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酒網
數據之中說葡萄酒,聽取“降”聲一片。
2022年,持續下行的葡萄酒行業各項數據再次大幅下降。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119家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全年累計完成釀酒總產量21.37萬千升,同比下降22.12%;累計完成銷售收入91.92億元,同比下降2.91%;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4億元,同比下降9.88%。
這已是中國葡萄酒連續5年下滑。但物極必反,已經深陷低谷期多年的葡萄酒產業,或許已經在內部孕育新的生機。
云酒頭條試圖以葡萄酒上市企業年報為依據,結合行業的整體表現,探討葡萄酒是否還有想象空間。
一聲嘆息?
從近期披露的上市酒企年報來看,葡萄酒再次出現負增長與虧損。
報告期內,10家葡萄酒上市/掛牌公司中僅有3家實現正向增長,分別是ST通葡、威龍股份和法塞特酒;僅有3家實現盈利(莫高股份未披露酒類業務凈利潤),分別是張裕、威龍股份與王朝酒業。
再結合之前中國酒業協會公布的產量、銷售數據,以及119家規上企業中虧損企業達42家、虧損面將近35%的情況來看,葡萄酒行業的2022所展現出的增長壓力著實“一言難盡”。

與此同時,2022年進口葡萄酒同樣呈現量額雙降,降幅皆超過20%。
針對這一現狀,有業內人士將其解釋為消費市場低迷、流通環節受限,加之原料價格的波動等因素,導致了行業的整體低迷。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公布的2022年全球葡萄酒行業最新數據報告中也顯示,2022年的行業發展的特點是:高通脹、能源危機、全球供應鏈中斷。
葡萄酒行業真的只?!耙宦晣@息”?其實不然。
有業內人士分析,葡萄酒消費與人們收入水平有較緊密的聯系,而隨著中等收入人群規模的擴大,葡萄酒迎來新一輪消費紅利依舊值得期待。
而從市場規模來看,2022年全球葡萄酒消費量估算為232億升,其中,歐盟國家葡萄酒消費量111億升,美國消費量34億升。但中國的葡萄酒消費量卻遠低于國際發達國家均值,僅為5.4億升左右。
也就是說,中國市場葡萄酒市場容量依舊十分可觀。從行業動向與葡萄酒上市/掛牌公司年報所呈現的企業動態來看,中國葡萄酒的“反彈”蓄力已經開始。
“微光”已現
就行業趨勢而言,葡萄酒產業政策利好日趨明顯。
葡萄酒產業是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據統計,2022年我國釀酒葡萄種植面積120萬畝,約帶動150萬人就業。這一屬性決定了中國葡萄酒產業將擁有長期政策紅利。
當下,中國葡萄酒的產區品牌正在進一步凸顯,比如寧夏、新疆、山東、河北等等,其知名度和美譽度越來越高。同時,各級有關部門也都在政策層面給予了政策支持和保障,支柱產區的加速崛起較為明顯。
就消費環境來看,葡萄酒的消費氛圍正逐漸濃厚。
隨著中國葡萄酒美譽度、知名度的提高,葡萄酒“舶來品”的固有標簽正在逐漸淡化。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葡萄酒企業正在努力將市場的關注度轉化為產量與銷量。
比如張裕推出的龍諭系列產品,重置價格體系、聚焦營銷打法,直接觸及C端;再比如王朝酒業推動干白戰略、中糧打造長城文化等,在與中國消費者主流場景打通的同時,加快品牌推廣進程。
就企業發展來說,中國葡萄酒企業都在厚植發展的內生動力。
首先是產品結構的優化。張裕年報顯示,公司高中低產品及品種、品類齊全,覆蓋了高、中、低各檔次,可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要;威龍股份中高端酒的產銷量皆達到了正向增長,分別為0.09%與6.31%。
其次是線上渠道持續深耕。近幾年,葡萄酒企業一直積極探索線上業務渠道變革,大力發展抖音、私域等新渠道新業態。2022年,ST通葡電商平臺葡萄酒銷售額約為9105萬元;威龍股份電商銷售收入達1379.83萬元。
最后是科研投入持續提升。2022年,葡萄酒企業的研發費用持續增加。在此方面,張裕投入增長41.32%,ST通葡的則增長了70.86%。
兩個猜想
面對“微光”,我們可以對中國葡萄酒的未來作出一些有依據性的猜想。
猜想一,產量回升。
如前文所說,中國葡萄酒的潛在市場容量巨大,在中國8千億的酒類消費市場中,葡萄酒有無限的增長空間?;诖耍袊咸丫频漠a量自然會有所回升。
經過2000年到2015年的葡萄園面積的擴張,中國的葡萄園面積已達78.5萬公頃,位列全球第三。
在此基礎上,釀酒葡萄的高質量發展已經被納入到葡萄酒產業的發展重心之中。比如中糧在寧夏建設了高標準葡萄園、張裕在山東、寧夏、新疆、遼寧等最適宜釀酒葡萄種植的區域發展了大量葡萄基地等;工信部也在牽頭規范釀酒葡萄精細化的問題。
如此種種,自是為葡萄酒未來產量的回升奠定了有力的原料基礎。
猜想二,葡萄酒走進千家萬戶。
葡萄酒的消費普及化曾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遭遇瓶頸。熱衷于教育用戶的葡萄酒,禮儀、產區、產地、味型特點甚至是飲用溫度等無一不細,卻也在無形中為葡萄酒消費設置了門檻,使得葡萄酒消費走向了小眾,同時也導致了葡萄酒的發展視野受限。
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的中國葡萄酒企業,正在致力于構建中國葡萄酒的表達方式與話語體系,降低飲用門檻、拓展消費場景,讓葡萄酒可以真正地“飛入尋常百姓家”。
比如,以“特而美”為定位的茅臺葡萄酒,此前煥新升級的經典系列和新推出的喜文化產品,就是要讓更多消費者體驗葡萄酒之美。
透過這兩個猜想,葡萄酒的“微光”似乎照亮了產業更遠的前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