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4潮
價格戰之后,很多車企又在發動新一輪的營銷戰爭。
此前,據媒體 “智選車” 測算,今年火爆的上海車展,車企參展基本需要花費上千萬元。
5月3日,微博某汽車博主又發文指出車圈營銷亂象,并暗指 “理想汽車砸錢雇媒體營銷” ,此后引發車圈就 “哪個車企砸錢營銷更甚” 的話題展開討論。
隨后,理想汽車CEO李想加入討論并發文表示:理想汽車品牌市場費用率是0.6%,包含了品牌所有的公關、活動、廣告、車展、發布會、車主運營等。“主流品牌市場費用率是2-3%,是我們的4-5倍。理想比傳統品牌多的部分是研發費用率,3倍。”
事實到底如何呢?中國車企到底誰重營銷,誰又更重視研發投入呢?
「24潮團隊」統計的幾組數據或許足以說明一切。首先在營銷層面:2022年14家車企合計投入營銷與推廣費用305.40億元,同比增長16.93%,整體 “營銷與推廣費用率”(營銷與推廣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74%,同比下降了0.04個百分點,其中:
從營銷與推廣費用規模看,上汽集團位列第一,2022年其營銷推廣費用高達131.74億元,是第二名賽力斯的3.26倍;
從增長趨勢看,2022年有9家車企營銷與推廣費用保持增長趨勢,其中賽力斯以493.53%的增速位列第一位,零跑汽車次之,其營銷與推廣費用增速為149.61%;而廣汽集團、長安汽車、蔚來、小鵬汽車與江淮汽車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若從費用率角度觀察,北汽藍谷位列第一,其 “營銷與推廣費用率” 高達12.19%,賽力斯以11.83%位居次席,但賽力斯費用率增長速度卻是14家車企中最快的;
在銷售團隊建設上,只有比亞迪與蔚來的銷售人員規模突破1萬人,分別為23690人和11983人;而銷售人員增長最快的則為比亞迪和理想汽車,銷售人員增速分別為108.87%和52.83%;
根據 “銷售與營銷人員占總員工比例” 這一指標看,造車新勢力 “理蔚小” 位居前三位,分別為47.43%、44.77%和39.90%。
在研發投入層面,2022年14家車企研發投入合計為966.72億元,同比增長49.68%;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5.51%,同比增長1.41個百分點,其中:
從研發投入規模看,有4家車企研發投入在100億元以上,上汽集團與比亞迪更是突破200億元大關,位居第一、第二位;
從增長趨勢看,在Top10車企中有3家車企研發投入規模實現100%以上高速增長,依次為上汽集團--同比增長560.06%,蔚來--同比增長135.98%,理想汽車--同比增長106.33%;
從 “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 這個指標看,蔚小理、北汽藍谷、零跑汽車等新勢力確實占據領先位置,其中蔚來以21.99%高居第一位;而比亞迪、長安汽車、上汽集團等車企巨頭的 “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 均低于 “5.51%” 這一平均水平線。
此外,筆者對比發現,在14家車企中,北汽藍谷是唯一一家研發支出出現負增長的企業;而賽力斯則是唯一一家 “營銷與推廣費用” 超過 “研發支出” 的車企,2022年其 “營銷與推廣費用” 為40.36億元,是同期研發支出規模的1.30倍。
車企巨頭們迥異的研發與營銷策略,勢必將對企業發展及核心競爭力產生深遠影響,讀者朋友認為未來誰更可能成為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