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周報 張照
編輯|劉婷
今年的旅游界“頂流”,非淄博莫屬。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淄博站客運發送量連創新高,各大旅游景點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逾12萬人次,創下近10年來的最高紀錄。
意外走紅后,決定流量能否轉化為“留量”的關鍵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事實上,在“烤爐+小餅+蘸料”之外,助推淄博發展的還有“硬核”企業。
近日,淄博市統計局披露,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057.70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04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507.43億元,增長4.6%;第三產業增加值525.23億元,增長4.7%。
從數據看,第二產業撐起淄博經濟發展的“半邊天”。近年來,隨著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淄博產業地圖愈發豐富,編織出一張龐大的A股上市版圖。
2022年5月4日,淄博市人民政府發布《淄博市工業“十四五”規劃》,提出立足現有產業基礎,以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四大新興產業為引領,以優勢產業為基石,以未來產業為接續,構建具有競爭力的新型工業體系,打造產業高端的現代化新淄博。
2022年,淄博全市“四強”產業增加值增長11.6%,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50%,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同時,高新區生物醫藥與生物醫學工程列入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智能裝備、紡織服裝、印刷發行等 3 個產業集群入選省“雁陣形”集群,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泰A”)、山東一諾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諾威”)等4家企業入選集群領軍企業,3家企業列入集群領軍企業儲備庫。
與此同時,這些集群領軍企業正加速邁入資本市場大門。
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截至2023年5月9日,淄博一共擁有A股上市公司32家。在32家公司中,有26家公司已發展成為各自行業細分領域的領軍型企業,占比達到81.25%。
這些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正代表淄博在各行各業中發出聲音,也在用行動告訴外界——淄博“能打”的不止燒烤。在燒烤之外,淄博還有更多可能性。
坐擁32家A股上市公司
今年第一季度,淄博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
一季度淄博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累計增加值排名前10的行業中,有7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其中,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4個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5%、21.3%、10.2%、94.1%,合計拉動全市增速6.5個百分點。
專業化工業園區,是助推淄博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作為我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資源型城市和老工業基地之一,淄博擁有全國第三家專業化工園區——齊魯化學工業區,具有鮮明的產業特色。目前,淄博正重點建設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三大千億級產業板塊,重點培育聚烯烴、聚氨酯、氟硅材料、工程塑料四大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
在健康的產業土壤上,淄博培育了多家上市公司。
2023年4月3日,一諾威(834261.BJ)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為淄博第32家A股上市公司。
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截至2023年5月9日,淄博一共擁有A股上市公司32家。其中,2021年是淄博企業上市的井噴期,年內有6家公司上市,分別為凱盛新材(301069.SZ)、隆華新材(301149.SZ)智洋創新(688191.SH)、科匯股份(688681.SH)、英科再生(688087.SH)、齊魯華信(830832.BJ)。
1996年11月28日,山東淄博華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現金嶺礦業,000655.SZ)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是現存最早登陸A股的淄博企業。起初,公司主要業務為日用陶瓷、工業陶瓷、藝術陶瓷、包裝紙箱、板紙、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于2006年被山東金嶺鐵礦借殼,主業變更為鐵礦石開采,鐵精粉、銅精粉、鈷精粉、球團礦的生產和銷售等。
民營經濟是淄博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這32家A股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7成,達到23家。此外,還有國有企業6家,外資企業3家。
從上市企業城市區域分布來看,張店區坐擁的上市公司最多,達到14家。其中,民營企業10家、國有企業4家。此外,臨淄區有6家公司上市;沂源縣有3家公司上市;淄川區、周村區、博山區、桓臺縣各有2家公司上市;高青縣有1家公司上市,實現了上市公司區縣的“全覆蓋”。
從產業覆蓋來看,在這32家上市公司中,有15家來自材料行業的公司,占比近半。醫療保健行業有4家上市公司,均為醫療耗材或器械方面的生產企業;生物醫藥行業有3家上市公司;電氣設備和建筑建材行業各有2家上市公司;工業機械、房地產、文化傳媒、紡織服裝、軟件服務、農林牧漁各有1家公司上市。
26家已是領軍型企業
隨著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齊魯化學工業園區等國家級園區的建立,淄博已然成為海內外企業的投資熱土。同時,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本地企業通過招商引資,不斷科技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帶動了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四大新興產業的發展,并成為了引領淄博產業發展的領軍型企業。
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在32家公司中,有26家公司已發展成為各自行業細分領域的領軍型企業,占比達到81.25%。
其中,魯泰A是全球高檔色織面料生產商和國際一線品牌襯衫制造商,2022年繼續位列全國色織布行業營業收入前茅、全國棉紡織行業營業收入排名百強、中國印染行業三十強、中國服裝行業百強、中國職業裝50強企業榜單。
在醫療領域,英科醫療和新華醫療均為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英科醫療是全球領先的一次性醫療耗材和醫療耐用設備制造商,大部分產品通過出口銷售到全球各地,擁有全球主要目標市場準入資質認證。新華醫療感染控制產品種類和規模居世界第一,放射診療設備、制藥裝備的技術水平比肩世界一流,研制開發了全球第一臺過氧乙酸低溫滅菌器、國內首臺高能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等高精尖產品,建成了國內首個智慧化消毒供應中心等行業創新工程,榮獲了中國滅菌設備領域第一張FDA認證證書。
材料產業,同樣是淄博的“當家”行業。
凱盛新材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亞砜生產企業、國內芳綸聚合單體行業領先企業及全球第三家實現聚醚酮酮產業化的生產企業。英科再生憑借多年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渠道,獨創的PS循環利用模式,積累了優質客戶資源,成為全球領先的PS塑料循環利用企業。山東赫達則是全球領先的非離子纖維素醚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