短兵相接到如今收購豐網速運,不過短短三年。
順豐放棄了在低利潤市場與極兔“纏斗”的想法,而極兔勢必加碼國內快遞市場。
將昔日對手攬入囊中,極兔的鲇魚效應仍在,或許將攪動快遞行業的新一輪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