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南如珉
編輯|樸芳
徐老怪新片《射雕英雄傳》刷屏了,圈里圈外基本都刷屏了。
這種刷屏,更多反應出行業對于大項目、頭部項目的向往,尤其是經歷了五一檔“片海戰術”的全面崩盤,更加證實了唯有頭部項目才能扛起市場的理論。如今,大導演+大IP的組合,是非常堅定的信用背書。而超級頂流肖戰的加入,無疑才是真正引爆話題的導火索。
徐克的金庸夢
徐克是有多想翻拍金庸的經典?早在2014年就曾傳出徐克想把《神雕俠侶》搬上大銀幕,但因各種籌備不利原因,導致一再的滯后以至于徹底的擱淺。但徐克并沒有氣餒,立馬將目標鎖定在了金庸的另一個經典《射雕英雄傳》上面。這一次終于正式浮出水面了。
早在2023年1月份電影備案立項上,徐克版本的《射雕英雄傳》就赫然在列。從備案信息上已經能夠看出不少端倪。比如影片片名為《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這也意味著項目應該是個系列,據說這次將是一個三部曲,如同徐克另一個系列《狄仁杰》一般。另外影片由中影備案,且是直備,具備一定的國資成分。
非常迅速,影片的備案信息于3月1日發布,如今距離發布僅有2個多月而已,就已經正式官宣了項目的啟動,且已經碼好了陣容,足以說明影片的籌備時間已經很久了,相信不日便可迎來開機了。作為如此頂級,甚至全民皆知的IP,這一次搬上大銀幕,無疑是有著諸多的看點。
不過,盡管《射雕英雄傳》被屢屢搬上電視屏幕,劇版已經是數不勝數,但罕有電影版本出現,畢竟這種大體量的小說更適合電視劇的創作表達。而這次以電影的規格出現,還是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當然,有老怪徐克的參與,相信會有很強的品控能力。
優勢自不必說,這種認知度的IP,肯定會吸引大量觀眾的眼球,當然相對的,也存在一定的劣勢。首先還是觀眾對內容太熟了,“這么熟了就沒必要去影院看一遍了”,存在這種理念的觀眾一定會有,而且經典在先,不論是最經典的83版,還是爛大街的各種翻拍,無疑都給最新的翻拍帶來壓力。
另外就是改編成電影,需要做的取舍。如果按照原著來創作,那就失去了新意,畢竟觀眾太過熟悉;如果進行大幅的創作,就怕貼上“魔改”的標簽,觀眾同樣不見得買賬,這其實也是所有大IP改編所面臨的問題。當然,準備了這么久,相信徐克已經找到了翻拍的答案了。
頭部IP+頂流模式再現?
之所以迎來一波驚人的刷屏和熱搜,其實大部分都來自于頂流肖戰的加持。但犀牛娛樂卻發現,這不是當年叱咤風云的大招嗎?即頭部IP+頂級流量的組合。要知道這種備受詬病的搭配曾經可是呼風喚雨,亦是資本最為追捧的搭配。當然背后的負面因素也是不少。總之,借助《射雕英雄傳》這個平臺,久違的頭部IP+頂流模式又回來了。
其實這個模式在過去的劇中出現的更多,也相對更適合劇的配置,畢竟它是真正靠流量來支撐的游戲。但電影完全不同,TO C的游戲規則得確保每一個觀眾都得滿意才行,這也就對內容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電影領域當中,頭部IP+頂流的配置相對要少得多。
(部分頭部IP+頂流模式的電影)
從數據來看,這個模式在過去某段時間的某些作品中,確實曾取得過成功。包括像頂級IP《盜墓筆記》+鹿晗的搭配中,便拿到了10億+的票房體量,雙方相得益彰,各帶巨大流量,最終加持下取得了成功。但更多還是成績平平,流量在電影路徑中被大打折扣。
其實關于頂流參演電影的模式,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人提出,比如李宇春出道時,便設想為她有5000萬粉絲,便折合15億票房,要知道這可是2008年左右的驚人設想。當然現實跟設想是有著巨大差距的,甚至是百倍的差距,可擁有這種設想的人始終存在著。
電影作為一種40元起步的高門檻娛樂方式,其實更大的門檻還在于時間層面,包括影院的排片層面,最終導致了流量在變現時,其效率是遠不及劇或帶貨的。因此電影引用頂流歷來都是一種流量與風險的對沖和博弈,即有多少人愿意為你買單,就有匹配10倍的人因你而放棄。
而頂級IP它自身所帶來的流量優勢,同樣也被高估了。已經都2023年了,相信那些曾經在2014、2015年瘋狂囤IP的人,要么早已破產,要么腸子悔青,其結果是至今還有90%以上IP尚未開發,且價值僅有曾經的10%。內容為第一生產力,但絕非IP為第一生產力。
因此,當頭部IP遇上頂級流量時,如今的觀眾是害怕的,像是打了預防針一樣在處處防備。正如榜單中所看到的,豆瓣的天花板僅有5分,大部分都保持在穩定的4分+而已,這便是觀眾給予的真實反饋。于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這種組合幾乎是消失匿跡的。
如今伴隨著徐克新版的《射雕英雄傳》,再次祭出了曾經的大招,其化學反應也是如同預期一般,是非常可觀的。貓眼想看一天便轟下了3萬+,淘票票同樣拿到了3萬+的人次,如此離譜的數據,再對比當下低迷的電影市場,完全就是降維打擊一般的存在。
《射雕英雄傳》的優勢,某種程度也是劣勢,兩者相輔相成,它注定將有很高的預售成績、開畫表現,但也注定了會備受爭議。當然,有徐克的親自操刀,或許會讓影片擺脫豆瓣5分天花板的囧境,但在挑戰經典的道路上,本身就充滿了無限的荊棘。
當下,市場低迷,國產電影不佳,好萊塢大幅退化,自然是需要像《射雕英雄傳》這種級別的項目來提升士氣,而它的首次露面,便以極為頂流的模式出現,與之伴隨著爭議和話題,或許這正是片方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