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璞玉
在周日舉行的土耳其大選中,現任總統埃爾多安意外領先其主要競爭對手克勒奇達爾奧盧(Kemal Kilicdaroglu),但由于二人均未能通過50%的門檻,該國將在本月晚些時候迎來第二輪決選。
土耳其最高選舉委員會負責人稱,截至周一上午,埃爾多安贏得了49.4%的選票,其對手基里奇達羅格盧則獲得了44.96%的選票。該負責人稱,已統計了99%的投票。
由于兩位候選人均未得到直接獲勝所需的逾50%多數票,他們都表示準備迎接第二輪投票,該投票將在5月28日舉行。埃爾多安有可能在所有選票統計完畢后達到50%的門檻,但這個可能性非常渺茫。
埃爾多安在此次大選中的表現推翻了此前民意調查的結果。在大選前最后幾天的民調中,克勒奇達爾奧盧一直大幅領先。這位74歲的反對派領導人組建了一個由中間派、民族主義者和保守黨派組成的廣泛聯盟,試圖結束埃爾多安對土耳其長達20年的統治。
考慮到埃爾多安在第一輪選舉中的領先優勢,投資者擔心,其非正統經濟政策極有可能持續,土耳其股市因此受到打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指數下跌6.38%后觸發熔斷。上周晚些時候,當民調顯示基里奇達羅格盧占據優勢時,該國股市一度出現反彈。
藍灣資產管理公司(BlueBay Asset Management)新興市場策略師阿什(Timothy Ash)指出,在第一輪和第二輪選舉之間,市場會感到緊張,因為埃爾多安的經濟政策并未奏效。
與此同時,土耳其債券價格下跌,收益率走高。Tradeweb的數據顯示,2030年到期的美元計價土耳其國債收益率從上周五的8.059%升至9.268%。債券收益率和價格變動呈反向關系。
此外,土耳其里拉對美元匯率下跌0.2%,接近歷史低位。土耳其5年期信用違約掉期(CDS)創3月21日以來最大漲幅,這是一種針對政府違約風險的保險。
這次投票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埃爾多安統治土耳其20年表現的一次全民公投。
現年69歲的埃爾多安是土耳其右翼政黨正義與發展黨(AKP)的創始人和領導人。在2003年成為總理后,他帶領土耳其實現了顯著經濟增長,使土耳其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幫助數百萬民眾擺脫了貧困。在國際上,他被視為民主伊斯蘭主義者的新典范,他親商并希望與西方建立牢固的聯系。
但在過去十年間,埃爾多安在國內外的批評聲不斷增加。2013年,他的執政風格遭到大規模抗議,2016年,即他成為總統兩年后,他遭遇了一次未遂政變,并幸存了下來。在此過程中,他抓住機會排擠對手并將更多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2017年他利用全民公投將一系列修正案寫入憲法,使總統辦公室擁有更多控制權。這招致政治反對派的指責,稱他正在將國家推向獨裁統治。
自2018年以來,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不斷侵蝕土耳其人的儲蓄和工資,引發了生活成本危機。即便俄烏沖突導致全球通脹加劇,埃爾多安依然堅持降息。去年,土耳其經濟增長5.6%,但通脹一路飆升,10月通脹率達到85.51%,創下24年來最高;預計今年4月,土耳其通脹率將回落至45%。
今年2月,埃爾多安政府對大地震的處理方式也引起了批評。大地震造成逾5萬土耳其人死亡,但許多人在災后三個月仍未被安置住處,而許多地區也沒有恢復水電等基本民生供應。
在這一背景下,土耳其反對派們認為,此次大選是從埃爾多安手中奪回控制權的最佳機會。
為了與埃爾多安抗衡,土耳其政壇中的六個反對黨組成了統一戰線,共和人民黨主席克勒奇達爾奧盧被推舉為總統候選人。克勒奇達爾奧盧承諾要遏制高通脹,讓土耳其重新回歸民主、法治,還計劃將總統制重新改為議會制,確保恢復三權分立。
埃爾多安未能在周日的第一輪投票中取得勝利,這也證實了他在選民心中的地位下降。在2018年的上一次選舉中,他以53%的選票完勝其他三名候選人。當時最接近的挑戰者僅獲得了31%的支持率。
不過,埃爾多安在土耳其農村、工人階級和宗教選民中仍然很受歡迎,他們認為是他推動了國家的發展,提升了國際地位,并擴大了虔誠的穆斯林在這個國家的權利。
而且,埃爾多安也利用一些敏感議題,比如反對派與親庫爾德政黨的合作,以及大幅上調工資水平,贏得不少基本盤選民的支持。
在一同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埃爾多安的右翼聯盟輕松獲得了多數席位,如果拿下決選的話,這將有助于他繼續維持對經濟等領域的嚴格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