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據財新報道,江蘇悅達起亞有限公司的內部通知顯示,為實現電動化轉型,業務人員結構需要整合,該公司安排管理崗員工分批次輪休,第一批輪休時間長達一年,從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
據通知顯示,員工在輪休期間,公司會在第一個月正常支付工資;第二個月起,公司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工資,期間員工不享受公司福利、調薪、激勵金等政策。
報道援引一名內部員工的消息稱,“一個月2000多元就是逼人主動離職”,以避免裁員附帶的經濟賠償,用最低的成本來精簡人員。據了解,悅達起亞的管理崗人員涉及鹽城和上海兩地,這兩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2070元/月和2590元/月。
該內部員工還透露,第一批輪休名單包含130余人,主要為公司老員工,其中一人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上。
悅達起亞成立于2002年,原為東風悅達起亞,由東風汽車、悅達集團、韓國起亞三方合資。2022年1月,東風汽車正式退出,將25%的股權以2.97億遠的價格轉賣,東風悅達起亞也由此更名為悅達起亞。
數據顯示,悅達起亞2022年凈虧損額達到37億人民幣,去年底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119%,比已經宣布破產的廣汽菲克的資產負債率還要高出約9個百分點。2021年東風悅達起亞營業收入為132.1億元,凈虧損達45.8億元。
然而在此之前,悅達起亞在中國曾經創造過年銷量65萬輛的成績,但因韓方資源傾斜力度不夠,產品力不足,電動化轉型慢等多重因素均導致悅達起亞后繼乏力,逐漸偏離中國市場的發展。
不僅悅達起亞如此,實際上起亞近些年在中國市場上銷量連番“落敗”。2017年,起亞迎來在中國市場的首次銷量大跌,年銷同比下滑44%,不過那時起亞年銷量仍有36萬輛。而2022年起亞在華銷量僅不到10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起亞在中國市場銷量萎靡,但是放眼海外,起亞的全球銷售數據卻十分亮眼。2022年起亞全球銷量數據超過290萬輛,并計劃將這一數字提升至430萬輛。起亞的混動產品以及整合產業鏈為其帶來的性價比優勢,也推動現代起亞集團以684.8萬輛總銷量,逆勢成為繼豐田、大眾后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