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與母親聯結既是力量的源泉,也可能是混亂的根源” | 書單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與母親聯結既是力量的源泉,也可能是混亂的根源” | 書單

在母親節到來之際,我們希望通過五本書,來重新思考母女關系,也借此思考我們生命中長久的疑問。

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代科卉

界面新聞編輯 | 林子人

母親,我們最親近卻又最捉摸不透的人,她飽含綿延不斷的柔情,卻又時刻讓我們感到混沌。她總是,也將永恒影響子女的存在,而這種影響對女性而言尤甚。荷蘭精神分析學家伊基·弗洛伊德就曾指出,“相比于男性,女性與他們的母親間的糾葛更頻繁?!?/p>

母女關系成為近年來文藝作品刻畫的重要主題。它成為恒定的線索,串起了代際間的聯系,也牽引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正如《始于極限》所述,“女兒是母親最激烈的批判者”,鈴木涼美一次又一次通過反叛向自己的母親證明“我和你不一樣”。但在試圖逃脫母親的期待的同時,她也暗自希望得到母親無條件的愛。

這樣的矛盾也在眾多熱門影視作品中得到呈現。在《瞬息全宇宙》中,母親伊芙琳與女兒喬伊穿越無數個宇宙,彼此糾纏、撕扯,卻依舊在擁抱中結束;在《青春變形記》中,13歲的小美在進入青春期后開始厭倦無限迎合和順從母親的期待,她一面竭盡全力去實現母親的期望,一面又感到痛苦。

《青春變形記》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似乎母女總在愛與恨中牽絆,她們共生,卻又不斷分離;她們之間有著濃烈的感情,而這份濃烈飽含著愛意與混亂。在母親節到來之際,我們希望通過五本書,來重新思考母女關系,也借此思考我們生命中長久的疑問。

母親的愛是“她會與我相斗,但我依舊將魂魄賦予給她

喜福會是吳菁妹的母親創辦的神秘集會,四位來自天南地北的中國女人湊在一起,組一桌麻將,在一圈一圈的麻將中,將瑣碎的日常訴盡。母親去世后,吳菁妹短暫地成為喜福會中的一員,與三位母親一同打麻將,也被告知母親的遺愿——找到另外兩個女兒。為了完成母親這一遺愿,關于母親的記憶再次被翻開,與此聯結的,也是喜福會中四對母女的經歷。她們的經歷并不完全共享,但女兒似乎都曾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反抗母親的約束。

在吳菁妹小時候,母親不斷嘗試挖掘她身上潛藏的天賦,試圖實現“神童夢。最初,她也總是充滿期待,希望自己成功,以換得母親的寵愛,但當她一次又一次失敗,并看到母親失望的表情后,吳菁妹心中的某種東西開始衰亡,她決定絕不會被母親改變,并理所應當地辜負母親的期望,直至母親去世。

韋弗利因討厭母親對自己的炫耀,不惜毀掉自己的國際象棋生涯,落一個魚死網破的結局。麗娜則認為“入母親慧眼的全是不好的部分,恐懼讓自己戀愛對象與母親見面,因為她早已料到母親嫌棄的眼神。

面對女兒們的反抗與恐懼,母親們無奈卻又洞若觀火——她們也曾是女兒,再清楚不過那種“害怕被母親所吞噬的恐懼與極度渴望母親的愛的感受,母親知道女兒會與我相斗,但我終將自己的魂魄賦予她,因為這就是母親對自己女兒的愛。

《喜福會》
[美]譚恩美 著 李軍 章力 譯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7

在《喜福會》里,母親形象或多或少體現出主流文化所寄予女性的傳統品質,然而母親的形象遠比“母親神話要復雜和多樣。在譚恩美的筆下,母親是女兒捉摸不透,卻依舊嘗試靠近的人。

母女的共生幻想隱藏著仇恨

母女之間似乎總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悲壯感,從業經歷長達五十年的荷蘭著名心理學家伊基·弗洛伊德在《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母女關系的悲劇》一書中,用兼具理論與通俗的筆觸,刻畫了這種悲壯感。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父親是中心人物的信念相反,這本書希望填補俄狄浦斯情節的空白,將希臘神話中厄勒克特拉的命運斗爭作為原型,提出了厄勒克特拉情節

在這一理論中,“女孩從一種同性別的愛的關系開始自己的人生,即從和她們的母親的關系開始。直到后來,才加入對父親的異性愛。然而,對女性而言,和母親的內在聯結既可以是力量的源泉,也可能是混亂的根源。這一混亂來自于共生幻想不當分離。

共生,意味著母親與女兒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結,她們極端依賴、相互卷入。孩子努力滿足母親的要求,以向母親訴說愛意;而母親則以犧牲作為愛的表現。最終,共生意味著“雙方都不能放松對彼此控制的韁繩,孩子似乎成為母親生命的延續,自己的欲望被消解,第三人也不再能夠闖入共生主體中。

《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母女關系的悲劇》
[荷]伊基·弗洛伊德 著 藺秀云 譯
漓江出版社 2014

在伊基·弗洛伊德看來,如果孩子一方面想要獨立,發展自己的身份認同;另一方面,卻也渴望和母親重新統一,在這兩難的困境中游移,她就可能一直處于共生幻想的狀態中。而共生的另一極端則是分離與攻擊,女兒為了逃離被吞沒的恐懼,防御性地遠離,甚至表現出厭惡與仇恨,但這也意味著另一種毀滅,畢竟獨立與攻擊并不等同,以仇恨式的擺脫作為手段,依舊意味著拉扯。

因此,對女孩而言,分離的變遷既是重要的,也是有負擔的。一方面,分離是痛苦的,充滿內疚情緒;另一方面,依賴母親、弱小都是令人羞愧的,也是對自我感有傷害的。

母女一場,就是先學會依賴,再學會離開

然而分離依舊是母女關系中至關重要的課題。在心理學家簡·戈德伯格看來,在一步步通向成功分離的旅程中,我們逐漸發展出了安全、自信、完整的自我意識。那么,應當如何實現分離呢?簡·戈德伯格通過講述自己與母親和女兒的關系,重新思考這一問題,試圖定義健康的母女關系。

《母親 女兒 自我:你和母親的關系,決定了你和世界的關系》
[美]簡·戈德伯格 著 方慧佳 邱岑 譯
臺海出版社 2023

學會對母親說“,是孩子實現分離的第一步。從孩子口中說出的一個個代表的并不是對母親的消極回應,而是孩子為成為獨立個體而付出的努力,盡管這時常讓母親感到沮喪,但母親應當學會將孩子說出的視為她正在不斷擴充的詞匯庫中尤為寶貴的一個詞。

孩子放棄對全能母親的幻想,在與母親的親密關系形成后,適時地放棄它,為必須的分離做準備,則是分離第二步。

除此以外,作為母女關系的第三人,父親對于分離也十分重要。戈德伯格認為,父親應當承擔起改變母女間依賴關系的任務,幫助切斷她們之間的心理臍帶,割裂母女的二元關系,并轉化為構成家庭生活延續的三元關系。只有擺脫“甩手掌柜的形象,積極地與家庭互動,才能夠真正構成良好的親子關系。

追求“共生與分離,是必定矛盾重重的,但每一位母親與孩子的終極挑戰就是從最初的肉體共生中得到升華,欣然迎接由此而生的獨立個體”。

成為母親,也可能會后悔

“不錯!我當初就不該生你下來!”母親沒說這句話,但從母親的極冷的目光里,六六分明讀到了。

六六總感到自己是一個多余的人。她是家里的第六個孩子,是母親的幺女,但母親對她的態度她總是曖昧不清難以形容,好像她是別人家來串門的孩子一樣,從不寵愛,絕不縱容,管束極嚴卻又十分周到。

大部分情況下,母親和六六都很難朝對方露出一個笑容。母親不愿意讓六六上學、不記得六六生日、對六六有意冷漠;而六六則總是會挑母親的毛病,在她眼中,母親是一個粗野甚至有些丑陋的女人,總是出口成臟且脾氣火爆。

歲月逐漸在六六和母親之間砌了一堵墻,隨著六六自我意識的覺醒,她越來越想要越過這堵墻,去解開自己命運之謎,也走進母親封閉的心。六六逐漸得知,自己是于饑荒年代出生的,在那個眾人橫死街頭的年代,母親與自己卻從一段奇妙且荒謬的經歷中存活下來。

六六于是明白了,原來母親并非沒有注意到自己未被填滿的心,只是她也不能給予更多的安撫,六六的存在本就是母親的創傷。后來,六六執意要逃離母親,她雖然理解了母親,卻依舊感到疼痛,于是她如同母親當年一般,選擇出逃。在這里,母親與六六實現了從共生到分離。

《饑餓的女兒》開篇刻印的是“獻給母親,這當然不是獻詞,但作者虹影確切地通過望向母親,向我們展示了母性的復雜,正如我們知道人性復雜一樣。

《饑餓的女兒》
虹影 著
花城出版社 2022

這正是以色列社會學家奧娜·多納特在《成為母親的選擇》中試圖向我們展示的觀點之一。她認為,我們應當理解,母親們也是人,可能有自覺或不自覺地傷害、虐待甚至殺人的情形。除此以外,多納特更是將后悔作為討論的中心,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母親的困境:她們被要求不能有越軌的渴望,然而她們偶爾也會想要將母親的身份從人生經歷中抹去。作為女性,你絕對會后悔沒有生孩子是經常會聽見的話,但事實是,成為母親,也總會感到后悔。然而,后悔卻成為她們不敢表露的情緒,在多納特看來,不敢表露后悔的情緒,與社會期待相關。

這種社會期待總是以兩種面貌出現:第一類是“自然論,它是一種基于生物學上的天命論,鼓吹女性除了成為母親以外沒有別的選擇;第二類是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以及后女性主義的論述,在這類論述下,人們往往認為,如今女性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她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生兒育女,因此,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是應該的。然而事實上,自由選擇只不過是假象,這個概念天真地忽視了不平等、強迫、意識形態、社會控制及權力關系。這些隱形的規范彌散在生活的各處。

社會期待“好媽媽形象的同時,也勾勒出了壞媽媽的輪廓。壞媽媽意味著永遠不能對生下孩子感到后悔。在多納特的采訪中,許多母親都表示她們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恨自己的母親身份,這是一種對母親功能性的抗爭,但另一方面,也再次印證壞媽媽是不被允許的。人們不但將女性的后悔詮釋為缺乏母愛,也把后悔和對孩子的傷害掛鉤,這導致母親們不愿在未經過濾的情況下講述她們的感受,我們永遠無法更全面地理解她們。

《成為母親的選擇》
[以]奧娜·多納特 著 林佑柔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2

“后悔也許可以協助我們推翻過去深信不疑的概念,例如:母親就是不斷為他人付出的角色,母親的幸福只和孩子的幸福緊連在一起。而后我們得以認知到母親也是獨立個體,擁有自主的身體、思想、感情、創造力和記憶,并能判定眼前這一切是否值得。”多納特在《成為母親的選擇》中寫道。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與母親聯結既是力量的源泉,也可能是混亂的根源” | 書單

在母親節到來之際,我們希望通過五本書,來重新思考母女關系,也借此思考我們生命中長久的疑問。

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代科卉

界面新聞編輯 | 林子人

母親,我們最親近卻又最捉摸不透的人,她飽含綿延不斷的柔情,卻又時刻讓我們感到混沌。她總是,也將永恒影響子女的存在,而這種影響對女性而言尤甚。荷蘭精神分析學家伊基·弗洛伊德就曾指出,“相比于男性,女性與他們的母親間的糾葛更頻繁?!?/p>

母女關系成為近年來文藝作品刻畫的重要主題。它成為恒定的線索,串起了代際間的聯系,也牽引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正如《始于極限》所述,“女兒是母親最激烈的批判者”,鈴木涼美一次又一次通過反叛向自己的母親證明“我和你不一樣”。但在試圖逃脫母親的期待的同時,她也暗自希望得到母親無條件的愛。

這樣的矛盾也在眾多熱門影視作品中得到呈現。在《瞬息全宇宙》中,母親伊芙琳與女兒喬伊穿越無數個宇宙,彼此糾纏、撕扯,卻依舊在擁抱中結束;在《青春變形記》中,13歲的小美在進入青春期后開始厭倦無限迎合和順從母親的期待,她一面竭盡全力去實現母親的期望,一面又感到痛苦。

《青春變形記》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似乎母女總在愛與恨中牽絆,她們共生,卻又不斷分離;她們之間有著濃烈的感情,而這份濃烈飽含著愛意與混亂。在母親節到來之際,我們希望通過五本書,來重新思考母女關系,也借此思考我們生命中長久的疑問。

母親的愛是“她會與我相斗,但我依舊將魂魄賦予給她

喜福會是吳菁妹的母親創辦的神秘集會,四位來自天南地北的中國女人湊在一起,組一桌麻將,在一圈一圈的麻將中,將瑣碎的日常訴盡。母親去世后,吳菁妹短暫地成為喜福會中的一員,與三位母親一同打麻將,也被告知母親的遺愿——找到另外兩個女兒。為了完成母親這一遺愿,關于母親的記憶再次被翻開,與此聯結的,也是喜福會中四對母女的經歷。她們的經歷并不完全共享,但女兒似乎都曾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反抗母親的約束。

在吳菁妹小時候,母親不斷嘗試挖掘她身上潛藏的天賦,試圖實現“神童夢。最初,她也總是充滿期待,希望自己成功,以換得母親的寵愛,但當她一次又一次失敗,并看到母親失望的表情后,吳菁妹心中的某種東西開始衰亡,她決定絕不會被母親改變,并理所應當地辜負母親的期望,直至母親去世。

韋弗利因討厭母親對自己的炫耀,不惜毀掉自己的國際象棋生涯,落一個魚死網破的結局。麗娜則認為“入母親慧眼的全是不好的部分,恐懼讓自己戀愛對象與母親見面,因為她早已料到母親嫌棄的眼神。

面對女兒們的反抗與恐懼,母親們無奈卻又洞若觀火——她們也曾是女兒,再清楚不過那種“害怕被母親所吞噬的恐懼與極度渴望母親的愛的感受,母親知道女兒會與我相斗,但我終將自己的魂魄賦予她,因為這就是母親對自己女兒的愛。

《喜福會》
[美]譚恩美 著 李軍 章力 譯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7

在《喜福會》里,母親形象或多或少體現出主流文化所寄予女性的傳統品質,然而母親的形象遠比“母親神話要復雜和多樣。在譚恩美的筆下,母親是女兒捉摸不透,卻依舊嘗試靠近的人。

母女的共生幻想隱藏著仇恨

母女之間似乎總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悲壯感,從業經歷長達五十年的荷蘭著名心理學家伊基·弗洛伊德在《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母女關系的悲劇》一書中,用兼具理論與通俗的筆觸,刻畫了這種悲壯感。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父親是中心人物的信念相反,這本書希望填補俄狄浦斯情節的空白,將希臘神話中厄勒克特拉的命運斗爭作為原型,提出了厄勒克特拉情節

在這一理論中,“女孩從一種同性別的愛的關系開始自己的人生,即從和她們的母親的關系開始。直到后來,才加入對父親的異性愛。然而,對女性而言,和母親的內在聯結既可以是力量的源泉,也可能是混亂的根源。這一混亂來自于共生幻想不當分離。

共生,意味著母親與女兒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結,她們極端依賴、相互卷入。孩子努力滿足母親的要求,以向母親訴說愛意;而母親則以犧牲作為愛的表現。最終,共生意味著“雙方都不能放松對彼此控制的韁繩,孩子似乎成為母親生命的延續,自己的欲望被消解,第三人也不再能夠闖入共生主體中。

《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母女關系的悲劇》
[荷]伊基·弗洛伊德 著 藺秀云 譯
漓江出版社 2014

在伊基·弗洛伊德看來,如果孩子一方面想要獨立,發展自己的身份認同;另一方面,卻也渴望和母親重新統一,在這兩難的困境中游移,她就可能一直處于共生幻想的狀態中。而共生的另一極端則是分離與攻擊,女兒為了逃離被吞沒的恐懼,防御性地遠離,甚至表現出厭惡與仇恨,但這也意味著另一種毀滅,畢竟獨立與攻擊并不等同,以仇恨式的擺脫作為手段,依舊意味著拉扯。

因此,對女孩而言,分離的變遷既是重要的,也是有負擔的。一方面,分離是痛苦的,充滿內疚情緒;另一方面,依賴母親、弱小都是令人羞愧的,也是對自我感有傷害的。

母女一場,就是先學會依賴,再學會離開

然而分離依舊是母女關系中至關重要的課題。在心理學家簡·戈德伯格看來,在一步步通向成功分離的旅程中,我們逐漸發展出了安全、自信、完整的自我意識。那么,應當如何實現分離呢?簡·戈德伯格通過講述自己與母親和女兒的關系,重新思考這一問題,試圖定義健康的母女關系。

《母親 女兒 自我:你和母親的關系,決定了你和世界的關系》
[美]簡·戈德伯格 著 方慧佳 邱岑 譯
臺海出版社 2023

學會對母親說“,是孩子實現分離的第一步。從孩子口中說出的一個個代表的并不是對母親的消極回應,而是孩子為成為獨立個體而付出的努力,盡管這時常讓母親感到沮喪,但母親應當學會將孩子說出的視為她正在不斷擴充的詞匯庫中尤為寶貴的一個詞。

孩子放棄對全能母親的幻想,在與母親的親密關系形成后,適時地放棄它,為必須的分離做準備,則是分離第二步。

除此以外,作為母女關系的第三人,父親對于分離也十分重要。戈德伯格認為,父親應當承擔起改變母女間依賴關系的任務,幫助切斷她們之間的心理臍帶,割裂母女的二元關系,并轉化為構成家庭生活延續的三元關系。只有擺脫“甩手掌柜的形象,積極地與家庭互動,才能夠真正構成良好的親子關系。

追求“共生與分離,是必定矛盾重重的,但每一位母親與孩子的終極挑戰就是從最初的肉體共生中得到升華,欣然迎接由此而生的獨立個體”。

成為母親,也可能會后悔

“不錯!我當初就不該生你下來!”母親沒說這句話,但從母親的極冷的目光里,六六分明讀到了。

六六總感到自己是一個多余的人。她是家里的第六個孩子,是母親的幺女,但母親對她的態度她總是曖昧不清難以形容,好像她是別人家來串門的孩子一樣,從不寵愛,絕不縱容,管束極嚴卻又十分周到。

大部分情況下,母親和六六都很難朝對方露出一個笑容。母親不愿意讓六六上學、不記得六六生日、對六六有意冷漠;而六六則總是會挑母親的毛病,在她眼中,母親是一個粗野甚至有些丑陋的女人,總是出口成臟且脾氣火爆。

歲月逐漸在六六和母親之間砌了一堵墻,隨著六六自我意識的覺醒,她越來越想要越過這堵墻,去解開自己命運之謎,也走進母親封閉的心。六六逐漸得知,自己是于饑荒年代出生的,在那個眾人橫死街頭的年代,母親與自己卻從一段奇妙且荒謬的經歷中存活下來。

六六于是明白了,原來母親并非沒有注意到自己未被填滿的心,只是她也不能給予更多的安撫,六六的存在本就是母親的創傷。后來,六六執意要逃離母親,她雖然理解了母親,卻依舊感到疼痛,于是她如同母親當年一般,選擇出逃。在這里,母親與六六實現了從共生到分離。

《饑餓的女兒》開篇刻印的是“獻給母親,這當然不是獻詞,但作者虹影確切地通過望向母親,向我們展示了母性的復雜,正如我們知道人性復雜一樣。

《饑餓的女兒》
虹影 著
花城出版社 2022

這正是以色列社會學家奧娜·多納特在《成為母親的選擇》中試圖向我們展示的觀點之一。她認為,我們應當理解,母親們也是人,可能有自覺或不自覺地傷害、虐待甚至殺人的情形。除此以外,多納特更是將后悔作為討論的中心,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母親的困境:她們被要求不能有越軌的渴望,然而她們偶爾也會想要將母親的身份從人生經歷中抹去。作為女性,你絕對會后悔沒有生孩子是經常會聽見的話,但事實是,成為母親,也總會感到后悔。然而,后悔卻成為她們不敢表露的情緒,在多納特看來,不敢表露后悔的情緒,與社會期待相關。

這種社會期待總是以兩種面貌出現:第一類是“自然論,它是一種基于生物學上的天命論,鼓吹女性除了成為母親以外沒有別的選擇;第二類是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以及后女性主義的論述,在這類論述下,人們往往認為,如今女性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她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生兒育女,因此,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是應該的。然而事實上,自由選擇只不過是假象,這個概念天真地忽視了不平等、強迫、意識形態、社會控制及權力關系。這些隱形的規范彌散在生活的各處。

社會期待“好媽媽形象的同時,也勾勒出了壞媽媽的輪廓。壞媽媽意味著永遠不能對生下孩子感到后悔。在多納特的采訪中,許多母親都表示她們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恨自己的母親身份,這是一種對母親功能性的抗爭,但另一方面,也再次印證壞媽媽是不被允許的。人們不但將女性的后悔詮釋為缺乏母愛,也把后悔和對孩子的傷害掛鉤,這導致母親們不愿在未經過濾的情況下講述她們的感受,我們永遠無法更全面地理解她們。

《成為母親的選擇》
[以]奧娜·多納特 著 林佑柔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2

“后悔也許可以協助我們推翻過去深信不疑的概念,例如:母親就是不斷為他人付出的角色,母親的幸福只和孩子的幸福緊連在一起。而后我們得以認知到母親也是獨立個體,擁有自主的身體、思想、感情、創造力和記憶,并能判定眼前這一切是否值得?!倍嗉{特在《成為母親的選擇》中寫道。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双柏县| 房山区| 宜昌市| 项城市| 静乐县| 马鞍山市| 和顺县| 逊克县| 栾川县| 浏阳市| 卢氏县| 东平县| 枞阳县| 平陆县| 突泉县| 刚察县| 澄江县| 治多县| 息烽县| 白银市| 堆龙德庆县| 申扎县| 田林县| 漳浦县| 静乐县| 桂阳县| 逊克县| 盈江县| 寻乌县| 读书| 平乐县| 扶余县| 柞水县| 嘉定区| 哈密市| 分宜县| 喀什市| 东至县| 开江县| 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