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公募巨頭正在加速布局全球業務。
日前,證監會官網顯示,嘉實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三家公募齊齊上報跟蹤海外半導體指數的QDII基金。加上此前華泰柏瑞的中韓半導體ETF(QDII)和景順長城全球半導體芯片股票(QDII-LOF),公募基金正在借道QDII布局全球的半導體產業。

具體來看,嘉實基金上報的是嘉實標普半導體精選行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QDII),博時和南方基金上報的是跟蹤中證全球半導體產業指數的ETF。而在5月4日,富國基金也上報了富國中證全球半導體產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QDII)。
中證指數公司官網數據顯示,中證全球半導體產業指數(931998.CSI)從全球主要交易所上市證券中選取50只業務涉及半導體材料和設備、半導體產品設計、制造和封測等半導體產業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全球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50只樣本股中,來自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證券交易所(Consolidated Issue)的占比為56.93%,上交所占比為18.52%,紐約交易所占比為11.04%,深交所占比為9.73%,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Consolidated Capital Market)占比為3.78%。
指數發布于2022年11月4日,近5年來年化收益率為17.18%,近3年來年化收益率為14.68%,今年至今回報率為20.5%。截至5月5日,該指數自由流通市值達2.91萬億元,樣本最大自由流通市值為4349.80億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為581.46億元。
截至5月5日,該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為59.34%,聚集效應非常顯著。比如位列第一的英偉達(NVDA.O)占比為15.32%,臺積電(TSM.N)接權重比為9.24%,此外還有多只國內外的全球半導體龍頭,涵蓋到全球芯片半導體行業的核心公司。
今年以來,隨著TMT板塊走強,半導體正在成為投資熱點。金信穩健策略基金經理孔學兵表示,能夠穿越周期波動的更多來自高研發驅動技術突破、擁抱國產替代機遇的晶圓前道環節(關鍵設備和零部件、材料等),是半導體領域長期投資的靈魂與核心。
而QDII產品則是個人投資者實現資產多元化的便捷途徑。 QDII英文全稱是QualifiedDomesticInstitutionalInvestors,中文名為“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基金代表合格的境內基金投資機構發行的投資海外的基金。該類基金是在境內設立,但是投資于境外證券市場的金融產品。Wind數據合計,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市面上現有的QDII基金規模合計3562億元,創歷史新高。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共有50家公募基金獲得了QDII投資額度。其中易方達、華夏、南方、嘉實等頭部公募的累計批準額度較多,分別為75.6億美元、65.6億美元、58.7億美元、41.9億美元。
證監會審批信息顯示,截至目前,仍有中金、中郵創業、西部利得、信達澳亞、安信、諾德、睿遠等多家公募上報了QDII業務資格審批。
