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日韓關系改善進程繼續。周一,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結束了對韓國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對韓國總統尹錫悅一個多月前訪問東京的回應,也標志著兩國因歷史問題而中斷12年的穿梭外交真正重回正軌。
對于這次訪問,韓國公眾一直在密切關注岸田對歷史問題的說法,這是兩國關系改善進程中的核心障礙。日本曾在1910年-1945年間對朝鮮半島進行了殖民統治。雖然日本政府過去曾對此表示了悔過或道歉,但同時該國官員和政要時不時發表一些為侵略行為洗白的言論,這引發韓國輿論不滿,他們要求東京方面做出明確的、真誠的道歉。
“就我個人而言,當我想到當時許多人在惡劣環境下不得不遭受的極端困難和悲傷時,我感到非常痛心,”岸田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作為日本首相,他有責任與尹錫悅政府合作以建立更牢固的關系。
分析人士認為,岸田的最新表態堅持了日本政府過去的立場,沒有滿足韓國輿論的要求——就歷史問題進行新的、明確的道歉,這“不出所料”,因為他需要日本國內右翼的支持。但是為了避免進一步激怒韓國民眾和維持關系改善勢頭,他展現了一些同情。
首爾梨花女子大學教授Leif-Eric Easley說,岸田的表態沒有更具體地說明歷史問題的肇事者,也沒有對受害者表示更多歉意,這會受到韓國輿論的批評,但是他參觀了韓國的國家公墓,并表示了他內心的看法,這“展現了他對改善兩國關系的一些責任”。
與韓國輿論的要求不同,尹錫悅不糾結于尋求日本政府明確而直接的道歉。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兩國在東北亞都面臨嚴峻的安全形勢,“岸田和我都認為,我們站在一個歷史性轉變的十字路口,擁有共同價值觀的日韓必須為共同利益而合作”。
尹錫悅的讓步為自己在本國招致了巨大批評。韓國輿論普遍認為他率先向日本讓步,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正在進行叛國、羞辱式的外交。
周日,反對派再次指責尹錫悅代表日本說話,而不是為本國人民說話。韓國市民團體當天也在龍山總統府以及岸田下榻的酒店前舉行示威抗議。
“為什么讓外交重回正軌的條件是放棄歷史呢?”韓國主要反對黨共同民主黨發言人Kang Sunwoo說,“歷史不是過去的事,它是一個持續的普遍人權問題。”
在日本殖民朝鮮半島期間,韓國人被迫取日本名字,學校取消了朝鮮語和歷史課程,還有成千上萬的韓國女性被強征為“慰安婦”。對許多韓國人來說,兩國關系中最重要的是日本領導人如何看待這段殖民歷史。而日本政府也不太可能做出重大讓步,岸田需要右翼政治人士的支持,他們在決定政黨領導人方面具有重大影響力。這就是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兩國幾十年來的緊張關系不會輕易消失的根源所在。
日本前外交官Kunihiko Miyake說,日韓雙邊關系的90%以上都是由各自國內政治情況決定的,“所以韓國人不能原諒我們,他們將繼續向我們施壓。”而斯坦福大學東亞研究講師Daniel Sneider也認為,歷史問題總有辦法刺痛兩國關系,因為它們“不僅僅是短期的公眾輿論問題,也是韓國的身份問題。”
拋開兩國內政不談,日韓和解對美國意義重大。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稍早前曾表示,與韓國和日本的三邊關系是自由和開放的印太愿景的核心,這就是為什么他們對這個伙伴關系投入如此多的時間和關注的原因。
華盛頓一直在敦促東京和首爾放下過去的恩怨、加強合作。上個月末,在尹錫悅訪問美國時,拜登感謝他的“政治勇氣”以及對日本進行了“勇敢、有原則的外交”。
隨著這兩個東亞盟友的和解,5月19日,美日韓三國領導人將在日本廣島的G7峰會會面,討論涉及朝鮮、中國和俄羅斯等地區問題。在上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岸田還表示,屆時,他和尹錫悅將在廣島原子彈爆炸事件中遇難的韓國受害者紀念碑前表示敬意。他們還將允許韓國專家訪問和檢查福島核電站污水排海情況。此外,兩國還商定將促進韓國芯片制造商與日本材料、零部件和裝備企業聯手構建富有韌性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